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产业环境承载力的测度分析

2022-05-08 07:15赵思佳马紫怡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加工业废气颗粒物

赵思佳,马紫怡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引言

自18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市场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雾霾、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而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抓手[1-2]。所以,了解环境的承载力,控制能源行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中,环境状态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进而得出,能源行业的环境承载力就是该环境状态对能源行业发展的承受情况。

1 研究方法

本节将明确测度方法,对能源开采业、能源加工业和能源化工业的环境承载力进行测度分析,具体测算方式采用相对指标对能源行业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eij表示第i 种能源行业的第j 种污染物类型的单位承载力;sj表示第j 种污染物的环境标准值;cij表示第i 种能源行业的第j 种污染物类型的单位排放量;Eij表示第i 种能源行业的第j 种污染物类型的承载力状况;Vi表示第i 种能源行业的介质容量[3]。

介于数据的可得性,sj采用单位工业资产总额的第j 种污染物排放量表示;cij采用第i 种能源行业单位工业资产总额的第j 种污染物排放量表示;Vi采用第i 种能源行业工业资产总额表示。若eij(Eij)小于0,则表示第i 种能源行业的第j 种污染物的单位排放量(总排放量)高于整体第j 种污染物的单位排放量(总排放量)水平,说明第i 种能源行业的第j种污染物排放是超载的,为“污染型”行业;反之,则认为其还有环境容量,为“清洁型”行业。

2 承载力测度分析

2.1 能源开采业

本部分将从废气污染承载力、废水污染承载力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承载力三个方面,对能源开采业的环境污染承载力进行测度。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中国能源开采业废气污染物承载力 万t

废气污染方面。从工业二氧化硫的承载力来看,能源开采业的二氧化硫承载力在逐步下降,且均为正值。2019 年能源开采业的二氧化硫承载力为20.82 万t,说明能源开采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都没有超载,其还有环境容量,为“清洁型”行业。从工业氮氧化物的承载力来看,能源开采业的氮氧化物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且承载力始终为正。2019 年能源开采业的氮氧化物承载力为30.09 万t,说明氮氧化物的排放没有超载,该污染物还有环境容量,为“清洁型”行业。从工业颗粒物的承载力来看,能源开采业的颗粒物承载力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19 年能源开采业的颗粒物承载力值为-65.50 万t,负值说明颗粒物的排放是超载的,大气环境已无法支撑煤炭开采业颗粒物排放的增加,该行业为“污染型”行业。

废水污染方面。能源开采业废水污染物的承载力在逐步下降,到2019 年能源开采业的废水污染物承载力是3.30 万吨,说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没有超载,行业属于“清洁型”行业,但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剩余环境容量并不大,仍需要对水环境进行保护。

固体废弃物污染方面。能源加工业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承载力则在逐步减少,2019 年能源开采业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承载力值为-34 626.03 万吨,其为“污染型”行业,且污染物超载较大,应加大对煤炭开采中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

2.2 能源加工业

本部分将采用相对指标对能源加工业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测算,分别从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承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如表2 所示。

表2 中国能源加工业废气污染物承载力 万t

废气污染方面。能源加工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承载力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9 年能源加工业的二氧化硫承载力为-2.91 万t,氮氧化物承载力为-20.84 万t,废气颗粒物承载力为-8.61 万t,其中能源加工业对氮氧化物的承载力最弱,这与能源加工业单位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相同。进一步分析可得,2017 年后能源加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承载力都为负值,这表示三种污染物的排放均以超标,能源加工业在大气污染方面为“污染型”行业。那么,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提升废气治理技术水平、优化加工作业流程和增强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等方式来降低废气污染物单位排放量,提升大气环境承载力。

废水污染方面。能源加工业废水污染物的承载力从2015 年的-2.73 万t 增长到2019 年的0.53 万t,实现了从“污染型”行业到“清洁型”行业的转变,这也证明了废水污染物单位排放量的减少会提升废水污染的承载力。但可以看到2019 年污染物的承载力较小,剩余环境容量较少,仍需要提高加工业废水治理水平。

固体废弃物污染方面。能源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承载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到2019 年承载力达到4 692.29 万t,高于能源开采业和能源化工业的承载力。说明能源加工业的固体废弃物单位排放量还没有超过工业环境标准,废弃物的再利用水平较高,还有剩余环境容量,可称为“清洁型”行业。

2.3 能源化工业

本部分进一步对能源化工业环境污染承载力进行测度,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三个污染类型来分析研究。如图3 所示。

表3 中国能源化工业废气污染物承载力 万t

从工业二氧化硫的承载力来看,能源化工业对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承载力在不断减弱,2019 年能源化工业的二氧化硫承载力为1.38 万t,为正值,具有环境容量,为“清洁型”行业。从工业氮氧化物的承载力来看,能源化工业对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承载力在逐步增加,恒为正值,2019 年能源化工业的氮氧化物承载力为15.95 万t,这表示还具有环境容量,均为“清洁型”行业。从工业颗粒物的承载力来看,能源化工业的颗粒物承载力在逐步下降,但始终为正值,到2019 年承载力是7.53 万t,属于“清洁型”行业。

3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承载力测度,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能源开采业的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清洁型”行业、“清洁型”行业和“污染型”行业;能源加工业的废气污染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分别为“污染型”行业、“清洁型”行业;能源化工业的废气污染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分别为“清洁型”行业、“污染型”行业和“清洁型”行业。可见能源的开发利用给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这不符合我国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

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各部门在以后的工作要对症下药。废气污染方面,应侧重在对粉尘、颗粒物的治理,通过改进燃烧设备、排烟除氮、优化加工作业流程和增强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等方式来降低废气污染物单位排放量,提升大气环境承载力。废水污染方面,提高能源开采技术,做好水污染防护,完善治理设施运作环节,提升废水回收率,进而提高承载力水平。固体废弃物污染方面。应重视该行业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回收可利用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进而提升废物利用率,缓解环境压力。

猜你喜欢
加工业废气颗粒物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道路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骑行流的相关性研究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工业4.0背景下的机械加工业优化升级
用于废气再循环汽油机的双线圈点火系统
关于环境领域英文符号PM2.5 中文名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