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送检标本在培养前进行涂片镜检的意义

2022-04-25 08:03董淑华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涂片革兰致病菌

董淑华

(阳信县中医医院 山东 滨州 251800)

随着医药卫生管理不断增强规范性,临床显著升高了依赖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程度,细菌感染诊断及抗菌药物选择时,微生物培养结果已成为重要标准。因此,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中,污染情况难免会存在,如果污染标本在检验前未能及时发展,开展培养后,培养结果真实性将会受到影响,所以培养前要把不合格标本有效的筛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1]。现阶段,部分医疗机构开展微生物标本培养前先进行涂片镜检,在显微镜辅助下对微生物形态做出了解,一方面可将受污染标本摘除,提高检验质量,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将致病菌类型明确,促进临床诊断效果升高[2]。本研究则以本院送检的微生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涂片镜检在培养前开展的临床意义,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临床送检的100份加急微生物送检标本,标本采集时间为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其中痰液标本48份,尿液标本23份,分泌物标本18份,其他标本(以脓液和腹水为主)11份,均为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标本,所有标本采集时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方法

开展细菌培养前,所有标本均先开展涂片镜检,具体方法如下:

(1)涂片镜检:向玻璃载玻片中央滴1滴0.9%盐水,少量待检标本利用无菌棉签挑取,放置在生理盐水滴内,再利用细小无菌针将标本和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在酒精灯上放置载玻片,予以适当加热,让其干燥,之后便可进行革兰染色与显微镜检查。

(2)合格标本及阳性结果判定标准:①痰液标本:呈脓性或血性外观,每个低倍镜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不足10个、白细胞超过25个,或白细胞不足25个但形态、染色特征明显可见,培养应开展,同时将涂片检查结果回报给临床。②尿液标本:油镜视野观察10个以上,每个视野的平均细菌超过1个时说明有较大可能感染,培养需进一步开展,还需对细菌种类做出观察,如发现同时存在的细菌种类超过3种,则标本被污染可能性较大,应重新采集。③分泌物标本和其他标本:涂片上,鳞状上皮细胞大量存在,或细菌种类超过2种,可判断标本发生污染,应重新采集。

(3)培养及鉴定:痰液标本培养时,在巧克力平板、科玛嘉平板(5% CO2浓度,温度(35±2)℃)、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中分别接种,孵育24~48h;尿液标本、分泌物标本、其他标本中的脓液标本培养时,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中分别接种,孵育24~48h;其他标本中的腹水标本培养时,除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外,还要在肉汤增菌液中接种,利用恒温箱(温度(35±2)℃)孵育,时间24~48h。观察培养结果,同时开展革兰染色、分离,细菌鉴定时采用ATB微生物鉴定仪。

(4)符合情况判定:涂片镜检时,首先将致病菌和污染菌区分开来,其次再在显微镜下将炎性细胞吞噬、伴行、包裹细菌或真菌的现象找到,确认疑似致病菌;疑似致病菌与培养检出的致病菌有着基本相同形态特点时可判定二者符合。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涂片镜检结果及培养结果

涂片镜检结果显示:100份标本中,有6份不合格,其中痰液标本3份,尿液标本2份,其他标本1份。

94份合格标本经细菌培养后,共检出49株致病菌,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细菌培养鉴定情况

2.2涂片镜检合格标本与培养结果符合率

涂片镜检阳性率与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痰液标本符合率70.00%、尿液标本符合率75.00%、分泌物标本符合率88.89%、其他标本符合率100.00%,具体见表2。

表2 涂片镜检合格标本与培养结果符合率

3 讨论

临床开展微生物标本检验时,涂片镜检在培养前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是否存在微生物,并对微生物形态、种类做出了解与鉴别,指导检验中选择的纸片具有药物敏感性,还可评定标本合格情况,促进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检验工作效率有效升高[3]。本次研究选取的100份标本中,有6份不合格标本。从镜检情况看,不合格的痰液标本共3份,每个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超过25个,而白细胞不足10个,呈唾液形状,培养后发现均为正常均匀;不合格的尿液标本共2份,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和阴性杆菌均在沉渣中可见,培养结果相符合镜检结果。由此可见,涂片镜检在培养前开展后,能将不合格标本及时排除,使标本采集错误得到有效纠正,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涂片镜检开展后,既能让患者经济损失减少,同时可避免了误诊误治现象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在阳性率方面,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二者不同类型标本的符合率较高。分析不合格标本,发现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1)对于涂片阴性、培养阳性结果,可能与涂片太薄或取材不当、革兰染色后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时其颜色与背景色相同易造成漏检、部分细菌镜下显示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形态、标本接种时发生污染[4];(2)对于涂片阳性、培养阴性结果:①涂片中发现脓细胞吞噬细菌后,某些物质由白细胞及尸体释放出来,导致细菌繁殖受到抑制;②有厌氧菌存在于标本中,培养在常规需氧条件下进行时不会生长;③苛养菌、缓慢生长菌或L型菌存在于标本中时,常规条件也无法让其生长;④标本采集前,抗菌药物并未停用[5-6]。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较大,对于加急微生物检验标本,由于从标本采集到出检验结果通常需较长时间,如患者病情较重或易发生变化,可能会在此期间出现不良后果,因此,实验室收到加急标本后,可先进行涂片镜检,再开展检验,同时在涂片镜检结果出来后先将报告提供给临床,指明临床诊断方向,并指导预防性用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7]。

综上,临床开展微生物检验时,应在细菌培养开展前积极进行涂片镜检,及早发现采集中被污染的标本,以确保检验结果有着良好的准确性,并能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减少无效检验,临床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涂片革兰致病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华东地区某医院眼部标本涂片结果分析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
骨髓活检与涂片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一致性研究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