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国际视野的拓展

2022-05-01 14:15杨斌
甘肃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拓展初中生

杨斌

【摘要】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社会发展要求拓展中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托、支撑和保证,必须实现由一般意义上的架构到特别意义上的转身。如何依托历史教材的教学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应做到“三个转身”:由知识课堂到开悟课堂的转身,由支离破碎到整体把握的转身,由拘囿文本到拓展印证的转身。这样的转身是学生获得国际视野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引领下,学生才能够用更加全面、理性、包容的思维看待身边事、国家事乃至国际事。

【关键词】初中生;国际视野;拓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6—0098—04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民族或本土的优秀之处固然可以培育学生强烈的自豪感,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携手、互鉴、共建同样不可或缺,在培养大局观的同时能够解决更多问题。“正是通过不同发展路径的比较,人类对自己的处境才可能有比较准确的了解与定位”[1]。清朝的闭关锁国造成一系列积重难返的问题,正是缺乏国际视野所致;今日的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辉煌,就是国际视野下的惊世创举;国际环境下的全球互联和万物互联,地球村的精彩与多姿,更是视野拓展下的大趋势。国际视野不仅仅是经济术语,也是一种哲学眼光。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集体、一个家国如果具备了国际视野,并能用国际视野去处理事务,那么,事情的顺畅解决、事物的发展必将趋向一个积极而良性的方向。

就当下而言,自己与他人、班级与班级、本校与他校之间都有一些竞争。这些竞争以及竞争中出现的差异性和淘汰现象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国际视野,良性竞争就会变成恶意嫉妒,急功近利的做法就会蔓延至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就长远而言,如果有了国际视野,学生就不是诋毁、眼红和失去理性地“划清界限”,不再夜郎自大;相反,就会认同自己的“追赶者身份”,进而产生良性动力,以积极心态投入正向学习和成长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托、支撑和保证,必须实现由一般意义上的架构到特别意义上的转身。比如,由知识课堂到开悟课堂、由支离破碎到整体把握、由拘囿文本到拓展印证的转身。下面仅从部编版初中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依托历史教材的创新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翻开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单元或每一篇章都有“材料研读”这一栏目。一个“研”字意味着由“知道”到“开悟”、由浅尝辄止到深耕细作的转身。知识是死的,但开悟是活的。学生学会了“开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自然就开阔了眼界,学会了灵活处理问題。历史学习就应该从单纯的知识点背记中跳脱出来,完成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情感滋养等多维糅合,完成人文生态意义上的转身。这样的“转身”中,当诸多理解时时溢出原本知道的范畴,对学生的常态理解构成一种冲击,学生的视野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民族的,也不再是固化和狭隘的;相反,就是开阔和开放的,能够从整个社会和国际的角度去理解。如此,学生的理解会更全面更到位,课堂也会朝着厚重而精彩的方向挺进。历史教师应该紧扣“材料研读”,引领学生多多开悟,最大限度地拓展国际视野。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包括一个“通”——张骞通西域,一条路——丝绸之路,一个“管”——对西域的管理。如果从知识课堂的角度出发,理清上述三个方面的知识要点和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已足以应付考试之需。但如果从开悟课堂的角度出发,显然,仅仅“知道”是不够的,“通过全球意识触摸历史和人性的律动”[2],才是“开悟课堂”应有的思路,也是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极好方式。

对此,部编版历史教材本身已有一些拓展与开悟。比如,教材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汉书·张骞》中提到“凿空”,为什么呢?对此引领学生进行涵泳是必要的。然而,仅仅依托教材中的这些安排是不够的。新的课改视角下,教师还需引领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和今日的“一带一路”进行拓展,在更深和更广的层面上理解“凿空”。而这,无疑能够更好地拓展初中生的国际视野。

以下环节都是基于开悟课堂和国际视野而有意设置的。

第一,张骞出使西域被后人称之为“凿空”,那么,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也可以被称之为“凿空”的人或事?国内国际的皆可。教师不妨在学生苦思冥想之际出示相关史料,比如,屈原,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等,这些都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是更广意义上的“凿空”。由张骞的“凿空”到更多人更大范围内的“凿空”,学生视野的边界不断扩展,理解不断深刻,彰显着学生之国际视野的形成和拓展。

