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留学生UP主的视频传播策略探析

2022-05-13 01:51屈豆豆
传媒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美食

张 悦 屈豆豆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面辐射影响着整个大陆。国际学生出于对更高教育水平、学历、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追求,开始大批量地向高等教育突出的国家流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在留学生政策、高等教育、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成为当下青年学子留学的重要选择。依据《2020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赴海外留学人数达71万人,预计2020年将超过90万人[1]。中国教育部同样表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过去四年的出国留学人数达251.8万人[2]。

在赴海外留学人数不断增长以及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国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得到全球性的普及与应用,留学生群体开始以微博博主或视频UP主的身份广泛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他们通过记录生活日常、分享学习经验、普及中外知识、介绍民风民俗等方式,打开了从个体话语视角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大门,为跨文化交流和全球信息传播作出贡献。在此背景下,本文抽取B站中5位具有影响力的留学生UP主,对其近一年内播放、点赞数量前十的视频进行主题、内容、叙事等角度的分析,总结留学生UP主拍摄视频的内容特点并探讨其传播策略,以期为我国个体话语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留学生UP主视频的内容特征

赴海外留学的人群有其自身专属的特性,他们对于所留学的国家而言既具有外国人属性又具有学生属性,这决定了他们旅居他国时通常有时间限制,并且最终会返回自己的国家。因此,留学生群体更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这种完成过程和结果大多会表现在留学生UP主的视频中。本文参考留学生的留学年限、留学国家、创作类别以及粉丝数等,选取留日UP主纳豆奶奶、孤独的美食基,留英UP主假美食PO主、彭酱酱LINYA,留法UP主碰碰彭碰彭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探究其视频创作的内容特点。

(一)视频主题:基于异国特色的中外对比

《2021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我国当前短视频用户的偏好多集中于美食、休闲娱乐、知识技能分享三类[3]。海外留学生UP主也以生产与此相关的内容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异国文化的元素,以满足受众对UP主所在地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假美食PO主常常带着摄像机走上伦敦街头,拍摄伦敦的景色、博物馆和美食;纳豆奶奶以“在日本穿短裙一定会被偷拍吗?”“为什么日本的风俗产业这么发达?”等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话题为主题拍摄视频;碰碰彭碰彭身穿汉服、以“一人一琴”的方式在法国街头演奏古筝,传播东方文化等。

同时,留学生UP主在他国以“外来者”的身份存在,当其出现在镜头中并进行活动时会带有中外文化的差异和比较。大多数留学生UP主也关注到这一点,在进行视频创作时会刻意拓展与中国文化相区别的内容,如“英国的海底捞是怎样的?”“骗日本人摔碎了2000元的西瓜,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等。这种主题上的独特优势与话题性,迎合了受众的娱乐和文化消费心理,获得普遍的关注,也成为留学生UP主进行视频创作时选题的重心。

表1 哔哩哔哩平台上留学各国、粉丝数量前五的UP主

(二)视频内容:基于注意力经济的多元呈现

注意力经济下,内容为王成为当下视频创作的一大趋势。除了对视频主题进行精心选取、视频内容进行高质量拍摄外,视频的标题也成为留学生UP主们关注的重点。他们巧妙地设置视频标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力求快速抓住受众的眼球,最大程度上吸引粉丝注意。

首先,留学生UP主常在视频标题中凸显地域属性,如“剑桥学霸”“法国街头”“日本女友”等,这些都带有鲜明的地域识别性和可读性;同时多使用对比、反问、感叹等句式吸引受众注意力,增强其好奇心,如“在英国可以实现淀粉肠自由吗?”“我到底是如何考上剑桥大学的?”;此外,还有许多量词、副词、形容词的使用,如最、不停、很、4个小时、200日元等,都增加了视频标题的趣味性,让留学生UP主的视频内容更具特色。

从表2可知,娱乐、音乐表演以及食物制作与品尝是多位留学生UP主视频创作的主要内容,属于娱乐和美食主题。这种主题的选择具有轻松、愉快、治愈的风格特色,有助于缓解当代年轻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更在娱乐差异、表演差异、食物差异中展现中外区别,满足受众好奇心。同时,视频内容的多元化也有助于从更多层面展现国别差异、吸引受众目光,扩大留学生UP主的粉丝群体。

表2 5位留学生UP主播放量前十的视频内容归类

(三)内容表达:基于个体叙事的话语表达

传统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主要以国与国的方式进行,媒体多以“宏大叙事”的手法拍摄纪录片等在本国或他国播放,因此公众对跨文化传播的接受和理解仍保持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自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受众话语权上升,个人可以作为博主进行文字或视频创作,构建表达意义的话语空间。在留学生UP主创作的视频中,他们普遍通过个人视角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的文化差异、体验的美食等,促使民间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形成基于“个体叙事”的话语表达方式。在这种方式中,留学生UP常作为主人公出境,带着镜头与观众一起去观察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并为所留学的国家进行一定的介绍、宣传。

此外,使用多种语言、配乐、画风活泼是留学生UP主话语表达的另一大特色,如纳豆奶奶在视频中引用名人名言、网络段子;彭酱酱LINYA分享日常生活表达心情;孤独的美食基用华丽的辞藻形容食物等,都为其视频内容增加了可读性与趣味性,进一步吸引受众注意。

