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德昂族女子服饰特征及成因研究

2022-05-07 02:18熊浩杰马云林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服饰

熊浩杰 马云林 田 野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德昂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族人常言道:“德昂人的历史像红河一样久远。”“德昂”,光绪《永昌府志》中记载称他们为崩龙:“崩龙,类似摆衣(白夷的异译,今傣族),唯有语言不同,男以背负,女以尖布套头,以藤篾缠腰,漆齿,纹身,多居山巅。”[1]德昂族作为我国境内人口仅为2万的少小民族,其传统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有过辉煌的繁荣,也有受主流文化强势冲击后的低迷。尽管如此,今天来看,德昂族的服饰文化及设计思维依旧匠心独具,其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传说”。据史料记载,德昂族的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如“藤篾缠腰,红缯布裹髻,出其余垂为饰”(1)樊绰.云南志补注[M].向达,原校.木芹,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64-65.,“扑子蛮,勇悍矫捷,以青裟罗段为通身袴”(2)樊绰.蛮书·卷4[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第6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82.。德昂族女子服饰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笔者考查了大量的史籍、文献,结合滇西南德昂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宗教信仰、民间传说、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德昂族女子服饰特征的成因。

一、滇西南德昂族女子服饰特征

(一)以布包头,颈饰项圈

德昂族的传统头饰为包头,族群中不管男女都会戴包头。包头布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或白色,支系不同、年龄不同,包头的形状也不尽相同。“绕波”“布列”和“绕竟”女子结婚以后须剃光头,缠包头,把脑袋的周围全剃光,只留最中间一撮,编成辫子,再与头帕混缠着盘于头顶[2]。“绕买”女子婚后可蓄长发,她们喜欢将头发盘绕于头顶理成发髻,再包上头巾,露出又光又亮的额头,这种包头尤其像青龙的头型,与其自身服饰相配,可谓浑然一体。德昂族青年和中年人的包头尾端均会装饰七色绒毛球,民间将其称之为“头披七彩虹”。妇女为了让自己的打扮引人注目,会将自己的包头装饰得与众不同,有的会在上面多绣一些几何图形或者花草,有的会在上面绣许多亮片,还有的会在上面绣很多银链或者彩色珠子,让自己光彩夺目(如图1)。

图1 德昂族传统服饰

德昂族重视对颈部的装点修饰, 银项圈的佩戴成为服饰装束中较为考究的一环,为德昂族妇女胸前的装饰增添了层次感。黑色、藏青色的上衣与银饰形成强烈的对比,搭配彩色线球,既凝重深沉又不失艳丽,凸显了颈部的线条,倍受姑娘们的喜爱。德昂族九重银项圈(见图2)形制轻巧灵活,由一根径长约30厘米发簪粗细的银条弯曲而成,其开合处因形似瓜藤,被称为“丝瓜扣”。女子佩戴时喜欢将银项圈重叠相加,挂彩色绒球加以装饰,好似数十朵五颜六色的小花盛开在她们的前胸和颈项上,熠熠生辉。德昂族五重银项圈(见图3)质地稍显厚重,由中间向两端收窄,大小由外至内递减,运用錾刻工艺雕饰花卉卷草纹样丰富表面肌理。花草纹样广泛应用于德昂族银饰设计中,许多纹样都是为纪念德昂族迁徙和逃难而留存下来的,比如茶花、蕨菜花、团花、沾沾草等。

图2 德昂族九重银项圈

图3 德昂族五重银项圈

(二)对襟上衣,条纹筒裙

德昂族女子常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衫,襟边缝制两条对称的红布条,用方形的银牌作纽扣,再设置两排与牌扣平行的银泡,当族群有重大节日或女子婚嫁时,女子胸前的银泡数量会增多,且银泡下端还留有线孔便于佩挂银穗和银链,装扮繁缛,显得雍容华贵。[3]德昂族女子胸前的银牌扣、银泡、银穗、银链等饰品排布方式错落有致、交相辉映,视觉冲击力强,又因身着黑色上衣的关系,使得图底关系更为明确,胸部的线条更加突出,能够将人的视线集中于银牌扣上。德昂族服饰衣领系双层,内层为青布,表层为白布,衣领边镶各色小绒球。袖口也镶两道红布条,衣角底边镶红条边。短上衣前后衣摆、袖口边沿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常因支系不同、年龄不同而加以不同的装饰。这一服饰特征遂成为了德昂族的标志。

