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4-25 08:04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对象疼痛

于 佳

(北辰医院骨科 天津 301800)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患者机体纤维环被破坏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和脊髓,进而导致各种腰椎疾病[1]。据调查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且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3]。患者临床可见下肢和腰部疼痛,就病患工作及生活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影响[4]。目前,对于椎间盘突出症较轻的患者而言,多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而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则更适合手术治疗方式[5]。故针对该症患者特点,常规的干预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其患者的各类需求,临床中更迫切的需要一种全面、完善的护理模式[6]。故本文特以2019年4月~2021年5月时段内本科室(骨科)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对象,开展了评估舒适护理在该症患者护理中作用的分析研究,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样本收集时段规划为2019年4月~2021年5月,并于该时段中抽取在本科室(骨科)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122例住院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基于干预管理区别均分为两组,各组61例。对照组男女分布情况:男性30例,女性31例;年龄范畴为33~67岁,平均年龄为(45.24±5.21)岁;观察组男女分布情况:男性31例,女性30例;年龄范畴为33~67岁,平均年龄为(45.12±5.22)岁。纳入标准:(1)对象相关资料清晰完整,且具一定治疗依从性;(2)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标准:(1)严重化器官损伤者;(2)合并骨质疏松者;(3)具有精神障碍,丧失感知判断者。对象分组后基线资料比对结果均未见显著区别(P>0.05)。特就研究开展前,分派责任医师耐心沟通对象及其家属,内容涵盖治疗(干预)目的、过程以及预期效果等,在遵循自主自愿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研究也经由院方(医学伦理会)核查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需给予患者用药管理、饮食建议、生命安全检测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包括:(1)心理舒适护理:医护人员应注重就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关注程度,积极与其沟通交流,尽可能了解患者心理诉求。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及治疗信念,提高依从性;(2)疼痛舒适护理:为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疼痛的相关知识,按时服用镇痛药物;当患者疼痛剧烈时,应采取聊天、交谈、为患者播放音乐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期间需尽可能与患者保持互动,可鼓励患者进行少量延展性的轻微运动。帮助患者调整睡姿,形成最舒适的体位,减缓疼痛;(3)饮食护理:基于患者日常饮食习惯拟订针对性、科学合理的营养饮食方案,摄入足够的蔬菜和蛋白质;(4)环境舒适护理:打造温馨、舒适似的病室环境,注重环境整洁、开窗通风、控制舒适温度;(5)功能锻炼:督促患者早期予以功能锻炼,予以一定的肢体帮助,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开展腰背肌训练。(6)出院指导:出院时,详细指导患者在家的康复锻炼内容,需循序渐进,严禁过度或高强度的肢体运动。配合医院定期随访及回院复诊。

1.3评价指标

比对评估两组对象住院时间、干预后疼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对象住院治疗后疼痛情况,分值范围0~10 分,即“无疼痛”~“极疼痛”,其中0分即无痛;3分以内代表轻微疼痛,可忍受;大于3分且6分以内代表强烈疼痛感,但仍能忍受;6分以上则代表剧烈疼痛感,无法忍受,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痛感越强烈;同时精确统计两组住院时间。其次依据本院自拟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比对两组对象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评分涉及: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四个维度,单个维度赋予25分,分数越高表明对象的生活质量越高。最后依据本院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对象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调查表内容涉及:护理水平、护理态度、护理能力、护理效果等四个维度,单个维度25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其中,85分以上为满意、84~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情况

观察组对象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则短于对照组,两项比对所得均体现统计学意义(P<0.001),数据参考表1。

表1 两组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比对表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对象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比对所得均体现统计学意义(P<0.001),数据参考表2。

表2 两组对象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表分

2.3 两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对象就护理质量满意度(96.72%)高于对照组(86.89%),比对所得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参考表3。

表3 两组对象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对表 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腰椎出现退行性病变后,髓核和纤维环突出严重,进而压迫神经系统导致患者行走困难、腰椎疼痛[7]。临床可见肢体麻木、肢体痛感强烈等临床症状。负重过度、风寒侵入、长时间腰肌劳损等都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同时,负重、低温、孕妇妊娠等均可以诱发腰椎间盘退变。随着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病情逐渐恶化,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负担,长时间的疼痛还会导致患者的下肢肌肉乏力、萎缩,进一步影响其的生活水平,降低其行为能力[8,9]。针对该症的治疗方式临床推荐手术形式,但由于患者术后恢复难度较大,加重了临床护理难度,对护理水平和护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而传统的常规护理早已不能满足患者心理、身理等多方面的要求。而舒适性护理模式则正是迎合该类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多方面干预需求的必然产物[11]。

据悉,舒适护理模式属于临床新兴护理模式,具有高度人性化和针对性的特点,合理满足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徐秀,确保患者在舒适护理的基础上,享受人性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体验[12]。舒适护理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给予患者足够的饮食、护理指导,还重视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通过积极沟通为患者消除顾虑,确保其保持充分的信心正视疾病。同时,在与患者沟通时注意语气和态度,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13,1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住院时间(7.39±1.57)短于对照组(14.43±2.65);干预后疼痛评分(1.49±0.65)低于对照组(3.45±1.07)(P<0.001);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91.45±3.78)均高于对照组(78.62±3.03)(P<0.001);且该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96.72%)高于对照组(86.89%)(P<0.05)。结果充分肯定了舒适护理就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理想效果,通过就减缓疼痛、满足患者需求入手,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大幅度减缓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其综合护理效果更为优异。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对象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