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2022-04-25 08:03杨金凤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收缩压依从性常规

杨金凤

(日照市东港区三庄中心卫生院 山东 日照 276821)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处在比较高状态;一旦患有此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极易引起各种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心梗等,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此病的治疗,一般是采用降压药物治疗,但若患者无法严格遵医嘱坚持服用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将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采取有效手段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本案将对我院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所接诊的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以探析该种护理措施在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上的临床价值。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主体共有90例,均选取自我院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所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就诊前后顺序,将上述研究主体分成两个小组,即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45例,男女各有25例、20例,年龄区间56~88岁,平均年龄(66.39±5.27)岁;病程区间1~16年,平均年龄(6.09±2.11)年。干预组45例,男女各有27例、18例,年龄区间53~89岁,平均年龄(67.26±5.06)岁;病程区间1~17年,平均年龄(6.12±2.31)年。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病程等,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组间比较研究。此项研究已征得医院理论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意识清醒,可正常交流;患者及家属对此研究知情,已签署参与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患有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者;患有基础代谢性疾病者;恶性肿瘤者;精神障碍者;语言沟通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常规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护理人员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以及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有关疾病的知识,增加患者的正确认识,告知患者在疾病治疗中需注意的事项。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说明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并叮嘱其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同时留意其有无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的事项,每日应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多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果;叮嘱其需禁烟禁酒。除此之外,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度运动,以改善其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干预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其中,心理护理干预内容为: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合其实际病情、文化程度等,对患者的心理予以合理调节。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针对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虑,应予以耐心解答,避免患者因错误认知而产生不良情绪,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长时间服用药物,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继而产生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发泄自己的情绪,释放心理压力。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多与家属交流,引导家属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多鼓励患者,使其切实感受到来自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1.3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患者能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且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为完全依从;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基本遵守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或需他人监督其用药,偶尔会出现不健康饮食等情况,为部分依从;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法遵医嘱服用药物,饮食或运动不合理,为不依从。依从度等于前两项发生率之和。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情况

如下表1所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舒张压与收缩压相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比

2.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分析

见表2所示,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75.56%,干预组为91.11%;组间依从性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 [n(%)]

3 讨论

高血压的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此类人群的身体素质较差,患病后将对其身体造成极大的不适,继而致使其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并对其治疗的依从性造成影响。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除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外,还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常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而心理护理干预更为极为有必要的,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了解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并通过相应措施缓解其此类情绪,帮助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从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2]。在此次研究中,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干预组患者,其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常规组干预后,有明显差异;这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组所用护理措施,对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可起到积极影响。此外,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即91.11%:75.56%,差异显著;这表明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从而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达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还能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的护理措施。

猜你喜欢
收缩压依从性常规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常规之外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