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上的临床意义

2022-04-25 08:03徐振宝郭玉萍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左室阳性率心电图

徐振宝 郭玉萍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是因动脉压连续升高导致的一种病症[1]。对于患上高血压的患者,其可产生头晕、恶心、心悸以及胸闷和乏力等症状,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血压持续升高的状态下,可严重导致患者产生心血管病变以及微血管病变等,从而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严重的威胁。然而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病对影响患者生命的几率相比较单纯高血压患者较高,从而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为临床上诊断此病的常用方法,其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对于该两种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2]。为此,此次研究所入选的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均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入本院接受诊断,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诊断A组),健康体检者50例(诊断B组),对上述两组受检者均采取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采取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所入选的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均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入本院接受诊断,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诊断A组),健康体检者50例(诊断B组),对上述两组受检者均采取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比较其诊断效果。上述两组入选对象男女占比为26:24与25:25;年龄在(诊断A组:56-74岁,平均65.43±4.32岁)与(诊断B组:55-73岁,平均65.63±4.37岁);病程在(诊断A组:1-3年,平均2.34±0.21年)与(诊断B组:1-4年,平均2.45±0.34年)。上述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纳入标准:(1)通过尿常规、血压测量等诊断方法明确为高血压者;(2)经相关诊断明确为心脏病者;(3)对本次研究具有良好的配合度者;(4)签订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过敏体质者;(2)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以及精神疾病者;(3)基础资料缺失者。以上入选研究对象均符合本次设定的纳入标准,此次研究经伦理审核批准通过。

1.2方法

两组受检人员在进行诊断前,需要向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促使可能够顺利进行诊断。

1.2.1心电图诊断

受检者需要在静息状态下30分钟后进行心电图诊断,受检者需要调整为平卧位,所使用的诊断设备为ECG心电图记录仪(生产厂家:深圳理邦),参数设置:纸速控制在25 mm/s、增益控制在10 mm/mV,对经常采取连接导联线体表皮肤位置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随后连接导联线。相关诊断操作均由同一名医师予以操作。保证导联基线平稳、图像清晰,随后打印出心电图。

1.2.2心脏彩超诊断

心脏彩超诊断所使用的设备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GE的LOGIQ E9),参数设置:探头频率控制在2.5-3.5 MHz。患者调整为左侧卧位,探头置于患者第3-4肋间隙以及心尖位置,于常规二维模式、M型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模式下,进行左室长轴切面取样、心尖四腔切面以及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等诊断,同时对患者的室壁厚度以及左室收缩功能等进行诊断。

1.3指标观察

于心脏彩超诊断期间,如果患者表现为左室扩大、左室肥厚以及左心房增大情况,则可表达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采取心电图诊断过程中,按照左室电压升高、P波变宽以及有凸显切迹判定为阳性。将冠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对不同方法诊断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诊断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由左室壁厚度、左室重量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A、B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由左室末舒张期内径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A组相比较诊断B组较低(P<0.05),由相对室壁厚度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A组相比较诊断B组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2.2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对比分析

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70.00%(35/50);诊断阴性率为30.00%(15/50)。心脏彩超诊断阳性率为64.00%(32/50);诊断阴性率为36.00%(18/50)。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2.00%(46/50);诊断阴性率为8.00%(4/50)。检验值:心电图诊断与联合诊断对比:诊断阳性率(x2=7.862,P=0.005);诊断阴性率(x2=7.862,P=0.005)。心脏彩超诊断与联合诊断对比:诊断阳性率(x2=11.421,P=0.001);诊断阴性率(x2=11.421,P=0.001)。心电图诊断与心脏彩超诊断:诊断阳性率(x2=0.407,P=0.523);诊断阴性率(x2=0.407,P=0.523)。由诊断阳性率数据方面上可见,其中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2.00%;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70.00%;心脏彩超诊断阳性率为64.00%。联合诊断相比较单一心电图、心脏彩超较高(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属于高血压患者较为多见的并发症,在高血压患者早期,其常见的症状多为胸闷、头晕以及头痛等症状,从而使得其与高血压症状予以混淆,使得其较容易产生忽略[3]。在疾病迁延同时体现为呼吸困难以及双下肢水肿等情况下,可明确患者的病情向严重情况发展,甚至会发展为心力衰竭,以致于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为此,对患者采取较早的诊断以及较早的治疗尤为重要,其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预后进行改善的关键所在[4]。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初期症状主要体现为患者具有高血压病史,左室壁肥厚,多为对称性增厚,然后因为舒张功能受限,左房增大。于临床诊断中通常认为,能够经左心房增大以及左室肥厚等症状有无存在的观察,依此来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诊断[5]。

心电图是进行心电图设备体现出患者不同心动周期的活动变化,可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心脏节律性变化,在心电传导组织损伤以及电解质失衡导致心脏节律异常,都能够采取电图诊断,该方法具备操作简便,同时具备重复性高的特点,但此种诊断方法具有敏感度低的缺点,从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近几年来,超声诊断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能够更加直观的表达患者的心室情况。同时,心脏彩超可对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脏搏动情况予以清晰表达,在诊断心脏瓣膜病变中有着很高的识别率。与心电图进行比较,心脏彩超可对心脏收缩期、舒张期等功能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采取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优点为能够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优势充分体现。在相关研究中得知,应用心电图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心脏彩超诊断,但心脏彩超诊断表达不出ST段波动状况,表明于心脏病的诊断中,心电图属于不可缺失的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从而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采取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能够对患者心脏病变进行更加直观的表达,同时能够经心电波动显示,能够较为全面的明确患者病情,进而可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予以提升,有益于患者的治疗[8]。另有研究表明,该研究中对患者采取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该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然而联合诊断的阳性率明显要高于采取单一诊断,表达提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当作临床诊治的有效参考,上述研究结果均和本次研究基本一致[9]。本次研究结果中,由左室壁厚度、左室重量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A、B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由左室末舒张期内径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A组相比较诊断B组较低(P<0.05),由相对室壁厚度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A组相比较诊断B组较高(P<0.05)。由诊断阳性率数据方面上可见,其中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2.00%;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70.00%;心脏彩超诊断阳性率为64.00%。联合诊断相比较单一心电图、心脏彩超较高(P<0.05)。但本研究上产生一些不足,例如纳入的研究对象例数较少,需要对样本量进行增加,以对临床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可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10],其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诊断,从而可有助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猜你喜欢
左室阳性率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