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式撑顶机器人工作机理及承载能力分析

2022-05-08 07:15辛洪旭冯怡然陶学恒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侧板重物液压缸

王 禹,李 刚,辛洪旭,冯怡然,陶学恒

(1.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8;2.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引言

近几年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较多,例如山洪、地震和火灾等,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现象[1]。根据大量资料调查显示,灾后第一天存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多,第二天、第三天存活概率为70%左右,第三天以后的存活概率骤减[2],因此消防官兵所面临的任务繁重且责任重大。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救出,仅靠消防官兵的双手解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先进的救援设备来配合官兵去解救受困人员。但是部分救援设备体型庞大,在发生地震后,无法及时进入现场救援,而且在救援过程中不能保障被压人的人身安全[3];部分救援设备体型小、携带方便,但是其救援功能欠缺而且操作复杂,往往起不到救援作用,例如千斤顶等[4],此类产品虽然可以轻松携带到现场,但是其对现场的需要有一定的要求[5]。这类设备需要几十厘米的缝隙才能将重物撑起,而且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手工加压,当重物被撑起后,需要人工添重物,然后取出千斤顶,整个过程既麻烦又危险;部分设备体积小,质量轻,需要狭窄的缝隙即可,但是其对地面和缝隙的面积有一定的要求,在该设备运行时,需要有平整的地面和较大面积的缝隙。综合考虑以上几种类型的设备均达不到快速救援的效果。

针对以上各种灾后救援设备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现场官兵所提出的各种建议与需求,同时通过对国外搜救和救援机器人进行分析后,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撑顶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体积小、撑顶力量大等优点,所需废墟的缝隙小,只需2 cm 的缝隙就可以将重物撑起一定的高度,保障了被压人和重物之间可以完全脱离[6]。

1 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机构分解视图

步进式撑顶机器人由13 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

图1 分解视图

1.2 机构工作原理

如图1 所示,撑顶机器人动力由液压缸6 和液压缸7 提供,液压缸7 和顶板5 连接,提供上下两个方向的力,液压缸6 和斜顶板3 连接,其底端和底板1 连接,且液压缸6 和水平面成25 度安装,提供斜顶板一个斜向上的力。在运动过程中,首先,液压缸6 开始运动,提供斜顶板3 斜向上的力,斜顶板运动的同时通过圆棒带动侧板10 和12 水平前移;其次,液压缸6 收缩,此时,斜顶板下降,由于侧板内壁镶嵌有斜滑块,滑块阻碍斜顶板继续下降,此时斜顶板与滑块贴合,液压缸继续收缩,底板在液压缸6 的作用下上移,由于底板与侧壁之间只有5 mm 间隙,因此底板上升5 mm 后停止上升;再次,液压缸6 继续收缩,斜顶板沿滑块向斜下方移动,同时底板水平移动。最后,液压缸伸出,底板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下移至地面,此时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实现了整体前移的目的。在进行一定工作循环后,物体被撑顶机器人撑到顶部,液压缸7 开始运动,将重物升起,从而达到顶起重物,解救重物下被压的人或动物。

2 受力分析及计算

该步进式撑顶机器人在实验制作过程中,需对其受外载进行受力分析[7]。

2.1 斜顶板的受力分析

斜顶板的受力分析如图2 所示。

图2 斜顶板的受力分析

式中:F1为气缸的顶力;P 为是重物的压力;G1为斜顶板的重力;N1为受侧板给斜顶板的压力;α 为斜顶板和水平面的夹角;δ 为液压缸和水平面的夹角;θ为N1和水平面的夹角。

2.2 侧板的受力分析

板的受力分析如图3 所示。

图3 侧板的受力分析

由公式(4)和(5)得:

取G2≈,求得θ≥61.1°,取整为θ=62°。

式中:F2为侧板移动时所受地面给的向后的摩擦力;G2为侧板的重力;为受侧板给斜顶板的压力;N2为侧板所受地面给的支撑力;U 为地面和侧板的摩擦系数;θ 为和水平面的夹角。

取G1=400 N、G2=550 N、G3=300 N、μ=0.4、P=10 000 N、δ=68°、θ=62°。将所给值带入(7)和(8)得知α 取任何值(7)和(8)均成立,取α=30°。

式中:F3为底板移动时所受地面给的向前的摩擦力;G3为底板的重力;N3为受侧板给斜顶板的压力;为气缸给底板向斜下方向的力;δ 为液压缸和水平面的夹角。

3 有限元分析

智能撑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承受10 000 N的力,为了防止在撑顶过程中各个结构因压力的变化而损坏,本文利用ANSYS 软件对斜顶板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为例[8]。

结合斜顶板的运动过程,对其进行约束,然后根据载荷形式,对斜顶面施加10 000 N 的压力,两侧孔各施加550 N 的力。输出结果如4 图所示。

根据图4 可知,其最大应力为3.175 MPa,同样远小于其许用应力;因此从如上图可知,该斜顶板在运动过程中很安全。

图4 斜顶板受力图

4 结语

根据消防官兵所提出的需求,结合自动机械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设计出一款新型步进式撑顶机器人。新型步进式撑顶机器人的动力由两个液压缸提供,负责楔进和撑起重物。根据机械设计原理和理论力学,对各个板块进行不同的设计,使各个板块在运动的同时对其他板块有一定的约束,从而达到预期的运动状态。本文通过使用Solidworks 软件对该款机器人进行三维造型,简化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与计算,使用ANSYS 软件对该装置的重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且该项分析定义了载荷大小和约束方式,确保分析过程与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智能撑顶机器人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其体积小、撑顶力量大、使用方便,加快了消防官兵救援的效率和降低了人员伤亡的几率。

猜你喜欢
侧板重物液压缸
一种轮胎模具
一种基于液压缸负负载回油腔的调速控制系统
全向可调卫星侧板安装设备设计与应用
超重失重演示器
一种建筑钢结构墙体
振动筛侧板裂纹的处理方法
基于AMEsim背压补偿对液压缸低速运行稳定的研究
搬运重物时怎样才能不伤腰
最初的陆地交通
非对称换向阀在液压缸传动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