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木雕工艺及其传承方式

2022-05-19 07:02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木雕雕刻技法

周 艳

我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其应用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雕刻技法丰富,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1]。然而,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木雕工艺技法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当前木雕行业从业者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该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促进木雕工艺技法的可持续发展。

一、木雕工艺概述

海南黄花梨老油梨《一路爆发》 周艳/作

对于木雕工艺来说,材料是制作的关键所在,择优选出最具表现力的材料才能成就好的作品。在木雕创作过程中,要有效地借助雕刻工具,并应用多样化的雕刻技法,把原材料创作成具有立体特征的木制品,使其具有多元化的艺术特征,既保留原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都有木雕元素的体现,如木雕纹样、木雕雕花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木雕匠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艺术财富,有着十分浓郁的东方之美[2]。在题材选取方面,木雕的题材十分丰富,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吉祥符号、民间图案、民俗等,其中以佛像居多。木雕艺术家巧妙运用雕刻工具和创作方法,创作出独具艺术韵味和价值的作品,不仅如此,木雕作品还充分体现出了创作者的工艺水准。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雕刻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作品的具体内涵和寓意,形神兼备的造型和样式,逼真地再现了大自然。

海南黄花梨《拱财兽》 周艳/作

从木雕的创作方式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木雕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构思,对木材进行自由的雕凿和加工,最终作品的呈现完全依靠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这种创作形式主要是建立在木材呈现的初始状态有着显著特征的基础上。木雕创作者通过运用多种雕刻手法,不断刻画和突出创作的主题内容,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把突出整体性作为重点,然而由于原材料存在容易断裂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木雕创作者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创作者需要对细节部分进行舍弃,从而有效地保证木材的牢固性。第二,根据木材本身所具有的纹理结构以及形状等特征进行“随形就象”的雕凿和加工,并在创作过程中,有效地凸显创作者的个人想象以及艺术情感,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巧雕”,尽管有一定的人工修饰成分存在,然而最终的效果却好似天然形成,作品整体呈现出的自然感较强,令观者感叹不已。此种创作形式通常都需要木雕创作者进行巧妙的构思,整个创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匠心和巧思[3]。第三,木雕创作者不根据木材的属性和特征以及形态对其进行雕凿和加工,而是在创作之前,把产品最终的样式进行有效的设计,在具体雕刻环节中,充分运用组合粘接的方法把众多木块进行拼接,使其能够呈现出大概的设计样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的雕刻,从而有效地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效果。以上三种创作方式,必须建立在创作者拥有较高木雕工艺水平的基础之上,如果创作者的木雕工艺水平不达标,那么创作出的作品也呈现不出最好的状态。

对于木雕来说,雕刻技法的运用有讲究,在具体雕刻过程中,特定的部位使用特定的雕刻技法。在创作时运用不同的雕刻技法,会使木雕作品达到相互交织以及呼应的效果,使作品层次分明、井然有序,从而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升华。

二、木雕工艺技法的保护与传承方式

(一)加强立法保护力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木雕工艺技法,应加强立法保护力度。尽管当前地方政府已经针对木雕工艺技法的保护和传承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相关的措施不能在根本上起到保护和传承木雕工艺的作用,不仅如此,还极有可能产生文化价值内涵扭曲以及保护资金使用不妥当等问题。所以,从当前木雕工艺技法保护和传承的现状来看,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立法保护力度。

(二)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多元文化的发展主要在于平等对待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只有在尊重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创作出更具文化艺术价值的作品。为了使我国木雕工艺技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从根本上革新发展理念,并以多元化的视野,推动我国木雕工艺文化走出去。首先,文化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可通过加强国内外著名木雕艺术家交流和探讨的方式,使木雕工艺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文化只有在创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原有的木雕创作工艺得到创新,从而有效地推动木雕技艺的发展和进步。另外,也应当鼓励各地传承人的沟通和交流,在切磋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艺术造诣[4]。其次,应当加强社会对木雕工艺技法重要性的认知,例如,可开展关于木雕工艺方面的专题讲座以及现场的木雕工艺品展览会等,不断增强民众对木雕工艺的了解和认知,使民众能够感受到木雕工艺的真正魅力,意识到木雕工艺对我国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只有社会真正认可和重视木雕工艺技法,才能够使其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构建传承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组织性、目的性、秩序性,避免出现盲目性以及自发性、片面性的错误。对木雕工艺技法进行良好的传承与保护,必须要加强教育的力度,在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应用。首先,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非遗大师工作室等,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对木雕工艺技法进行宣传,使其能够融入中小学教育中。其次,可在中小学中开设关于木雕工艺技法传承和保护方面的兴趣班,建立保护基地,提升学生对木雕工艺技法的认知水平。最后,应当注重高层次传承人的培养,木雕工艺技法的传承和保护会受到传承人文化认知水平的影响,这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独特性以及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影响。所以必须要注重高层次文化水平传承人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国的木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和魅力。在木雕工艺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要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尝试与探索,从而促进木雕工艺技法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木雕雕刻技法
On art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雕刻树叶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精通拍摄技法
雕刻时光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木雕鱼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