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的实践研究

2022-05-09 02:12新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吴俊峰廖文术李静君许雪莲
广东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实验班

文/新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俊峰 廖文术 李静君 许雪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链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为化解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使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既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技术上能胜任岗位需求,又能了解和熟悉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适应公司的管理强度。为此,我们提出将公司“6S”管理制度融入中职班级管理之中。

“6S”管理是起源于日本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它是现代企业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管理具有程序化、标准化的特点,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笔者和几位同事一起开展了“6S”管理对中职生行为习惯影响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M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一年级新生为实验组,以同级新生为对照组。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学生行为习惯各方面的情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设计,编写了中职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年级、出生等;第二部分是一个矩阵量表,详细了解学生三方面的习惯,共计52小题,分为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卫生习惯三个维度,其中学习习惯包含18个小题,从学习环境适应、学习目标计划、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作业完成等方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包含19小题;卫生习惯包含15小题。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完全不符合记1分,不符合记2分,基本符合记3分,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问卷设计好后,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测,根据试测情况进行了调整,最终将矩阵量表题缩小到46小题。

对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发现,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08,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效度系数为0.735,介于0.7-0.8之间,研究数据效度较好。

三、研究实施

(一)前测

为了了解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前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差异性分析结果

如表1所示,对照组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分要略高于实验组,而实验组学生在文明礼仪和卫生习惯方面得分要略高于实验组,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对实验组实施“6S”管理

为了了解企业“6S”管理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我们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6S”管理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6S”文化讲解,让学生了解“6S”文化的起源、主要内容等;编写学生“6S”标准;制定“6S”管理制度等。

1.“6S”文化学习

我们通过在班会课上进行讲解,在班级、宿舍张贴“6S”标语,带学生参观见习企业“6S”现场管理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6S”的主要内容、具体开展模式有一个详细深入的了解。

2.制定学生“6S”标准

在企业“6S”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适合学生特点的新的“6S”标准。

(1)整理。目的是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学习场所。主要内容包括课室布置保证畅通、整洁,桌椅摆放整齐、规范;将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全部清理出来,无用的全部清理掉;对被褥、衣服等生活用品实施统一摆放,使学生养成规范和整齐的生活意识和工作意识。

(2)整顿。目的是使学习和生活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营造整齐规范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主要内容是把留下来的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划分指定区域,并摆放整齐加以标注。

(3)清扫。目的是维持学习场所的干净、整洁,使学生眼睛所见,无一杂物。主要内容包括把学习环境中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课室干净,所有使用的东西能物归原位,摆放整齐,课桌台面、抽屉保持整齐、干净,窗、墙、天花板、风扇、讲台、黑板等保持干净整洁,对学习中产生的垃圾、废料等每日清理,始终保持干净、亮丽的环境。让学生及时清除脏污,定期对活动空间实施清扫,减少工作环节或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并让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清洁。目的是维持前3S的成果,将物品整理、整顿和空间清扫三项内容形成标准,使环境空间的管理效果更加良好。主要内容包括每天上、下课5分钟做“6S”工作;对不符合的情况及时整改;保持整理、整顿、清扫3S的成果。

(5)素养。目的是强化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判断意识,服从团队管理,提升学生的素养标准,强化其道德修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内容包括统一着装并保持衣服鞋袜干净整洁,佩戴学生证,统一发型,仪容仪表精神整齐;每日排队上下课,排队就餐;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对人热情大方,主动向老师问好;学习精神饱满;有团队精神,同学间互帮互助,积极参加“6S”活动;时间观念强,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详细的学习计划。

(6)安全。目的是建立安全有保障的学习、实操环境,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主要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将安全第一的观念灌输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每时每刻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实操中、课外体育活动中;禁止学生抽烟、喝酒、打架,对这些行为实施零容忍制度。

3.制定“6S”管理制度

为确保“6S”能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和宿舍管理制度。

首先对班级管理和宿舍管理做好人员分工,实施专人负责制,确保每一项任务能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时有人提醒和约束。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专门负责登记学生上课状态异常的学生,把控课堂纪律;课室卫生和宿舍卫生有专人负责安排、落实和监督;集会、排队时有专人负责纪律,维持秩序。

其次是颁布相关管理条例,让管理有法可依。如《班级管理条例》《宿舍管理条例》《学生行为规范》等。

第三是实施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而对于表现欠佳或违反制度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相结合的手段来调节学生日常行为,确保“6S”顺利实施。

4.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

在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方面,首先,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来培养他们有序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制定一个三年期的学习总计划,即通过三年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文化课程目标、专业理论课程目标、专业操作技能目标)。然后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再制定每一学年的目标,将学年目标继续分化为学期目标、每月目标、每周目标、每日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日学习计划表,安排每天的学习内容,包括早读和晚修。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学生上课、早读、晚修不知该做什么的情况,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个时间段该完成的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我们定期开展6S活动,通过整理、整顿、清洁,对课室、宿舍、校园环境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安排好人员分工,每周循环,让每一个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维护、维持次序的习惯。

第三,我们通过统一的制服和着装要求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通过队形队列的训练来规范学生的形体,尤其在课堂的坐姿、排队时的站姿、就餐时的礼仪等方面都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统一了标准。

四、研究结果

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6S”管理后,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卫生习惯的再测。

结果发现,如表2 所示,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和学习习惯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试验后行为习惯差异性分析

说明经过一年的规范化的“6S”管理,学生在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和卫生习惯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有效的学习;文明礼仪方面,学会了尊重老师和同学,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吃饭时排队不插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外形和气质上显得更加精神焕发,充满了朝气;卫生习惯方面,能及时自觉完成课室、宿舍、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并时刻注意卫生清洁的维护。

如表3所示,把现在的实验班学生与他们一年级时相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他们比一年级时期有明显的进步。

表3 实验班学生年级方差分析结果

五、结语

通过以上实践研究表明,企业“6S”管理因为其丰富的内涵和标准化的实施程序,对中职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卫生习惯有非常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形成良性循环的“6S”活动中,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心理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因此,如能把企业“6S”管理理念进行推广,并加以发展,开发出适合中职学生发展的“6S”标准和操作程序,必将能推动中职生良好行为的发展,提升中职生素养和心理品质,使中职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深化产教融合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关于农村幼儿卫生习惯的问题及对策
向自己道歉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不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