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分析

2022-04-25 08:04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神经功能

闫 芬

(南京脑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脑卒中是我国临床高发脑血管疾病手术,患者发病后存在病情进展快、对脑组织损伤大等问题,严重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药物等方式干预,但治疗效果受较多因素影响,主要由于患者存在年龄、体质方面的差异,使得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治疗差异[1-2]。患者在经过早期用药治疗后,其后期康复治疗任务,则体现在神经功能的修复方面。神经功能修复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主要内容,如不能积极对患者开展神经功能修复,其长期处于肢体功能、言语功能障碍状态,对患者自身及家庭均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所选脑卒中患者开展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20年1-12月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43例/组。研究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61.18±24.82)岁,病程6~18小时,平均病程(12.32±5.68)小时。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62.38±22.62)岁,病程7~17小时,平均病程(12.02±4.98)小时。患者均全程配合实验,无中途死亡、转院情况,患者均由家属签署同意书,患者均无原发性精神类疾病,无认知功能异常、老年痴呆症情况,无其他重大器官恶性肿瘤,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开展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护理干预等。对照组传统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积极配合用药,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发生,叮嘱患者出现严重不适尽早到院复诊。

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1名责任护师与若干护士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同时开展培训,使小组成员熟练掌握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工作流程。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意愿调查,为配合实验的患者进行档案建立,内容包括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情况、康复预期等,向患者详细讲解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的相关内容,使其做好家庭随访等准备。

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家庭随访、心理干预、线上干预等,家庭随访主要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言语表达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根据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情况,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康复锻炼,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在指导患者康复锻炼期间鼓励患者,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训练,如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压力,则指导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治疗。线上干预主要对患者的日常康复行为、生活用药习惯进行监督,采取微信群打卡,宣传健康知识小文章等方式进行干预。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病率=失眠+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总数*100%。对比两组NIHSS量表、ADL量表、生活质量量表、VAS量表评分差异。对比两组下床时间、HAMA、HAMD量表、PSQI量表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病率9.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13.95%,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病率比较(%)[n(%)]

2.2研究组NIHSS量表、V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ADL量表、生活质量量表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量表、ADL量表、生活质量量表、VAS 量表评分对比(分)]

2.3研究组下床时间、HAMA、HAMD量表、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下床时间、HAMA、HAMD量表、PSQI量表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临床高发疾病,且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不断变化,脑卒中的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部分中青年年龄段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也随之提高。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的脑组织受到出血压迫,造成脑部组织神经坏死,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其症状也随之加重,导致受累脑组织面积增加,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存,出现休克甚至死亡[3]。脑卒中发病后,患者需通过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药进行治疗,部分严重患者则需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挽救生命,临床主张对患者进行尽早治疗,避免患病时间过长导致的受累脑组织面积过大,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影响也较大。在其症状消除的前提下,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关键,集中在尽快恢复神经组织功能,以此减少和缓解患者发病后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丧失等问题,尤其对男性患者来说,患病卧床对其家庭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4]。

常规治疗与护理工作均在院进行,待患者出院后即失去专业的医疗干预服务,也使得部分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出现残障、复发等不良事件。临床多在院内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速度,在出院后也无法做到科学训练。为此临床对患者采取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该护理措施主要针对患者出院后的治疗进行干预,为其提供相对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同时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药不依从行为,避免患者在回归家庭后,由于家庭习惯、家庭氛围不良导致病情反复,稳定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效果。针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除能够起到鼓励作用外,还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打卡监督等方式,减少患者的不良行为,促进其心理状态的积极性,从心理、生理、康复方案、家庭支持等多种角度,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5]。

本文对所选脑卒中患者开展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到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均得到明确改善,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促使其更快恢复肢体功能,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神经功能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