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04-25 08:03李海燕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限值脓毒症病程

杨 芬 李海燕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脓毒症为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亦为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尽早诊断脓毒症并且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而言具有重要作用[1]。目前临床中早期识别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较多,但是多数标志物检测过程过于繁琐、检查时间过长且价格高昂,然而脓毒血症患者需要获得快速、简便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中脓毒症的最新定义为宿主对于感染反应失调,导致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血小板计数为感染、炎症先天免疫反应,脓毒症患者常存在该指标水平异常的情况,且临床医务人员认为该指标水平可作为脓毒症患者诊治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生物指标[2]。本文主要分析血小板计数应用于脓毒症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特在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收的脓毒症患者中抽选62例展开比对分析,以供今后临床疾病诊治作参考,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接收的脓毒症患者中抽选6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临床结局分为两组,对照组(死亡患者)占20例,观察组(存活患者)占42例。另根据根据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评分为2-5分划分为轻度脓毒症组,共30例,评分为6-9分为中度脓毒症组,共23例,评分为10分或以上为重度脓毒症组,共9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例数占11例,女性患者例数占9例;年龄范围:年龄上限值为65岁,年龄下限值为20岁,年龄均值(44.08±5.96)岁;其中腹膜炎患者占3例,胆道感染患者占5例,颅内感染患者占2例,肺部感染患者占10例;体质量指数范围:体质量指数上限值为25kg/m2,体质量指数下限值为19kg/m2,体质量指数均值(22.64±0.72)kg/m2;病程范围:病程最长为20天,病程最短为8天,病程均值(12.59±2.34)天;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轻度脓毒症患者例数占3例,中度脓毒症患者例数占9例,重度脓毒症患者占8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例数占23例,女性患者例数占19例;年龄范围:年龄上限值为68岁,年龄下限值为22岁,年龄均值(44.15±5.99)岁;其中腹膜炎、胆道感染、颅内感染以及肺部感染患者例数分别为6例、11例、5例以及20例;体质量指数范围:体质量指数上限值为24kg/m2,体质量指数下限值为18kg/m2,体质量指数均值(22.49±0.68)kg/m2;病程范围:病程最长为18天,病程最短为7天,病程均值(12.45±2.26)天;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轻度脓毒症、中度脓毒症和重度脓毒症患者例数分别为27例、14例和1例。

两组脓毒症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类型、体质量以及病程数据相比对,差异较小,P>0.05。

入选标准:同脓毒症相关诊断标准相符且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的患者;感染或疑似感染且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系统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有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化疗治疗史的患者;入院后有输血史或大量出血史的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的患者;有重大外伤史、手术史的患者;有不可逆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存在的患者。

1.2方法

分别于患者疾病发生后1天、3天、7天和10天采集空腹静脉血待检,实施离心操作以后,以血细胞分析仪开展检查,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均通过抗阻法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脓毒症患者疾病发生后不同时间段(疾病发生后1天、3天、7天及10天)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变化情况。

分析轻度、中度及重度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体积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与汇总以后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脓毒症患者的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卡方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即提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发生后1天、3天的血小板计数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发生后7天、10天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其疾病发生后1天、3天、7天及10天血小板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详细结果如表1所述:

表1 对比两组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体积变化情况

续表:

2.2 轻度脓毒症组患者的疾病发生后1天、3天、7天和10天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脓毒症组,其各时间点的血小板体积均明显低于中度和重度脓毒症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2所述:

表2 分析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各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和体积改变情况

续表:

3 讨论

脓毒症患者通常有凝血系统紊乱现象存在,外周血当中的有形成分异常为其主要表现,例如白细胞增加,血小板减少,病情严重患者可出现全血细胞下降的情况,血小板减低为最常见的表现[3,4]。因血小板对于细菌毒素的敏感性较高,于感染发生初期即可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情况,为此目前临床有研究表明,可以将血小板减少作为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的一项独立风险标志[5,6]。脓毒症患者通常有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存在,且该指标水平同脓毒症发展以及患者预后之间有密切关联。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疾病发生后1h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生理范畴,而对照组患者(死亡)疾病发生后7天和10天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存活),且伴随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水平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大。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疾病发生初期(1天和3天)呈下降趋势,于疾病发生7天和10天上升,而对照组患者该指标水平则呈持续性下降的趋势,且轻度脓毒症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中、重度脓毒症组。提示血小板计数对于脓毒症患者病情监测、预后等均有良好的预警作用。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疾病发生后各时间点的血小板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轻度脓毒症组血小板体积亦显著小于中度脓毒症和重度脓毒症组,提示在脓毒症患者病情预测中,血小板体积监测亦可发挥参考价值。临床有研究表明,血小板计数减少与血小板体积加大均提示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死亡风险进一步提升,但是血小板计数减少出现的时间较晚,其属于血小板活化以及加大以后,出现血小板粘附与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栓形成,血小板大量消耗的结果。本研究中,两组脓毒症患者疾病发生1天和3天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监测血小板计数和体积水平对病情评估有重要作用,为保证尽早明确患者的病情,于早期可联合检测血小板计数和体积。因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受病情影响存在异常,促使血小板被过度消耗,与此同时,受过度炎症反应的影响,患者有不同程度血小板生成障碍情况存在[7,8]。

总而言之,脓毒症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均受病情影响而发生变化,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限值脓毒症病程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ITU和FCC对NGSO卫星的功率通量密度限值研究
链接:新GB1589出台后 货车尺寸限值有这些变化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2017年北京将实施“世界最严”锅炉排放标准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