第二,引领学生在一一说出丝绸之路上输出物品与输入物品的基础上进行填空:丝绸之路是一条()的路,它促进()。学生的答案可能局限在“经济往来之路”“商业交流之路”等方面,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助产术”拓展学生的国际视域:“佛教文化是否由西而来?”那么,这条路可以是文化之路、交流之路;近现代西方工业模式的精华被中国所借鉴,那么,这条路也可以是工业科技之路……这样的填空练习中,学生理解的面由窄到宽,国际视野渐渐拓展。

第三,丝绸之路,仅仅是丝绸本身吗?今日的“一带一路”仅仅是一路吗?其中是否带有历史元素和时代印记呢?新的时代背景下,“一路”是否已经变成“多路”?通过观看《一带一路》的视频,引领学生动态欣赏“欧亚铁路大陆桥”,学生理解到:好的发展之路必须是跨时区、跨区域、跨民族和跨文化的,好的发展之路应该是“六路一体”的,即“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之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诸多选择均是基于国际视野而为之。由此,由知道到开悟,由方寸之间到大天地,学生的学习进入到一个更宽更深的境界。随之,学生思维边界的扩展、情感层面的滋养、国际视野的拓展,也就不足为怪了。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资源的挖掘和课堂挺进的方式上有所甄别与倾向,通过整体把握的视点,通过细致分析的方式,引领学生步入历史的更深处和更宽处,潜心涵泳,见微知著,窥斑见豹,发现更大的历史的乾坤。或许,发现了什么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期间学生思维边界的溢出、批判精神的萌芽、国际视野的扩大,才是历史学习更为重要的目标。

并非随意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就可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并非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渗透大局意识。那种局限于一个历史名词解释的教学应该予以摈弃,那种从一个维度推进课堂的方式也应该变一变了。国际视野需要这样的一种形式展开:以“线”穿“点”、以“点”连“线”、由“碎”到“整”,正如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整体把握”不仅仅是学习历史的维度,也是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维度。要突破历史学科的“桎梏”,离不开“整体把握”;同样地,学生的民族本位意识的嬗变,大局、全局、发展意识的滋生与深化,也离不开国际视野的培养和开阔。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中,从张骞通西域到班超出使西域,是时间上的延续;从陆上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是空间上的拓展,两者都是“以‘点’连‘线’”。如果穿越时空,从遥远的古代进一步过渡到今日的申遗(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就是一种更广意义上的整体性转身,一种更广层面上的结构性把握,一种穿越时空的跨越性提升。“申遗”因“丝绸之路”而起,因世界范围内的合作而成为落脚点,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申遗”之行为本身就是国际视野下的创举。引领学生深度品味“申遗”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能够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如以下立足于国际视野的转身。

从简单的触摸到深度的开悟。都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三国申遗”,但之前其实是“六国申遗”,教师多媒体展示这其中的变化,采用清晰的大图展示“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全貌,让学生感悟到,今日的丝绸之路远比“张骞通西域”更为长远;学生也懂得“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新的事业的开启,它意味着旅游热的兴起,意味着传统文化印证热的浓厚,意味着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糅合与统一,意味着城镇、城市、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的发展……更多意味着“牵一发而动全身”,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因而显得意蕴十足。

从触摸中华文化过渡到捕捉世界文化。过去都是关注中国申遗文本主要负责人陈同滨的感慨“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而现在关注更多人和更多国家的声音,“见证亚欧交流”“中亚五国表示愿意将丝绸之路作为优先开展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不仅仅关注本国文化,还应关注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希腊文化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最终,学生理解到,所谓的“申遗”是申请世界遗产,不是地域性的,而是代表着全世界,在于促进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互鉴与共建。