二、留学生UP主视频的传播策略

(一)独特角色定位带来的受众亲近性

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与“他者”的主客体关系是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不论是以“我”为中心向“他者”彰显自身文化实力,还是放弃“我”的主体性,以仰视的态度附庸其他文化,都可能陷入无法与传播对象充分交流的“伪传播”状态[4]。而留学生群体较好地兼容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冲突,作为传播主体他们来自祖国的各地,如今正身处于世界各地,是本国文化中的“我”,别国文化中的“他者”。对观看视频的受众来说,在同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留学生UP主是作为“自己人”的存在,是“我”的一分子,具有相似的审美旨趣和天然的亲近感,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往往更易于接受留学生UP主们表达的观点和拍摄的视频内容。

拉里·萨默瓦指出一种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有对应关系,与该文化中体现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需要也有关系[5]。事实上,留学生UP主们也常利用自身熟悉双方文化环境和传播语境的优势来对视频内容进行解答,如孤独的美食基用中文谐音或中国相似的食物来解释料理,纳豆奶奶结合相关事件、法律来进行科普或实测,这有效地降低了跨文化语境中受众解码的难度。同时,同作为“中国人”的共同身份特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跨文化传播中可能存在的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对立感,使跨文化传播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受众猎奇、好奇心理的准确把握

“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将其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为满足特定需求而使用媒介的过程[6]。观看留学生UP主视频的受众普遍具有对异国景观的好奇心理。在留学生UP主的镜头下,受众看到了与国内相区别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建筑景色等,满足了其对异国景观的想象。同样,作为在相似社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留学生UP主,他们熟悉本国受众的观看取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视频创作。如纳豆奶奶实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日本,让受众近距离的观看疫情暴发后日本人民的生活状况,结合自身情况和相关的数据资料说明当时日本疫情的情况,让对他国疫情处于数字、新闻等认知程度的受众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别国疫情,缓解了部分即将留日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焦虑情绪。

注意力经济下,流量为王同样成为留学生UP主视频创作的内容指向,他们常选取异国特色和话题性并重的题材进行创作,如孤独的美食基以租日本女友为主题拍摄视频,带领受众一同体验和日本女友约会、求姻缘签的感觉;纳豆奶奶以“在日本穿短裙一定会被偷拍?”“在日本女生独自一人100%会被搭讪?”等为主题展开测评,实地验证有关传言的实际情况。这些都进一步补充了受众对异国的想象,满足其好奇、猎奇心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受众对他国的刻板印象。

(三)以用户为导向的多元素创作思路

学者路鹃指出,基于短视频传播媒介的社交属性,重视用户信息消费习惯与信息接受心理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流之本[7]。留学生UP主常在其评论区内或视频结尾处向观看视频的用户征集感兴趣的话题,以朗读留言、回答问题、选取主题等方式结合用户想法进行视频创作,不但增强了用户黏性更形成了基于弱关系的虚拟社群。如假美食PO主会定期选取观众评论、点赞数量前五十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在视频中完成观众提出的一些创作挑战;碰碰彭碰彭常参考观众评论区中关于选曲的建议,以古筝弹奏西方名曲或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克罗地亚狂想曲》《See You Again》《Despacito》等,满足受众期待的同时拓宽创作主题的类型和内容的广度。

留学生UP主在选择创作主题之初,便将目光主要聚焦于美食、娱乐、知识技能分享三类,这与受众观看视频的取向普遍一致。其在视频末尾或评论区中询问观众意见的方式,也有效提升了用户反馈的频率,有助于进一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自身的视频内容创作,并一定程度上消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传播者与传播对象间的心理壁垒,达到从多元化视角为受众呈现跨文化内容的效果。

(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应用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易于观众理解留学生UP主所表达的观点或视频内容,也是留学生UP主普遍采用的创作方式或解释方式之一。通过中外文化的融合应用,观众可以更好、更全面的通过创作者的视角观看不同国家、城市的发展现状、生活图景,感受留学生群体在异国他乡学习奋斗、克服文化休克,不断进行文化适应的过程。

同时,留学生UP主作为中外文化的中间群体,从自身的角度传播着本国文化,也从他者角度塑造着他国形象,其创作的视频具有跨文化属性。留学生UP主基于自身特质进行的自我呈现和表达,是其在所处的现实空间中进行的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国形象宣传。对于观看视频的受众来说,可以从留学生UP主传播中国文化的行为以及他国人民对此的反应中获得国家的自豪感、民族的荣誉感和深厚的文化自信。留学生UP主们也有意识地拍摄更多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视频。如碰碰彭碰彭会在法国街头用古筝弹奏外国流行歌曲、钢琴曲或与法国人进行合奏,并在视频标题中加入“中西合璧”等关键词,突出跨文化属性;纳豆奶奶结合时下流行鬼畜视频,推出日语版的《改革的春风吹满地》,将中西文化结合的同时增强了视频的娱乐性。

三、结语

留学生UP主们以独特的“我”与“他者”身份创作视频并进行传播。在所留学国家他们具有外国人的身份属性,可以用他者视角进行观察和拍摄。在本国环境中,留学生群体是属于国人中的一分子,常从“我”的视角出发选择创作主题,进行跨文化实践。留学生UP主的视频主题、内容与表达形式等都受到其双重身份属性的影响,常选择基于异国特色的中外对比主题进行创作,内容呈现出注意力经济下的多元化趋势,话语表达走向个人叙事体系。同时,其独特的角色定位、对受众好奇、猎奇心理的把握、以用户为导向的创作思路以及中外文化融合的价值取向等创作和传播策略,都进一步促进了留学生UP主视频的广泛传播,也为当前民间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美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美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美食都被玩坏了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