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探究

2022-04-25 08:03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类药物血脂

于 潇

(章丘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济南 250200)

1 基础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本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收的ICVD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数字抽样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实施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治疗)和单一组(开展单纯性他汀类药物治疗干预),每组各200例。联合组中有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94例,年龄范围46~80(52.15±7.62)岁,病程5~10(5.58±1.75)年;单一组中有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90例,年龄范围45~79(51.82±7.58)岁,病程5~10(5.62±1.69)年;两组基础资料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抗休克治疗、降颅压治疗以及辅助吸氧治疗等。

单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单纯使用辛伐他汀(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21,20mg/片)开展治疗,用法:口服,4次/d,每次20mg;

联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治疗。他汀类药物为辛伐他汀,生产厂家用法用量同单一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阿司匹林(吉林省百年六福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1566,规格:0.3g)用法:口服,4次/d,每次200mg。

两组患者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临床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以及血脂、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药物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比较。

临床疗效判定:治疗后,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①病情好转:经过治疗患者血脂、血压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且保持稳定,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②有效:经过治疗,患者血脂和指标中有一项达到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需继续治疗;③无效:经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加重。

分别于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测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对血脂指标进行测量,所用测量仪器为日立公司生产的生化分析仪。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PCs(内皮祖细胞数量)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对数据分析。采用百分率n(%)表示计数资料,以x2进行验证;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验证;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判定组间数据比较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表1)

联合组明显高于单一组(96.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x2=22.108,P<0.05)。

表1 联合组和单一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表2)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比较

2.3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比较(表3)

同组治疗后的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内数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存在(均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的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血脂指标改善程度较为明显(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200),其中发生3例呕吐,3例腹泻,1例白细胞异常;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200),其中发生2例呕吐,3例腹泻,1例白细胞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CVD疾病在我国较为常见,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引起医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逐渐投入关于此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中[1]。此疾病目前来说主要以药物开展降脂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为主[2]。降脂药物以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作用于人体有发挥抗炎和抑制血脂合成的作用,进而促进人体免疫功能调节,提高康复几率。阿司匹林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镇痛、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功能,作用于人体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400例患者分组采用不同的方案展开治疗,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ICV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发现: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组(96.0%>81.0%)(x2=22.108,P<0.05)。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同组治疗后的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TG、TC均明显低于单一组,血脂指标改善程度较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辛伐他汀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但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吕珩佩等人[3]的研究发现,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TC,TG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明显较优(P<0.05).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的结论较为相似。

综上可知:在ICVD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血脂及血压指标的改善,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类药物血脂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基于miR-181/NF-κB通路的辛伐他汀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研究Δ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