无疑,以上“转身”隐含着我们对于历史学科学习一种更全面更理想的视点,那就是相对于碎片化、单向度或地域性的知识罗列而言,古今纵横、左右链接、前后把控等这样的整体架构方式,不仅仅能够为历史课堂的精彩与厚重助力,而且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心界与眼界,能够更有力地改变学生固有认识与传统思维,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拓展对于学生是福泽,是长久的回报。而这,不仅仅是形成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的需要,同时也是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中更加需要的境界。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还需有效落实到现实印证上。的确,“做”比“说”更有意义,“拓展印证比理论认知更重要”[3]。现实中,诸多现象需要国际视野去理解,诸多事务的处理需要国际眼光和大局观,如果学生目睹到现实中因为视野的扩大而很好地处理一些复杂的事物之实例,那么,因为国际视野所衍生出来的现实主义力量就会充盈学生的周身。当理论认知与亲力亲为的实践行动融为一体时,当内心的诉求不知不觉变成货真价实的行动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国际视野的拓展就变得自然而然。其中,新的“参照系”和“坐标系”的建立与“转身”,成为教师执教此课的一个重要视点。做精做实做细这样的“转身”,必将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比如,就丝绸之路的“申遗”而言,很多公开课中都设置了以下环节:“如果你是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以何种理由打动评委?”于是,学生或从经济、或从政治、或从文化等方面进行理由的陈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细究学生的发言,或者细究发言者的身份,都只是“中国人”。实际上,从“三国申遗”到“六国申遗”,不论是几个国家,都是“丝绸之路”的受益者,既然如此,能否安排几个学生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角度进行陈述呢?显然,这样的“转身”是可能的,意蕴十足,能够从一个更广的层面上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当角色扮演中的“中国人”“吉尔吉斯斯坦人”和“哈萨克斯坦人”“站在一起”陈述理由时,互相之间如果产生了利益共创的心理、萌生了责任共担的勇气、触发了情感共鸣的感觉,那么,国际视野的开阔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化,也就在情理之中。

再比如,教材最后有一个关于“南海诸岛”的知识拓展,几乎被师生所遗忘,即便偶有教师重视了,也止步于浅处,未能从现实印证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不妨设计以下环节:1.为“南海——海上航路”设计宣传语;2.为“大运河”的申遗成功设计宣传语;3.引领学生参加“海洋梦·中国梦”资料搜集和演讲活动。

通过国际视野的拓展,把申遗与海洋联系起来,既是创新,也是必要之举。的确,丝绸之路不仅仅是陆上交通,更是海上交通,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更为长远而宽阔,它所代表的文化意蕴、经济意蕴和政治意蕴,非国际视野下的理解不可。南海丝路为什么又被称作“通海夷道”,而且居然是古时最长的远洋航线?昔日郑和下西洋将丝路发展到极盛,今日的诸多港口城市意味着什么……这些都需要学生从拓展印证的角度实现一种可贵的转身,需要学生“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养料”[4]。这样的转身和“汲取”除了是一种教学形态的重塑,更是學生国际视野被一次次放大的有力体现。

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意义重大——小到处理班级事务,大到人生规划与成长,都离不开国际视野。初中生拥有了国际视野,其学习、生活、成长都将与过去不一样——能够以更理性、更全面、更具灵活性的视角面对当下。在全球化的当下,在多边关系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所引发的冲突背景下”[5],在地球村特征日益明显的未来,拥有世界视野,睁大“火眼金睛”,看清更多真相,在一个更全面、更整体的角度上理清历史发展的内在机理,以更加包容、理性、全面的思维看待身边事、国家事和国际事,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应该是当代中学历史教育和初中生成长教育中应补上的一课。

[1]郭富斌.历史教育需要世界视野[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9):24.

[2]周治安.认同、对话、价值——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目的的思考[J].历史教学,2015(13):56.

[3]石晓健.走向有温度的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2):43.

[4]吴建.基于国际视野的历史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2018(08):25-26.

[5]林榕.基于国际视野的初中史料实证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12):53-54.

编辑:陈静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拓展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