德昂族女子下裳通常是系至腋下的自织筒裙,裙子以黑色为主,每隔五六寸织有深色条纹,上端系有布条穿入两肩,使筒裙不会下榻,外有腰箍,行走时裙子拢身,不致被风吹得乱飘,有的还在腰箍上端加系健美带,小腿穿有红色、黄色布相间的套筒。裙子各支系按自己习惯还配织着本支系特征的花纹。“布列”妇女的筒裙多用红、黑大条纹花布缝制,配有彩色绒线球;“梁”妇女则用红、黑、蓝、黄等多种颜色的线织成彩色的筒裙;“绕买”和“绕竟”妇女的筒裙则用黑线织成。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彩线织入其中,缝合处有纹路织锦,纹路有多种,有些是鱼骨头花纹,有些是植物花纹,有些又似蛇形花纹,和德昂族人的图腾崇拜有一定联系,表现祖先向自然祈求庇佑的心理。

(三)藤篾缠腰,青布绑腿

藤篾腰箍是德昂族女子佩戴于腰部的一类特殊配饰,在旁人看来佩戴腰箍似乎有诸多不便且容易滑落,但德昂族女子戴在腰间却轻松自如,陪伴着她们在田间地头与房前屋后辛勤劳作。制作腰箍的材料主要是藤篾,也有的前半圈为竹篾,后半圈用银丝包裹成螺旋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鲜明夺目。藤篾的宽窄尺度粗细并不统一,多漆成红色和黑色[4]。妇女一般一人要系多组腰箍,其中一组必须以藤篾为主,上面刻各种花纹,三四圈都不加任何颜色。其他的腰箍可加系三四组,在这几组腰箍里,装饰大致相同,一圈绕各色毛线包银片,象征彩虹;一圈漆成绿色,上刻海洋、浪花、螺蛳等图案;一圈以多根黑色细藤篾搭配;一圈以自己的喜好来装饰,雕镂各类动植物图案或者包上白银、白锡片来装饰。德昂族人认为,女子身上所穿戴的“腰箍”工艺越精巧,就越能说明她智慧贤淑、手艺巧妙。因此,德昂族女子成年后(大概13岁之后)都要佩戴腰箍,其造型以玲珑精巧、引人注目为荣,并且腰箍作为德昂成年男女爱情和友谊的信物,男孩子往往会费尽心思做各种精美的腰箍送给女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和真诚。

绑腿,德昂语叫“格检”,裹腿为双层,以青布或者黑布缝制。年轻女子的绑腿一般长30厘米、宽25厘米,一般为一块儿黑布上面绣蓝布或者黄色和红色线条的布,两边装饰彩色绒球或玻璃彩珠,布的上方绣有黑色布带,用于绑在腿上,十分精美又不让筒裙覆盖,让人可以一眼看到绑腿布,走起路来绑腿布若隐若现,很是好看。

(四)银饰挂包,纹身染齿

古人云“有衣必有饰”,饰品是德昂族服饰缺一不可的部分, 德昂族人喜爱银饰品胜过黄金饰品,全身上下服装的装饰和首饰都用银来制作。早在宋元时期,德昂族的手工业就已相当发达了,而且德昂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有色金属资源极为丰富的云南,有自己专门的银匠,能够制作银牌扣、银泡、银耳珰、银手镯等精美的饰品。以德昂族银耳珰(见图4)为例,耳珰通长7.8cm,顶径和底径分别为3.2cm和1.9cm,是直接穿入耳垂上的穿孔中作为装饰的饰品。耳珰为中空样式,尾端形似喇叭,顶部呈蘑菇状,顶面装饰的纹样由卷团花、谷穗花环绕布置,乳凸状圆泡处于圆心位置,保留着古老耳饰的原貌。耳珰下端还可额外装饰一串银底绒花,或加系一颗鲜红的绒球使其与服饰上的彩色绒球起到呼应关系。挂包同样是德昂族必备的饰品,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还是服饰文化怎样变迁,德昂族人对自己民族挂包都是青睐有加。德昂族挂包称为“筒帕”,由腰织机制作出来的土布缝制,底色各地与各支系并不统一,但均用织有彩色条纹以及黄色、红色、蓝色的绒球来装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上面绣花草图案甚至文字。小的挂包仅半尺见方,用于装草烟,又叫烟荷包,是每个德昂女子都会织的送给情人的定情信物之一,也是一种必需的见面礼。德昂族的风俗有新媳妇到丈夫家后给长辈磕头送小布袋的礼节。

