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2-04-21 11:15陈雪松梁志扬
关键词:攻坚农村发展

高 龑 陈雪松 梁志扬

(北京科技大学 帮扶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083)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一论述既是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又是提出了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系统的全面部署,乡村振兴进入启动发展阶段。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后,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指出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由此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教育帮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如果民智未开,扶贫则会陷入循环之中,贫困者代代贫困,容易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困境。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七个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每一个战略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 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与秦安县建立了定点帮扶关系。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助力18.27万秦安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秦安县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学校一方面帮助秦安县改善教学设施设备,提升教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助教支教团队和实践基地,实施“推普项目”等,全面完成“控辍保学”的底线性任务,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同时推动助教兴学取得决定性进展,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化”,形成“扶贫+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开创了“三全育人”新局面。

北京科技大学的教育帮扶是高校参与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取得了很多成绩,也走了一些弯路。乡村振兴全新阶段,教育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本文旨在通过北京科技大学的教育帮扶探索,对乡村振兴阶段高校教育帮扶的实践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为高校共同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提供有效参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逻辑内涵

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直面历史困难,探索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201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作为新时代重大的政治任务统筹推进,历经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进入现在的乡村振兴阶段,积极探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乡村发展理论与规律。

(一)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延续

乡村振兴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切实改善乡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乡村中的劳动者们,他们通过多渠道积极参与到振兴进程中,并用辛勤劳动收获幸福。马克思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这种重要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和奠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便提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概念。因此,让广大群众在脱离绝对贫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产劳作,推动乡村进一步繁荣发展,是人本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属的时代,恰好是欧洲工业社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滞后、农村严重破坏、农民穷困潦倒的时期,这也让他们更多地关注到农村和农民问题。马克思最初开始关注的农民问题就是贫困,这与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斗争不谋而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城乡发展差异逐渐增大,开始出现了分离对立的局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认为只有强化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消灭私有制。同时,他认为城乡差异的形成与文化程度的差异有脱不开的联系,强调要通过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文明。为继续深化城乡融合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致力于寻找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方案,逐渐形成了农业合作化理论。马克思918认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是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累、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累进的应用。”在分析思考过小农经济的命运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农业合作化才能改变落后和过时的小农经济,后续又提出了土地国有理念,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三农工作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也指引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发展创新。

(二) 国家政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政治受儒学影响,讲求的是“以万民生计为忧”和“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轻徭薄赋、救荒、惩治腐败等被传统政治伦理规制的王朝视为应尽的义务。进入到工业时代,尤其是19世纪中叶以后,技术、经济、政治独立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追求的目标,寻求“富强”成为了贯穿政府政策的基点和历史归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改变中国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政府出台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农业六十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等系列法律法规和导向政策,持续推动农业农村改革。不过由于当时迫切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需求,导致1953年以后,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偏好政策,城乡开始逐步形成二元结构并走向固化。直到1978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乡二元结构才不断被打破,开始了均衡发展,同时追求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三) 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是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性抉择。

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毛泽东清楚的认识到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的基石,提出了发展农业合作社的思想。邓小平在提出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也时刻不忘农业农村发展,提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规模经济和集体经济。江泽民认定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甚至是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胡锦涛强调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邓晶和张文倩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升级,同时制造业升级也会受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5]。韩庆潇等认为从制造业总体来看,在制造业产业的升级过程中,产业集聚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创新则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从不同行业密集度的视角来看,也只有在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中,创新的中介效应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该类制造业中,产业集聚所驱动的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尤为显著[6]。

2012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城乡一体化”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工作重心着重放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上。从 2012 年起农村居民相对城市居民的收入开始快速上升。中国共产党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期,已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进一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道路上。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生活幸福、农村富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生动地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中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历史抉择。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二、乡村振兴中的教育帮扶功能分析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在讲话中指出 “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在乡村振兴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中,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为基础,"教育"必不可少地在其中充当着基础发展的重要角色,对于夯实振兴根基、培养振兴人才、接续振兴力量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 教育帮扶的思想引领功能分析

