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与保护对策

2022-04-29 08:27马存世张吉儒王三英谈嫣蓉肖云飞张洋军刘在国王增辉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保护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马存世,张吉儒,王三英,谈嫣蓉,肖云飞,张洋军,刘在国,王增辉

(1.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20;2.甘肃省生态资源监测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自然保护地是国际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1],也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2]。甘肃1978年建立第1个自然保护区,历经40余年的实践和发展,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已建立了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组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区是甘肃自然保护地体系中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为全面了解甘肃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现状,本文概述了甘肃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为甘肃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管理和研究提供依据。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通过实际走访和收集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的方法,开展了甘肃自然保护区类型、数量、面积和保护现状调查。经分析得出,截至2020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经过整合优化后,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有3种类别6种类型共计56处,总面积达860.3×104 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3]的20.2%。自1978年建立以白水江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14个市(州)均有自然保护区分布,已初步形成了分布格局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广泛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涵盖了全省重要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自然景观。

2 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

2.1 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

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经历了5个历程,即创建期(1979年以前)建立1处,占总数量的1.8%;恢复期(1980—1989年)建立14处,占总数量的25.0%,其中国家级8处、省级6处;发展期(1990—1999年)建立10处,占总数量的17.9%,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8处;增长期(2000—2009年)建立29处,占总数量的51.8%,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20处;提升期(2010年以后)建立2处,占总数量的3.6%,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处(图1)。

图1 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

2.2 不同行政区分布

从不同行政区分布来看,14个市(州)均有分布,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3个市(州)分别是酒泉市、张掖市、甘南州,面积分别为425.7×104、186.9×104、186.9×104hm2,分别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9.5%、21.7%、12.7%;数量最多的3个市(州)分别是酒泉市、陇南市、甘南州,数量分别有14、10、8处,分别占自然保护区数量的 25.0%、17.9%、14.3%(图2)。

图2 不同行政区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分布

2.3 保护级别与功能区

自然保护区保护级别可分国家级和省级2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1处,总面积为675.2×10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 167.5×104hm2,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24.8%;缓冲区面积151.2×104hm2,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22.4%;实验区面积356.5×104 hm2,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52.8%。省级自然保护区有35处,总面积为185.0×10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9.8×104hm2,占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26.9%;缓冲区面积39.1×104hm2,占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22.1%;实验区面积452.7×104hm2,占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52.0%(图3)。

图3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面积分布

2.4 自然保护区类型

依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92-1993),全省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3种类别6种类型共计56处,即自然生态系统类中有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3种类型;野生生物类中有野生动物1种类型;自然遗迹类中有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2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类型、数量和面积(表1)。

表1 各类自然保护区分类与数量

2.5 大熊猫类型自然保护区

全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立7处,总面积达57.0×104hm2,分布在陇南市和甘南州;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白水江和多儿2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1×104hm2;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尖山、裕河、阿夏、插岗梁和博峪河等5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104hm2,大熊猫种群总数量有132只[4];其中建立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大熊猫数量最多的是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面积为18.6×104hm2,占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的32.3%;大熊猫数量有110只,占大熊猫总数量的83.3%;其次根据面积大小依次为阿夏、插岗梁和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别为18.6×104hm2、13.1×104hm2和 8.3×104hm2,分别占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的22.9%,14.5%和9.6%(图 4)。

图4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面积与种群数量分布

3 存在问题

3.1 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突出

根据统计,全省6个自然保护区与2个国家公园之间重叠面积达307.0×104hm2;13个自然保护区之间重叠面积达5.1×104hm2;自然保护区与59个自然公园之间重叠面积达93.4×104hm2。交叉重叠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门多头管理,缺乏相互沟通和协调机制[5];加之当时技术手段落后,采用小比例尺地图,四至描述不清,图件与现地不符,造成范围界线不清晰。