图4 德昂族银耳珰及局部细节

德昂人素来就有纹身的习俗,尤其表现在宗族强盛的时期。据田野调查显示,纹身在当时作为一种护身符,有刀枪不入之神奇功效,是每个男子的成年标志之一。德昂族最具代表性的纹身图案主要是水龙图和白鸟图。其他纹身图案有象、虎、狮、龙、蛇及花草、经文咒语等。染齿也是德昂族古老遗风之一,也是“金齿”之称的由来。染齿者多为妇女,也有老年男子。过去,德昂族妇女到一定年龄都要用锅底灰或中药染齿,她们一般将梨放在花椒树上烧,使梨头被烟熏黑后,拿黑色的烟子在天黑前涂于牙面,数日后牙齿即成黑色。德昂人认为牙齿越黑越美,还可以起到防蛀牙的作用。

二、滇西南德昂族女子服饰特征的成因分析

服饰是民族的外显特征,也是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重要标志。德昂族女子服饰独具本民族的特色,表现出本民族特有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尊崇。德昂族女子服饰的样式古拙质朴,用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编织出多样的装束造型,其中蕴含着德昂族人制作服饰时的奇思巧构。德昂族服饰所外显的特征并不能看作为一种孤立的艺术现象,它更是与族群的生殖崇拜、宗教信仰、民族符号相关联的民俗心理的映射。归结德昂族女子服饰特征的成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地域环境与气候的影响

德昂族人多数居住在山区,从区域位置看,德昂族聚居区大致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高黎贡山西南麓,住地具有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的气候特点[5]。为了干爽透气、穿着适宜贴身,德昂族服饰面料多以棉麻为质地。据《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德昂族的先民居住地“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3)范煜.后汉书·卷八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49.德昂族人以木棉、苎麻等作为原料进行纺织,织出来的布匹不仅质地厚实、经久耐磨,还具有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云南地区属高原地带,紫外线强,人们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胞病变,对皮肤的健康产生损害,而身着棉麻质地的服饰有助于防止皮疹和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的产生。

德昂族服饰尚蓝或蓝黑色也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狩猎活动在以往德昂族的经济生活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穿着黑色或深蓝色的服装不易被猎物所发现;另一方面还与德昂族人日常习俗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有关联,其服饰的染制均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来染制,各种颜色的布和棉线,不易掉色,且颜色持久。通常染制藏青色时就用种植或采集的野生蓝靛,染红色用紫胶,染黑色则用马兰花。浸染时,把原料投入染缸中浸泡五六天,再加以搅动制成均匀的染汁,将布投入浸泡一昼夜,取出晒干,反复三次,最后取出时用清水漂洗、晒干即可做衣服。而作为德昂族服饰显著特征之一的包头,包头布可选择头巾或头帕,形式简洁,佩戴灵活,有防尘挡风、保护头面的作用,既美观又实用。

值得一提的是,德昂族女子的绑腿在保持一定的装饰价值基础上还兼具了极好的功能性。德昂族人生活的地方多为山区,人们为了便于在山区中攀缘与行走,使用绑腿进行防止棘草的划伤与蚊虫的叮咬。德昂族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生活的方式,自然地理条件使得民族服饰在面料、款式、形制上的选择具有局限性,但民族服饰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由族人审美观念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集美观、实用一体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是地理环境造就了德昂族的服饰。

(二)达古达楞格莱标的史诗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民间创世神话史诗(4)《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迄今发掘、整理并出版的唯一一部创世史诗,德昂语意为“最早的祖先传说”。(参见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27.)在德昂语中,“达古”和“达楞”是祖先的称谓(有些文献又称“达楞”“亚楞”,部分德昂族知名人士和学者倾向后者),“格莱标”就是德昂族祖先们的传说。,它记述了天和地的由来、葫芦的传说、茶树、粮种和衣饰的来历、太阳王子和龙公主、王宫斩龙、漫漫坎坷迁移路等内容,经由口耳相传,使得古歌在流转曲折中蕴藏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说,德昂族极其古老的文化,都是由《达古达楞格莱标》叙事“叙”出来的,史诗记叙了德昂族家庭形态到信仰崇拜,从自然到社会、物质到精神,凡是先民所实践的、思考和体验的一切,无不囊括其中。我们可以从中洞察到早期人类的原始思维观念,诸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婚姻关系、生活场景等等,最重要的是,它对民族服饰的成因也具有比较确凿的研究价值。