乡村振兴从2017年至今,每年都有相关的政策发布,且目标层层递进,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到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的明确,一切制度都为了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的全面实现。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随后的2019和2021中央一号文件均在关注“三农”领域,要求决战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 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表决通过,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法律和行政基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脱贫攻坚阶段主要解决的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问题,大量依靠的是国家的直接投入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解决的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而在乡村振兴阶段,需要解决的则是共同富裕的问题,所以教育的助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教育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思想层面防止各级政府出现“松口气、歇歇脚”的问题。各级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富裕。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依然要深入乡村振兴主战场,切实在资金投入、干部支援、文化繁荣等方面贡献力量。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成败的关键。脱贫攻坚阶段,对于农村的帮扶大多数是“输血式”的,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非常必要,但是目前来看,通过教育,提升村民思想意识,提升村民自我“造血”能力更加迫切和必要。增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通过“智志双扶”,帮助农民摒弃脱贫攻坚阶段“等靠要”的不良思想,让困难群众真正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思想转变;增强对村民的政策教育,让他们理解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做好衔接段各项政策的解读,能有效解决部分村民以为脱贫攻坚结束相应优惠政策会戛然而止的恐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时期各项扶持政策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二) 教育帮扶的人才培养功能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在五大振兴中,人才振兴最为关键,因为无论其他四类振兴需要怎么样的智力支撑和实践方案,都需要乡村振兴人才来完成具体工作。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人才工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任国家领导核心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就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才理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创新型“三农”人才,实现创新和人才驱动乡村发展。

通过立体化教育培训手段,能够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培养科技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有力推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为实现产业兴旺,要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以及农业生产经营人才,还应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更应鼓励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同时,实现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均离不开管理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支撑,培养高水平、有热情的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是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合力的重中之重。

(三) 教育帮扶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分析

脱贫攻坚阶段,教育系统深度参与,圆满完成“控辍保学”底线任务,贫困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得到有力推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了教育事业在乡村振兴阶段的目标任务,布置了具体工作。

教育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百姓幸福的千秋伟业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乡村未来育苗、为乡村发展奠基、为乡村致富谋技。通过不断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富有家国情怀和专业技能的乡村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和铺平道路。

三、高校教育帮扶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通过上述教育帮扶助推乡村振兴的思想引领功能、人才培养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功能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乡村振兴新征程,教育依然是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有学上”问题解决了,“上好学”“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了广大家长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农村长远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

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伟大脱贫攻坚行动中,高校首当其冲、尽锐出战、全面参与,取得了丰硕成果。相比于脱贫攻坚的“客观题”阶段,乡村振兴展现在高校面前的是涉及内容更广、覆盖面积更宽、工作难度更大的“主观题”。基于北京科技大学深度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乡村振兴阶段的教育帮扶实践路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为最大程度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致富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尤其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通过进行新城镇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引领全社会树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观,让全民树立教育公平意识,推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是防止农村人口外流,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村全面振兴新发展阶段,我国农村教育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最基础的工作还是要持续加强对于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脱贫攻坚阶段,北京科技大学直接投入帮扶单位秦安县资金1 077万元,引进社会资金2 711万元,其中50%以上用于当地乡村教育发展。学校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持续增强资金投入,帮助对口帮扶县域内的学校修缮校舍、操场,购买空调、办公桌椅,实现了贫困县基础教育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学点硬件设备的跨越式发展,捐建的“贝壳爱心食堂”“贝壳梦想教室”“贝壳实验室”,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基础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保障。学校设立助困励志专项基金,每年评选“教师敬业奉献奖” “励志助学金”“鼎新奖学金”,鼓励乡村教师扎根基层,树立坚守岗位的行业楷模,激发困难学生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学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专业教师培训,坚持推进“送教下乡”活动。不仅组织高水平基础学科教师到农村一线,还开展涵盖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改革发展新理念、教学设计与实践、小班化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等多主题、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脱贫地区农村教师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着力扶贫扶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开展爱心教师一对一资助、手拉手北京共度六一、国际学生文化交流等特色活动,让山里的孩子推开世界的窗,放飞希望,点亮梦想。

