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研究

2022-05-19 07:02白江艺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互动性雕塑

白江艺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凭借独有的魅力充分展现出城市的文明发展历程,催生出现代雕塑的文明精神。然而,城市雕塑的互动受到较大的限制,部分城市雕塑与周围环境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在内容方面各不相同,在色彩应用方面也出现混乱问题,甚至出现尺寸不同、雕塑本体孤立存在的状况。根据上述状况,怎样重视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不断缩短大众、环境与雕塑三者之间的距离,怎样利用实践发掘“互动性”操作方式,怎样充分展现公共雕塑的意义与价值,就成为当前形势下必须探究的重点内容。

一、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及互动性概述

随着国内城市雕塑迅速崛起,催生了数不胜数的雕塑作品,然而在质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影响力深远的,也有诸多质量不高的。很多作品只关注视觉冲击,并未重视人性的需求,在内容方面远离民众,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并未重视民众的心理需求,因此这类作品没有温度。另外,还有很多作品是速成品,此类作品都存在照搬复制的现象,并未思考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因此出现与环境不协调、艺术特征不足等问题。传统雕塑大部分重视纪念价值,主要将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作为主旨,以记载或缅怀为重点,风格庄严肃穆,不管是在造型还是材料使用方面,都会营造出不可亵玩的感受,让人不能亲近。在人性备受关注的当今社会,雕塑作品的亲和力成为重点,传统雕塑作品无法受到外界的关注,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设计必须以群众为重点,不能过度追求深沉的题材;在选题方面需要注重通俗性、大众性、趣味性,所以在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应具有引导性,要让雕塑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个核心便是人和雕塑之间的互动。

城市公共空间雕塑有四个特点。第一,公共性。这是雕塑作品的根本特征。此类作品对外公开,接受外界的解读以及评估,只有如此,雕塑作品才可以充分展现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第二,参与性。城市雕塑体现出和民众互动交流的属性,雕塑作品必须关注民众的参与性。参与模式较多,不只体现在民众对作品的评估方面,还体现在民众和作品的合作演绎上,大部分雕塑作品将民众的参与当作重要考量。第三,互动性。其包含很多内容,涉及城市空间、雕塑作品、民众,以及雕塑作品与城市空间环境之间的交流、雕塑与民众之间的交流、民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且互相影响。第四,场域性。雕塑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与所处环境有关,表现出场所的特点,不同场所存在不一样的文化、经济、政治等特点,所以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必须对相应场所进行全面分析,如此创作的作品才可以展现出场所理念,比如成都熊猫雕塑,作者通过独有的创作模式呈现出熊猫的形态,熊猫形象憨态可掬,吸引了来来往往的游客进行合影留念。此外,熊猫是四川独有的动物,可以告诉我们这里是四川、此处是成都,目前该作品演变为整个地区重要的地标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与其进行密切的互动,成为高知名度的雕塑作品。

怎样加强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交流与互动?从民众的层面着手,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众的参与和介入。此时互动性雕塑作品必须关注以下特征:第一,体现出亲和力。当前城市雕塑作品的观众是广大民众,要想得到外界的认同与支持,应解决传统雕塑存在的问题,贴合民众的实际需求。高高在上的雕塑作品不会被时代所接受,只有贴合民众需求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另外要注重情感传输。雕塑的价值是让民众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可以直接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促使观众在空间中感知作品表达的内容。第二,具有实用价值。部分城市公共空间雕塑除了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实用性。大部分作品的功能是服务民众,比如座椅、灯具、指示牌等,在鉴赏的时候,也可以感知和体会其实用功能。此类作品并非将功能作为目标,而是通过雕塑的方式实现日常生活与艺术的融合。比如成都IFS楼顶景观广场中的作品《约会》,其中的男子形象和椅子充分结合,凝望椅子的另一部分,好似在深情地注视另一半,灵动且奇妙,而且民众还能在上面休息,整个作品在注重美观的同时更注重其实用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新材料与新技术被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中,促使当前的城市雕塑互动性特点更突出。

二、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的建构原则

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体现了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公共环境的主要目标是为我们创造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和谐环境,城市环境是重要的公共环境,必须全面满足广大民众在生理与心理层面的需求,不仅要建设完善的基础功能设备、塑造积极的视觉感受和清晰的城市人文精神,还要维护人类情感的互动、人和自然之间的友好关系。人对环境的理解和认知主要包括接受、认知、加工等诸多复杂行为,城市环境设计不仅要注重环境空间要素的选取和人类的审美需求,还要侧重研究触发情感的形象与空间,其不仅可以强化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可以引导人类与实体空间环境开展高级互动。

