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时代意义与实践方式

2022-05-18 04:39石以涛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践方式

[摘要]为实现经济平稳运行以及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制定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抓住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抵御外部风险、追求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新发展格局战略区别于传统的外部依赖式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规则制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我们应当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为指导,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期;发展主动权;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5-0030-06

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的矛盾特点决定了该时期的发展任务与发展思路。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理论已经成为当前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新发展格局理论缘起于经济层面,但其价值或将延伸到掌握发展主动权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时代意义。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性理论,应从历史与当下、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经济与文化等多个维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时代意义与实践方式进行研究与阐述,以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三大形成逻辑

一个重要理论的提出往往是正视时代问题、回答时代问题的产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在,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1]。以此而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矛盾和我国发展现实做出的长期性战略选择,这也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抓住历史机遇期、迎接新时代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有力举措。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具有丰富的时代含义和深刻的逻辑背景,这是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议题中需要首先思考的方面。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

新发展格局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历史逻辑延续到当下环境发生的自然长成,而其中最大历史背景是可总结为“两个大局”与“战略机遇期”判断。实际上变局就是对已有秩序的重构,只有在秩序重构中各主体才有地位重塑的机会,即“变局”与“机遇”具有内在统一性。从近代史来看,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表现为科技变革、贸易变革和治理变革三个方面,并由此给我国带来了科技机遇、贸易机遇和规则机遇三大机遇。

一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中,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历史充分证明了科技发展对生产力提升的巨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长期落后、被动挨打的历史境遇已经让中华民族深刻认识到科技绝不是“奇技淫巧”,而是安身立命的必备武器。当前,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如果我国能在科技变革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弯道超车”,则将对民族复兴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要想抓住科技革命就需要在制度层面重视科研,形成科技“内循环”,满足国家发展对科技进步的需求,形成深厚的“科技内功”,这要求处理好外部学习与内部研发的关系以争取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来实现科技实力的提升。

二是历史形成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在深刻调整,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进程,传统以欧美自由贸易逻辑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一向以贸易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竟然兴起了一股反贸易自由主义、反全球化的浪潮: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甚至不惜以“损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方式与中国打贸易战,毫不犹豫地放下了自由贸易的大旗。在这历史性角色变换中,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中国面前:一方面我国外贸直接遭受到了反全球化浪潮的侵袭,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坚持扩大开放,自由贸易大旗逐步握在了中国手中,我国正逐渐成为推动新一轮世界经贸合作的主要力量。如果我国能抓住机遇、用好“外循环”,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新过程的历史转变,这对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新冠疫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对人类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此起彼伏的突发事件使得国际环境的未来不确定性增加,全球治理新秩序正在酝酿之中。在规则重构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开展“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式展现了大国担当形象,这有利于我国在未来世界治理新秩序的形成中掌握更多话语权,也对我国“外循环”中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开放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我国用好“外循环”的重要内容。

总之,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我国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经济形势新挑战的重要举措[2],即“两个大局”的历史背景与抓住战略机遇期的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

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对历史语境下统筹“两个大局”与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有力回答,更是解决现实发展困境的“灵丹妙藥”,这具体表现为主动降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依赖性以及有效管理经济波动的风险性两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WTO以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过程有机衔接,通过货物贸易和吸引外资这两种方式深度参与全球化,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强劲。但长期以嵌入国际大循环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对外部需求和科技转移的双重依赖,从而使我国对外开放进入瓶颈期[3]。近几年,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性对我国产生了严重影响,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增长疲乏、经济不景气现象引发各国外贸需求骤减,这对具有较高贸易依存度的我国造成了经济下行压力;二是欧美发达国家“改旗易帜”而纷纷走上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我国出口面临着严重限制;三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经济踩下“急刹车”,短期内外部抗疫过程引发的经济“余震”难以结束;四是中国崛起引致的外部政治压力、意识形态压力越来越大,并转移到对我国的经济敌对上。

上述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降低外部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现实需求,这就必然要求提高国内市场在经济份额中的比重,实现有效“内循环”。实际上,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内需潜力巨大,一方面表现为市场的国产化替代潜力,即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商品的认可度可以创造海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年轻一代消费主力的形成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市场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因此国内大市场的发掘完全可以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动能,这是构建“以内为主”的“内循环”的重要硬件基础,也是我国增强经济“内功”的现实选择。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未来逻辑

“以内为主、内外共进”的发展思路不仅表现为经济重点的转向,还有着扩展发展内涵、提高发展质量的含义,这既承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逻辑,又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我国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积极发挥要素优势参与全球分工协作体系,在以低端产品为主的经济扩张过程中,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过程释放了积蓄已久的经济潜力,并爆发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高增长奇迹。但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久,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产品竞争力低下、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等问题制约着经济的长远发展。面对未来,我国需要完成从粗放式发展到集约式发展转变,由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要素驱动发展到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新发展格局中“以内为主”的发展思路不仅是需求端市场重心的转移,更是生产端“中国制造”增质增效的过程,体现了鲜明的未来向度。

