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县乡“属地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18 04:44聊城市高唐县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2期
关键词:属地镇街县乡

●聊城市高唐县委编办

聊城市高唐县通过“编清单、建队伍、搭平台、督落实”四项举措压茬递进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全方位推动规范县乡“属地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动规范县乡“属地管理”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聊城市高唐县“编清单、建队伍、搭平台、督落实”四项举措压茬递进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全方位推动规范县乡“属地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一、以三个清单为抓手,明晰县乡职责,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建章立制,编制清单。为切实规范县乡“属地管理”工作,进一步明晰县乡职责,夯实管理基础,制定《关于规范县乡“属地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属地管理”相关部门责任、工作机制及相关六项配套政策,制定印发《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明确农村宅基地管理、违章违建、占道经营、环境污染等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24个部门98项具体事项。同时,督促部门编制“施工图”和“说明书”,明确事项处理的具体程序和工作规范。对占道经营、违章建设等涉及民生且发生频率高的事项制定执法工作模板、统一执法流程,促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编制《镇街职责任务清单》,明确七个方面189项县直部门和镇街具体职责任务,逐项明确承办机构、责任人、咨询电话,并在县人民政府网站、便民服务中心对外公示公开。编制了《镇街权责清单》,纳入行政权力事项102项,公共服务事项93项。二是压实责任,加强培训。为切实做到清单的贯彻实施,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减轻基层负担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县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任务,列入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压实县直部门和村(社区)党支部履职责任,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纳入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和村(社区)支部书记培训相关内容。县乡两级扎实组织开展了关于清单及相关配套制度培训,涉及20多个部门(单位)、12个镇街、1000余人次。

二、以“乡呼县应”平台为载体,搭建部门联动体系,提高管理效能

一是明确职责任务,强化组织保障。县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负责县级“乡呼县应”指挥中心运行,具体负责镇街呼叫事项的分析研判和转办。各镇街明确由党政办公室牵头,综合执法办公室、综治和网格化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协同配合的组织架构。各镇街明确2~3名事项呼叫员,负责网格员(村、社区平台联络员)呼叫事项的分办、上报县级指挥平台以及事件办理完结后的满意度评价反馈工作。县直相关部门明确1~2名工作人员为平台“专管员”,负责响应平台转办件的接收、分办、办结回复。各镇街成立“乡呼县应”事项研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党政班子成员牵头,事项“呼叫员”参与的“乡呼县应”事项研判工作机制。二是链接共享平台,加强协调配合。加强“乡呼县应”平台与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链接关联平台数据端口,整合共享信息数据,形成“网格员(联络员)上报—镇(街道)研判呼叫—县级指挥中心分派—县级职能部门处理—镇(街道)评价反馈”的工作闭环,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与规范“属地管理”工作衔接联动、有机融合。加强“乡呼县应”与市民热线的协调配合,督促各镇街积极巡查上报,建立协调配合机制,每月初县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将上月各镇街市民热线呼叫情况通报县委编办,县委编办对市民热线呼叫事项进行综合分析,对市民呼叫中涉及“属地管理”清单事项较多,但“乡呼县应”平台未呼叫或呼叫少的镇街进行通报,督促镇街加强巡查,由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巡查,将违法违规事件制止于初期。加强与市民热线的有机融合,明确市民热线呼叫中属于“属地管理”事项内容的可以通过“乡呼县应”平台报送处理。

三、以监管队伍建设为依托,密织监管网络,实现全域覆盖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规范“属地管理”工作,不断拓宽“乡呼县应、上下联动”信息渠道,在全县各镇街挑选400余名村(社区)党支部成员组建“乡呼县应”平台联络员队伍,推动规范“属地管理”信息收集、问题反馈等工作向村(社区)延伸。充分发挥发动党员群众监督指导作用,释放党员群众监督活力,及时发现、劝阻违章违法苗头,将隐患消除于萌芽、制止于未发,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舆论氛围和违规必报、接诉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打造全民监管、专业执法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二是打造一专多能的网格员队伍。全面加强“属地管理”专业巡查队伍建设,规范“属地管理”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明确全县800余名社会治理绿色平安网格员兼任“属地管理”网格员。

四、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倒逼行政效能提升

一是扩大镇街综合管理权限。着眼增强镇街党委(党工委)综合协调能力,消除“看得见、管不着”等管理弊端,加强镇街对县直派驻机构的综合管理,赋予镇街对县直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二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与巡察工作相衔接,制定印发《高唐县“属地管理”依单监管问责制度(试行)》《关于持续推进规范“属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巡察重要内容,对未按清单履职发生问责情形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交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依法处理。与政府督查工作相衔接,县政府办公室督查机构明确2名事项“督办员”,具体负责事项的督办,对呼叫事项办理不及时或不作为的定期通报并责令整改。与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工作相衔接,明确将部门“属地管理”落实情况纳入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内容,对相关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履职情况、“乡呼县应”平台事项处理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履职不到位的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与机关绩效考核相衔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乡呼县应”平台办理情况纳入县直机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年终由县级“乡呼县应”指挥中心根据部门响应情况、办结情况、镇街满意度进行评价赋分,直接纳入部门评价结果。

猜你喜欢
属地镇街县乡
深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早、稳、清”山西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完成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网络背景下加强镇街档案管理探析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