乡村振兴阶段,高校要持续关注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将帮扶力量更多地投入到义务教育薄弱的山区,为偏远山区教学点建设“梦想教室”“爱心食堂”等。还要重点关注专业化实验室、运动场地建设,更新换代老化的教学用多媒体设备,从硬件设备上补齐农村教育短板的同时,给予山区学生爱心和温暖,引导他们奋发图强。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注重发展“内功”,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让最基层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最优秀的教师。例如有部分农村学区就进行了“走教式”教育探索,让优秀的教师去每个教学点开展授课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教学质量。为了弥补基层农村学区优秀教师不足的问题,也应该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等活动,推动教师互学互鉴,共同提高。要广泛开展骨干教师挂职锻炼活动,选拔脱贫地区骨干教师到高校附中、附小进行短期挂职锻炼,让山区教师走进一线城市课堂,不断开阔眼界,全方位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在基层农村学区不断探索教育教学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政策制定部门也要注重调查研究,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并且推动品牌项目和示范校建设,形成带动效应,建立共享机制,实现“最理想、最现实的均衡教育”。

(二) 强化乡村职业教育发展

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指出要重视高职学校建设,加大职业教育对农村农业人才的培养,助力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提到,农村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加大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满足农民就业创业需求。相比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更加直接,是立足当下,短时间内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强化职业教育建设,主要还是要在不断培养符合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各类技术人才,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推动农村人才转型升级,强化其创新创业能力,强力推动新型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阶段,北京科技大学与秦安县组织部、乡村振兴局、科技局密切协作,每年组织乡村干部、非遗文化传承人才、乡村发展技术人才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累计培训基层干部2 995人次,培训技术人员4 551人次,为秦安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乡村振兴阶段的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在学校实践过程中,构建了立体化、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

乡村振兴阶段,高校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主动作为,有能力的学校要在脱贫地区新建高水平职业学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高校要针对脱贫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开展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培训,帮助建设符合乡村振兴阶段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帮助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转变育人理念,跳出“非城即乡”的传统观念。让教师们明确当下的教学任务不再是简单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要教育出符合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生产技术过硬的现代化技术人才与了解市场运作规律的社会服务型人才。要培养出一批有理想信念,爱农业农村,懂前沿技术,会科学治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做好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的同时,高校要发挥校友企业等社会力量,帮助职业学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打造全链条培养体系,不断提升职业学校的招生数量和质量。高校要不断强化科研支撑,嵌入农业科技价值链,帮助脱贫地区职业教育学校建设高水平实验室。要更多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高水平科研团队针对限制农村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进行科研攻关,深度对接农业科技原创环节,推动高科技实验室孵化的新技术在广阔的农村天地进行成果转化,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高校要针对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发挥作用,引导当地职业教育关注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针对目前农村老年人口较多的局面,构建终身学习的培训体系,搭建乡村技艺的传承交流平台。

四、结语

脱贫攻坚阶段,高校作为 “精锐部队”,充分发挥了智库优势,不断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新阶段,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持续增加投入力度、引进帮扶项目。在做好基础教育帮扶的同时,努力增强职业教育帮扶力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高校要努力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做到“培养一个人,养活一家人”。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立足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大帮扶”格局。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个“补短板”的阶段,那么乡村振兴是“强优势”的阶段,要集中力量资源办大事、办实事、办可持续发展的事。高校要推进“参与”和“融合”共建的机制建设,注重激活帮扶工作内生动力,深挖帮扶工作潜力,激发师生积极性,鼓励真正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去支援乡村振兴事业。根据乡村振兴的诉求精准遴选科研专业团队,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支持。要探索“独立”和“组团”出战的协同模式,增加干部互访和学习交流。同时还要注重资源共享,推进高校的优势学科在非定点帮扶单位互相发挥作用,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相关成果和产品在教育部平台进行展示,探索教育帮扶新模式。

高校要合理布局全盘工作,以脱贫攻坚精神为指引,生动挖掘和宣传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和动人故事,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磅礴力量,激发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反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师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的同时,能够有效承担起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新长征”路上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攻坚农村发展
攻坚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