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笑樱壶与掇只壶

2022-05-19 07:02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壶体圆润壶嘴

徐 洁

在美丽的太湖西岸,浙江长兴与江苏宜兴两地相距28公里,皆盛产含有丰富矿物质的紫砂陶土。而世人把这美丽的五色土制作成精美的紫砂器皿,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迄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明中晚期由于茶文化发生重大改变,含有紫砂成分的器皿呈双重气孔结构,非常适宜散茶冲泡,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600年来,供春、时大彬、惠孟臣、陈鸣远、陈曼生、邵大亨、顾景舟等紫砂泰斗、能工巧匠不断推陈出新,精品紫砂壶不断传世,造型千姿百态,有“方非一式、圆无一相”之说。紫砂壶根据其外观造型和结构特点可分为五大类:圆形壶、方形壶、筋纹壶、花果壶、提梁壶。圆形壶是最常见的壶型,也是紫砂壶壶型中器型类别最多的。笑樱壶与掇只壶就是圆壶中最经典的壶型。接下来从壶型起源、造型对比、壶型特点解读来谈谈这两款壶的不同。

一、笑樱壶与掇只壶的起源

追溯中国历史,笑樱壶始创于明代时期,创作者是谁已无从考证。笑樱壶的造型最初源于历史典故“婴宁一笑解千愁”。“婴宁”是何人?婴宁是明末清初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本性喜欢花,喜欢笑,她的笑就像达·芬奇描绘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一样,纯真而甜蜜的笑容征服了读者。也正是婴宁一笑,创作出了“笑樱壶”这一流传千古的经典壶型。笑樱壶还有一种说法是中日建交前,周总理把这个壶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日本首相,当时的壶名是“小英壶”,周总理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好,就和中央美院的高庄教授和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商量了一下。整个壶从侧面看,好似一女子在笑,充满喜悦之情,加上日本以樱花为尊,因此就改名为“笑樱壶”。不管是“婴宁一笑”还是“女子的笑容”,微笑就似我国文化中的“和”字,表达了和谐、柔和、亲和、和气,表现一种和美、喜悦的生活情感;微笑还表达了另一个“合”字,代表融合、联合、合适、合手。微笑就是我们团结友爱的处世态度,这和紫砂材质朴素无华、温润大气的气质相吻合。

《笑樱壶》 徐洁/作

紫砂壶壶型的命名,在传统上,大都是模仿其他形状和采取类似的名称。掇只壶就是这么命名而来的,也叫掇子壶。“掇子”是宜兴民间存放油盐酱醋茶之类调料的大口径的容器。宜兴人在烧制紫砂器物时,放置生坯的容器也叫“掇罐”,和其他放置陶瓷的匣子是一回事,而掇罐就是一个圆形的罐子容器。掇,解释为摞起来;只,指的是单个的;掇只,可称为摞成一摞的壶。当初的制壶工匠们就是仿照日用的小罐制成壶身再装置上流与把,一个紫砂茶水罐子——“掇只壶”由此而来,非常生活化,非常有趣,非常有意味。还有一种说法,因紫砂壶是宜兴特产,紫砂壶壶名与宜兴方言有紧密联系。“掇”,宜兴方言中也读“得”,“掇子”也叫“得子”,寓意百姓子孙繁衍的美好愿景。那“掇只”壶是谁创制的?据载,清道光年间的邵大亨创制了这款“掇只”壶。邵大亨,江苏宜兴蜀山上袁村人,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制壶大家。他创作的壶以浑朴见长,朴实庄重,气势不凡。

二、笑樱壶与掇只壶的造型对比

一个紫砂壶的造型准确地说是由七个部分构成的:壶体、壶足、壶口、壶把、壶盖、壶的子和气孔。而从制作工艺上细分,壶体是紫砂壶的主体,壶体形状千姿百态,暂不细分。壶盖则有压盖、截盖、嵌盖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壶足可以分为加底、钉底、一捺底三大类,而加底还分为圈足、方足等。壶的子也就是壶钮,大多则是随壶身的造型而来,当然也有以动物、植物为造型的别致壶钮。壶嘴可分为五种基本造型,有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鸭嘴。壶把大致有端把、横把、提梁把,大多数紫砂壶均采用端把,而端把又分为正耳式端把、倒把、垂耳把和飞把。接下来就按照紫砂壶的这七部分来对比笑樱壶与掇只壶的造型特点。