人与雕塑之间的互动存在两种形式:第一,从感官角度造成的心理互动,出现在人类的心理层面;第二,从心理角度造成的生理互动,表现在人类的肢体行为上。上述两种形式格外重要,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雕塑和人类行为的互动表现在人类对城市雕塑产生的反应,行为是指人类心理的可视化呈现,所有情感都会深刻影响人类的行为。18世纪之后的美学强调艺术是情感的呈现,艺术情感源自现实世界,人类将情感和艺术结合起来,情感在艺术领域策马奔腾,促使情感日益灵动多元,所以,民众在鉴赏艺术的时候,情感被激发,甚至被转变,艺术就成为人类情感实践的重要成果。情感是艺术表现必不可少的部分,艺术蕴含的情感促使艺术扎根于情感,城市雕塑情感的传输互动通常在三部分之间完成,即主体、客体和互动媒介。主体是城市雕塑的设计者,如其情感和对雕塑的心态、对材料的认知、设计观念的表现等;客体是城市雕塑的鉴赏者、接受者,他们需要在诠释城市雕塑的时候,对自我情感进行解读,感知设计者的内心;媒介是城市雕塑,雕塑是重要的符号,把设计者的个人情感传输给客体,是主客体进行互动的重要渠道和纽带。例如,作品《漆艺泰斗—李芝卿》在雕塑过程中人物的神态、情感的投入是极具艺术性的,尤其是在情感、表情的表达和呈现上更具有灵动性(如图1)。

图1 《漆艺泰斗——李芝卿》

雕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在空间上体现出有形及无形特征,城市空间设计离不开人和大自然,所以其体现出丰富性。城市雕塑在空间中发挥传输信息、互动交流和同构的作用,还体现出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功能。城市雕塑和人类之间的互动主要依赖空间场所,空间通过与城市人文环境的互动与交流发挥作用,所以,在设计方面必须和城市环境充分融合,才可以体现出审美价值,展现出环境的精神内涵。此外,城市雕塑产生的视觉感受促使城市精神被全面体现出来,城市空间不只是整个城市的地理特点,还能呈现城市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全面展现整个城市的文化价值与精神追求。城市雕塑在空间中通过相对稳定的形象与极具历史文化的精神展现主题,即城市雕塑和自身所处空间场所的互动性。城市雕塑能展现出整个地域独有的文化,还有助于宣传和推广城市品牌形象。所以,城市雕塑通常会发展为城市环境的标志性符号,转变为城市空间的重要场所。例如,三明学院朱熹讲学雕塑在设计的过程中就体现出整体的效果,尤其是雕塑与整个环境的融合非常默契(如图2)。

图2 三明学院朱熹讲学雕塑

三、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的创新发展

我国的传统雕塑大多数以纪念为主题或展现独特的主旨,庄严、肃穆是这类公共空间雕塑的共同特点,不管是主题、模式还是材料的选择,都会引发民众对公共空间雕塑的崇拜与敬畏。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创新通常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公共空间雕塑关注和民众的互动,表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观念。公共空间雕塑在空间造型设计方面,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暗示,促使民众主动接近或了解雕塑,设计者一般会创造充足的空间让观众参与,引导民众和公共空间雕塑进行互动。设计者必须深入研究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内心感受,了解他们的好奇心理,特别是儿童的心理需求,他们对外界的事情很好奇,也是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不可缺少的参与者。第二,公共空间雕塑的互动性关注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现代雕塑从写实演变为抽象,突破传统限制,造型体现出创新性,能给人带来欢快、轻松的感受。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在工作之外,还想在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舒适感,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就可以全面满足这种需求。第三,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促使人们在亲身感知的过程中鉴赏作品,体会人、环境及公共空间雕塑之间的关系,实现民众和公共空间雕塑及环境的三方互动。在架上雕塑被转移到室外公共空间之后,在简单表现个人情感的艺术品意义方面不断延伸和扩展,可以感知和体验公共空间雕塑的精神内涵,与简单鉴赏艺术品相比更加现实。民众能深刻地感悟作品,或者触摸作品,从多个角度进行鉴赏,获得良好的互动效果。 另外,很多沿海城市的沙雕作品、东北的冰雕作品,都表现出人类和公共空间雕塑的交流与互动,关注民众的积极参与。

四、结语

公共空间雕塑功能的延伸,促使人类和公共空间雕塑的物质互动变成现实,当前公共空间雕塑上增加了时钟、标志、游乐设备等诸多功能,引导观众身临其境,促使公共空间雕塑体现出审美价值的同时彰显实用价值。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不再简单地和民众行为相对立,而是给观众带来亲和感,并积极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公共空间雕塑不而是静止的,应体现出生活趣味和活力,设计者应结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创造内容,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将人类的行为和作品融合起来。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引导民众参与,即便民众是具备能动性的人群,也要接受引导,自觉参与到和环境的互动中。繁忙的日常生活导致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和鉴赏公共空间雕塑作品的价值和精神,所以,将精神和功能结合起来是公共空间雕塑互动性的重点。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互动性雕塑
巨型雕塑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
自然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