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过程无非是生产端(或供给侧)与消费端(或者需求侧)。需求侧管理偏重于处理短期经济增长问题,是国家因时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供给侧管理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产业结构、资源组合、技术更新等一系列生产过程进行调整,是一个既要满足现实需要更要满足未来需求的长期过程。2015年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指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长期重点在供给侧,而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创新为核心,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卡脖子”等受制于人的现象发生,表明了新发展格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新发展格局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目标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这实际上就是明确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经济应对逆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4],也是对未来负责、对子孙负责的战略选择。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意义

事物的形成原因往往蕴含着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也就内含了其时代意义,而这种时代意义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把握发展“主动性”这一关键点上。当前面对我国严峻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5]。这十分深刻地阐述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价值,也就是说以内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让我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稳得住”,这对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本质就是以“依靠自己”的方式來实现主动性的构建和主动权的把握。

(一)新发展格局与发展主动性构建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这样一个大国如何既保持社会稳定又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很难找到类似国家的现实参照。但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一国如果放弃发展主动权而将发展思路完全依赖他国的“指导”,那么其结果往往不甚理想:战后拉美国家是如此,20世纪末社会主义阵营发动颜色革命的国家也是如此。面对残酷的历史事实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忽略各种时空条件、直接照搬照抄他国发展经验而希望快速走上发达国家的道路是一种幻觉,而无论何时都要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身手中是经由血泪证明的真理。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实际上即使我国愿意走上“依附型”发展道路也难以实现,因为世界上哪个国家也经不起中国这样的大国“依附”。因此,我们从主观和客观上都必须保持自身的发展独立性。中国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而又保持了国内形势的总体稳定,这种时空条件包括: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中国产品的低价优势以及发达国家由于对中国有“制度变革”期待而在总体上采取战略容忍态度。这些有利条件是具体的,因而也是历史的。随着中国发展程度已经越来越偏离发达国家的“设想”,那么在一定时空环境下的“优惠”与“容忍”将不再值得期待,这也就表明了中国以前的外部发展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就要降低对外部的经济依赖性。“以内为主,内外互促”的发展思路就是在外部有利条件发生变化后主动调整发展策略的表达,新发展格局从两方面降低外部依赖:一是扩大国内市场比重来降低外贸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份额,从而增加抵御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二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外贸的高质量化转变,降低我国产品的可替代性从而保持出口“韧性”。总之,新发展格局下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自主的决定国家命运,这对于我国保持发展稳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发展格局与规则主动性构建

新发展格局虽然要求“以内为主”,但并非忽略对外经济联系的重要性。从人类发展史中可以看出,开放往往能带来繁荣,封闭往往会导致落后。改革开放的经验也已经充分展示了对外开放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继续开放的主旋律不会改变,实际上我国会以更加主动的心态开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基础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也就是说现在主动以内需为主促进发展并非让我国减少外部的联系,而是要主动改变参与世界的方式,这种参与方式的改变就是由实务参与向实务与规则共同参与的升级,这是提高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

所谓规则参与就是我国不能仅是被动接受已定规则的执行者,而会在当今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中主动维护国家利益、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我国主动开启参与国际秩序规则构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退场意图给中国参与规则重构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是自身实力的强大带来的话语权提升,国家利益的维护迎来了适当的时机。具体来看,传统上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自由贸易倡导者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潮流,这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此时中国倡导自由贸易原则,以高质量开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秩序,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实际上近几年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另外,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人口基础、产业门类、市场规模等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规则和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6],我国正当的贸易利益往往由于话语权的弱势而得不到有效维护。因此,在这种国际经济秩序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中国必然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过程,改变以往单纯“规则接受者”的角色。当下用好国外大循环内含有我国将在国际经济秩序中进行规则参与和提升全球治理体系话语权的要求,这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表现。

(三)新发展格局与文化主动性

双循环发展格局战略起源于我国政治经济层面的战略构思,但其宏观意义又不限于政治经济层面,甚至可延伸到更深层次的文化领域,比如以民族复兴为基础的文化主体性构建和文化自信命题。从历史上看,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华文明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但是近代以工业文明为支撑的西方文明逐渐获得了世界性优势地位,中华文明遭遇巨大挑战,并导致了国民对民族文化存有某种不自信。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人在文化自信层面的亏缺也一时难以改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进一步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文化惯性会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冲刷而慢慢改变,没有一个强大的内部经济支撑文化繁荣、文化自信则为无源之水,而新发展格局中以内为主的经济思路是我们掌握主动权,构建自我主体性的坚实基础。只有做好经济“固本培元”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中国话语体系与主体意识从而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定价对民族自信造成伤害。