笑樱壶壶体稍稍扁圆,由上至下壶身圆弧度渐渐收敛至壶底,壶底为加底圈足,增添了整个壶的稳重感;壶体腹部圆润,微微隆肩,肩部装饰一环线,与口、盖形成“三线”呼应,恰到好处;壶盖沿与壶体上下口沿以压盖式密合,沿线圆润饱满;壶盖拱圆,和壶口严密结合,弧度顺滑,微微向上隆起的弧面与壶身弧面衔接流畅自然、圆润有度;壶把设计为端把里的飞把,线条优美自然,动感十足。三弯壶嘴形状如飞翔的小鸟顺势而出,甚是优美,而三弯嘴的设计,亦将“笑樱壶”的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壶钮塑造成了一个花苞尖的形象,精致小巧。因壶钮形似花苞尖,为了美观,气孔则在壶钮上。

掇只壶是莲子壶的演变,但比莲子壶高而挺拔。掇只壶壶身饱满,犹如球状的罐子,肩颈处更加挺拔舒展,张弛有度,壶腹缓缓而下收足,壶足与笑樱壶一样设计为圈足,但为配合壶体,其圈足更宽大有力。掇只壶的壶盖也为压盖,但更加饱满,弧面圆润,弧度与壶体相呼应。掇只壶壶嘴则是一弯嘴,整个壶嘴上扬,嘴头却微微下压,挺拔之姿明显。壶把是端把,微微上抬之后优雅滑落而下,形成一条圆润饱满的弧线,与壶身的弧度相辅相成。壶钮则像是一颗饱满的围棋棋子,既不是椭圆,也不是圆珠钮,而是充满变化的、有味道的、耐看的。

三、笑樱壶与掇只壶的壶型特点解读

笑樱壶整个壶型犹如雍容华贵的女子,浑圆的线条贯穿整个壶体,使壶身、壶把、壶嘴、壶肩、壶盖和壶钮各处均有曲形线条。其线条的流畅度宛若女性身材的柔美曲线。整个壶体的实与虚空间有机结合,壶体的点、线、面协调统一,虚与实相生,动与静相结合,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丝滑又动静皆宜的线条灵动处理,使笑樱壶具有张力,达到力与美的平衡,真是“婀娜多姿,亭亭玉立”。

《掇只壶》 徐洁/作

掇只壶从整体造型来看似乎并不像球,更像一个罐子,但分解的每一个细节都类似于球体。壶身像个大球,但又比球稍微扁一点,这也是为了整体的美观。壶盖像球帽,壶嘴和壶把儿截断了球上的弧线,但是,如果仅仅是凭借这些球状的弧线随意连接,它又会变成奇怪的壶体,我们这些灵巧的工匠们非常聪明,他们是在摄取各种圆弧之后进行改造,然后进行美的更迭。在制壶匠人看来,圆自古以来就代表包容和气度,高贵和大气,掇只壶非标准的圆形结构展现了另外一种刚柔并济和太极之力。掇只壶,是高度、力度和圆润度的完美结合。邵大亨掇只壶就做到了圆弧的极致,整个壶身重心拉高,但依然稳重,淡定从容,彰显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王者风范。

制作紫砂圆器壶类,整个壶型要求达到“圆、匀、稳”。“圆”,要富有变化的圆,壶身的圆弧度在肩部、颈部、腹部、足部等过渡自然,要见骨见肉,骨肉亭匀,整体达到“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匀”则要求壶体的肩、腹、足与壶盖的弧面,与壶嘴、壶把的弧度以及各部位的过渡处,比例要匀称,浑然一体;“稳”,指的是壶底的稳定,壶底壶身比例协调稳定。紫砂壶圆壶造型颇多,每个壶型都有其内涵和寓意,而每一把壶亦都是匠人们独具匠心的体现。

猜你喜欢
壶体圆润壶嘴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一块圆润、厚实的墨玉”——记话剧艺术家蔡松龄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Roll with it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生活
蠢萌
历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