3.2 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由于自然保护区大多数是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成立的[1],在自然保护区成立时,批建程序不规范,批建后未进行勘界立标,土地权属不明晰,加之对保护区认识不高,技术水平有限,在保护区规划时,将当地部分村镇、学校、农田、厂矿等划入其中,造成人类活动频繁。据调查,目前全省自然保护区涉及村庄有48个,人口约7.6万人,造成保护区管护压力大。

3.3 草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空缺

甘肃是全国六大草原省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州、祁连山和阿尔金山流域的河西走廊以及蒙、甘、宁西部的风沙沿线,天然草地面积达1 790.4×104hm2[6],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占全国草原面积的4.56%,是甘肃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全省天然草地以温带草原类、温带荒漠类、山地草甸类和干旱草甸类等类型为主,有14个草地类,19个草地亚类,41个草地组,88个草地型,草地类型多样,牧草种类丰富。由于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天然草地功能定位不当,天然草原过度利用,草地退化严重,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等原因[7],迄今还没有建立一处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形成自然保护区空缺。

3.4 科研监测水平落后

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涉及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气象水文、人类活动影响等多方面、综合性监测,除日常巡护监测外,还需要GIS、无人机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但目前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技术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弱小,技术力量薄弱;同时保护区人员年龄整体偏大,学历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加之基础设施差,科研监测设备缺乏,导致科研监测水平落后[8-10],给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3.5 资金投入不足

甘肃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不足,形成基础设施差,巡护监测手段落后,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短缺,特别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未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大多数保护区管理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形成自然保护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有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事业经费不能全额到位,部分巡护人员经费还采取自收自支的方式,投入经费无法保障,导致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管理水平和保护效果受到影响。

4 保护对策

4.1 积极完成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

全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改问题是当前首要任务,要深刻吸取教训,保持警钟长鸣,举一反三,对照检查,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11]。通过开展“绿盾”“绿剑”以及森林督察、卫片执法等专项行动,对自然保护区内毁林开垦、采石挖砂、盗伐林木、擅自修筑设施等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巩固治理成果。特别要积极完成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一步加快建设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实施自然保护区内的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党河流域林草植被恢复、矿山环境治理、防风固沙造林、水环境保护治理等项目,通过“多管齐下”的治理措施,使祁连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与保护。

4.2 加快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步伐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2]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工作,在科学优化的基础上,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定位准确、四至边界清晰、区划科学合理、运转管理高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区规划空间重叠、地域交叉、边界不清、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进一步促进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新格局。同时有选择性的开展天然草地和珍稀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对自然生态原真性、完整性、典型性和重要性突出的天然草地、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空缺地带纳入自然保护区体系中。

4.3 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

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的原则,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规模较大的基本农田、社区村庄以及保护区建立之前就存在的各类合法工矿企业、水利设施、基本建设用地,依法设置退出、逐步退出或者调出机制;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需要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应纳入国家“十四五”生态移民计划,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保护与发展相协调,把自然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内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或缓解。

4.4 完善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体系

在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的基础上,认真开展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加强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监测,及时掌握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自然植被、自然景观和社区管理等动态变化,在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特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或修订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完善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体系,有效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远程定位、可视化操控监测,打造高效能、信息化、多方位、全覆盖的自然保护区长效监测体系。

4.5 加大自然保护区投入力度

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方面,应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投资建设的发展思路,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自然保护区投入机制,自然保护区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自然保护区补助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大保护区基础设施、科研监测、科学研究和巡护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建议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将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纳入到省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以全面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投资保障能力。

5 结束语

甘肃自然保护区通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了分布格局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成为甘肃自然保护地体系中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不仅保护了森林、湿地、荒漠等重要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自然景观,而且保护了大熊猫、雪豹、金丝猴、黑鹳、黑颈鹤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提高甘肃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是一个新的重要命题,为此,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空缺、提高科研监测水平、开展社区参与共管、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生态保护新模式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保护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我们都爱大熊猫
寻找大熊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遗憾的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