不仅如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国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這是我国构建民族自信的基础,也是我国以中华文化为底蕴参与世界治理的底气。当前面对大气污染、水污染、核武器扩散等人类生存困境与各种潜在风险,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深刻调整,中国智慧不应缺席。实际上众多事例已表明中华文化在探索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方向的启示价值:比如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与人为善”是处理世界不同文明矛盾与冲突的有效方式;“天下大同”的社会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处理人类危机具有指导意义。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应该既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又要展示我国愿意和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共享发展成果的博大情怀,这对于实现文化振兴、提升文化自信以及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重要价值。

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方式

(一)在需求侧积极引导,提升消费与投资的质量

经济现象可由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来分析,要形成良好有效的双循环发展格局,首先需要对需求侧进行积极引导。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市场,这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巨大经济优势。为了积极发挥我国市场广阔的优势,我国提出深挖国内市场潜力、积极培育国内需求市场的“以内为主”的发展模式,而这就要求我国在经济需求侧应有所变革。需求侧主要为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动力,由于出口涉及国外的市场需求状况而难以控制,因此提升国内消费与投资水平是必然之举。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需求侧的重要方面——消费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使得消费原本应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投资份额虽然一直较大但是投资结构与方向偏向于传统领域尤其是基建领域,这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所偏离,因此要实现有效的内循环就要加大力度提升消费与投资水平。具体而言,首先要扩大我国的消费规模,消费低的原因无非就是收入水平低或者消费外流,因此应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等方式提升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使消费者敢于消费。另外消费不仅要量大还要质优,应通过宣传新生活理念、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等方式引导鼓励消费者向着绿色消费、节能消费等方向转换,形成“绿色循环”。而对于投资方面,应该在保证适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础上,着重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方向投资,这样既可以提升内循环的经济活力又可以形成稳中有进、节节攀升的产业升级过程,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前进。

(二)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为提升经济供给水平、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形成高质量双循环格局,需求侧与供给侧应该同时发力,但是经济长期增长重点还是供给能力的提升,因此应当延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以提升供给质量为主线,满足需求侧消费升级的需求,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实际上我国经济面临风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供给侧的供给水平不高。一方面,我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消费外流问题,我国每年有众多消费者到发达国家大量购买产品尤其是奢侈品,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且大部分奢侈品都来自国外。消费外流的根本原因是国货的产品力不够、吸引力不强,这是我国供给惯性与消费升级脱节的表现。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冲击是由于我国产品的可替代性太强,在核心技术不足的市场竞争中随着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丧失而其产品竞争力必然下降,如果我国生产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难以替代的那么其抵抗国际动荡风险的能力显然会提升,因此无论是做好外循环还是内循环都离不开供给方面持续不断的进步。具体而言,应该首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让我国产品的生产水平匹配当今国内外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形成供给与需求互相拉动、彼此促进的良好局面。另外,供给侧要达到保质增效的效果离不开核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应当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提升供给水平、推动国内外经济高质量循环提供充足的人才与知识供给。

(三)双循环战略要形成“循环”,关键在深化改革

无论是国内循环还是国际循环,经济要素有效流动才能产生发展动力,而这种流动性的增强逻辑上必然要求降低要素流动阻力、提升制度保障效率,因此深化改革是形成高质量双循环的关键。纵观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实际上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史就是通过改革不断纾解经济发展阻力的过程。无论是需求侧的引导还是供给的挑战背后都离不开制度设计的改革。当前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因素例如城乡二元体制、地方保护机制、要素垄断等制度性要素流动壁垒依然存在,这形成了经济循环运转的重重障碍。因此双循环战略的有效推进,首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改革市场经济中不合适的制度因素,用好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来推动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提升国产商品的综合质量水平。其次,应该继续推动有效政府的建设方向,做好政府战略定位,在深化改革中推动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支持。最后,應加强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知识生产体系、成果转化体系、科研评价体系、人才待遇体系向着促进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方向转变。总之,要想构建双循环有效运转的经济格局,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要素是必由之路,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经济活力、释放增长潜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J].求知,2021(2):4-7.

[2]王炳林,李鹏飞.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思维的百年考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3):42-50+233.

[3]李天宇,王晓娟.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双循环”战略: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经济学家,2021(5):102-109.

[4]蒲清平,杨聪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6):24-34.

[5]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 人民日报,2021-01-12(1).

[6]赵蓓文.制度型开放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实践[J].世界经济研究,2021(5):3-8+134.

[作者简介]石以涛(1992—),男,山东临沂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国家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实践方式
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与实践方式探寻
供电企业加强往来款项管理的实践方式研究
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科研组织研究与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实践方式效果的比较研究
“环境英语”的主张与实践
以微型课题推进初中英语教师的知识管理
自主性游戏角色发挥与实践方式
探析初中语文渐进式阅读实践
中职无机化学实验实践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初探
高中数学探究型复习课的样式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