1.条纹筒裙的色彩。德昂族服饰上的每一道花纹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德昂族女子所着的长筒裙,款式新颖大方、艳丽夺目,其花色就来源于德昂族杀牛祭祖的故事。德昂族人把牛杀翻在地后,牛在地上翻滚挣扎,以致牛尾染了很多血,于是几个姐妹慌忙上前制服,裙子上染了很多牛血,德昂族三姐妹按照筒裙上所染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的深浅编制了新的筒裙,便有了现在的花色和款式。老大“梁”按住满头是血的牛头,牛头不停地摇晃着,把老大的裙子染成花红花红的,“梁”支系妇女的整个裙子则由红、黑或蓝色线织成了多彩的线条。老二“别列”按住牛身,牛血流不止,老二的裙子下角遂横织着一条宽约5寸的红色线条。老三“绕买”拉着牛尾巴,此时牛尾巴已经没多少血了,裙子被染成了一根根细条的暗红色花纹,均匀分布。

2.女子服饰的胸襟缝制红布条。德昂族史诗记述了男子阿拢与鸟公主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两人一见钟情,便定下海誓山盟。他们喜结连理愿在人间生活,但是貌美的鸟公主始终没法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每每吃完生食便血沾胸脯。族人为了让公主融入族群,善良的德昂族妇女便在服饰的胸前缝制有两块红布,便显得与公主并无差异了。

3.喜戴腰箍的衣饰风俗。由于吃住都不习惯,公主频繁地回娘家,来来回回的让鸟王都看不过去了,鸟王从公主身上拔下数根羽毛编织成羽圈,口中念咒吹了羽圈一下,羽圈便变得五光十色,十分漂亮。公主一看非常喜欢,忍不住就要戴在自己身上,她将小圈套在脚上,中圈套在脖子上,又套上五色最大圈在腰上,戴完后觉得自己比之前更美了,她非常高兴,正准备飞回娘家给爸妈看看却发现怎么也飞不动,情急之下想要取下羽圈,但无论如何就是脱不下来,就算阿拢帮忙也不行,这才知道原来是父亲施的法术,不让自己回到娘家,从此以后公主不能飞,只能永远住在人间了(5)李昌银,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达古达楞格莱标[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118-126.。这个美轮美奂的故事,成为了德昂族腰箍这一民俗来源的重要依据。德昂族人素来就有身佩腰箍的情节,不管是生活在国内的德昂族还是后来迁徙到缅甸的崩龙族(6)“崩龙”是德昂族的旧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遵照本民族意愿,将原“崩龙”改为“德昂”。因此,此后在我国境内的这一民族的正式族称为“德昂族”,而作为跨境民族,在缅甸的仍称为“崩龙族”。,虽然他们长期被山水分割,沟通往来逐渐减少,但在德昂族女子身上都遗留着这一相同的形象表征,使得腰箍在德昂族文化中折射出民族精神的光晕。

服饰受史诗故事的影响有着同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鸟作为德昂族口传神话的母题之一,对服饰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后来德昂族所有妇女的衣饰都效仿鸟公主,像鸟儿一样用五颜六色来装点自己并以此为美,头戴尖帽就如同鸟的羽冠,身配腰箍既美丽又神奇,脚箍和项圈除了装饰之外,也代表了优良家风的传扬,以此来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妇女,它已经作为德昂族的民族文化符号存在于德昂族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生存中。

(三)图腾崇拜及宗教信仰

龙阳塔是德昂族的精神象征,它来源于德昂族视太阳为父、龙女为母的传说,得到绝大多数德昂族人的认同,反映在本民族服饰的设计上,其佩戴的包头与“青龙妈妈”的崇拜有关。据说妇女包头的形状都是仿照青龙的头型来包缠的,各式各样的包头是根据不同时间看到青龙的不同角度、不同姿势来想象的。除此以外,德昂族女子身上的藤篾腰箍也是依据“青龙妈妈”肚皮又白又亮的色彩来设计的。德昂族银饰的设计中多采用鱼纹作为装饰的主题,“鱼”与“余”同音,鱼纹作为中国较早的纹样之一,有富足、充裕之意。古人将鱼视为女阴的象征。在德昂族眼中,鱼的生殖繁衍能力极强,鱼纹有多子多福之意,鱼纹的广泛应用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繁盛的祈愿。

此外,《达古达楞格莱标》也提到德昂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葫芦籽多寓意多子多福,且葫芦的曲线形态与女性身形相似,因而葫芦的传说成为了德昂族女子在胸前及腰间佩戴银饰品的思想来源。生殖信仰是存在于德昂族人中十分古老的文化观念,它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普遍流行于各种艺术活动中,而服饰装束对表达生殖信仰却起到了极好的传载作用。

德昂族全民信仰的小乘佛教,属佛教南传派系的上座部,妇女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也需要像和尚一样剃发[6]。每当举行重大佛教仪式的时候,族里年长的老人们就会戴着象征老人身份的头饰到奘房祭拜。老人一般头戴两层的包头布,先将红色条纹的布套在头上,然后用黑色的包头布绕头一圈再打一个结,包头布的长度一直到腰上。德昂族女子所佩戴的钉形耳珰,其形制与村寨中佛塔的塔刹形态极为相似,不仅如此,耳珰还在图案纹样、结构组成、视觉流程上与塔刹也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而耳珰成为了德昂族宗教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也是德昂族人观物取象的设计观的具体印证。[7]

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作为德昂族的精神文化内容,它与本民族服饰文化尽管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它固然存在着与族人历史文脉的一致性。在德昂族所信仰的小乘佛教与图腾中,服饰作为民族文化显现的载体,它在民族活动承担着介质的作用,强化了民族活动的氛围,可以说是服饰扩大了图腾与宗教文化的传播,而图腾与宗教文化又使民族服饰特色能够得以升华。

(四)族际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据史籍记载,德昂族人和傣族、佤族、布朗族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属同源异流。实际上汉晋时期的濮人,即为唐时的扑子蛮和元明时的蒲人,他们是现今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祖先。[8]历史上依据濮人各部鲜明的民俗习惯,把擅长用木棉纺织的称为“木棉濮”,把习惯赤裸上身的称为“裸濮”,把留有衣尾的称为“尾濮”,把有纹身习俗的叫“文面濮”,把有染齿习俗的叫“赤口濮”。濮人的服饰文化或习俗诸如“裹髻”“娑罗笼”“藤篾缠腰”“篾箍缠脚”以及“襟附尾饰”“纹身”“染齿”等,在佤、德昂、布朗三族之间以及邻近的其他民族中均有体现,且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民族服饰文化间的不断交流互通,影响了德昂族服饰的设计思想,使得服饰文化在各族之间出现了更多的融合,形成了德昂族服饰特征的基本面貌。

“裹髻”,简单来说就是用布包缠头部。佤族汉子通常用黑布,若以红布包头的,则仅限于祭师、头领和本族英雄等有一定能力和才华的人,是佤族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佤族女子包头的方式与男子有所不同,且包头布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多为白布。德昂族人部分支系女子的包头布却极为讲究,必须用黑色的,凡包头者一律要剃光头,将包头布的两端向脑后的不同方向盘绕两圈之后打一个结,然后再在头颈交叉一下从头颈将两端拉出,使得包头布的两端能够相交于脑后,正契合了《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中所叙述的“出其余垂后为饰”。布朗族也有缠头巾的习俗,一般女子的头巾比男子要长,能够推测出这与她们的祖先濮人服饰特征“红缯布缠髻”有着历史渊源。而“娑罗笼段”,即用横布缝合而成的一种高腰筒裙,穿时筒裙从头套下,在佤、德昂、布朗和傣族的部分老村寨中仍有时兴,穿法也与过去相同。

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服饰集中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即沿袭了唐代《蛮书》中记载的“缠腰濮”用藤篾缠腰的古老遗风。佤族妇女的颈项、手臂、腰、脚上都会佩戴着几个或数十个不等的藤圈,而后藤圈遂成为了女子年龄的标志,女子每增加一岁则会加一脚圈,因而在佤族民间有“欲知年龄数脚圈”的说法。德昂族的诸多饰物中,备受瞩目就是女子身上的腰箍,女子成年以后都要在腰部佩戴数十个腰箍。行走时,腰箍随着身体的弯曲而伸缩弹动,煞是好看。相比之下,布朗族所佩戴的腰箍就朴素许多,多是男子所为,他们在腰、手臂和脚上佩戴有藤圈,以黑漆、清漆涂于藤圈表面,以多、贵为美,其中脚上的藤圈层层叠叠地往上垒,形如德昂族的绑腿,恰如康熙《永昌府志》卷二十四中所描述的“膝下系黑藤,藤篾缠身”,这个习俗既是孟高棉语系祖先的服饰文化延续,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在民族服饰上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结语

滇西南德昂族女子服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它的形式与内涵变得越发光彩,成为了德昂族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展现了德昂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民俗风貌、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反映了其建立在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基础上独特的审美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昂族女子的服饰文化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不仅对本民族文化以及其他人口较少民族服饰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总体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德昂族服饰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创新性地思考民族服饰的应用理念与定位,运用现代工艺技术重拾德昂族服饰的设计元素,使得传统工艺造物文化能够实现艺术的延续与传承并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服饰
数字化服饰还原在越剧角色塑造中的创新传承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唐代参军戏角色服饰的考证与推定
雪人的服饰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冬季服饰
服饰之美——高华村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