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

2022-05-19 07:02陈建芳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彩绘线条陶瓷

陈建芳

传统绘画与陶瓷装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对陶瓷装饰的影响也十分深远。陶瓷彩绘装饰吸收了很多中国画的技法,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现对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促进两者创新发展。

一、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

(一)对陶瓷装饰手法的影响

在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工艺装饰中逐渐融入绘画元素,使得陶瓷装饰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在传统绘画的影响下,唐代长沙窑时期,陶瓷表面就开始采用彩绘的手法进行器物装饰,这种装饰方式让陶瓷装饰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陶瓷装饰中也体现了传统绘画的内涵,陶瓷表面表现出不同色彩。陶瓷装饰变得越来越多元、自主,并且题材、样式十分丰富,尤其彩绘的个性比较强,同时展现出多种情感。在绘画的影响下,陶瓷装饰中也不乏装饰题材,利用彩绘的方式来影响陶瓷的装饰手法,使得陶瓷器物表面展现出水墨晕染的效果[1]。

在传统绘画的影响下,陶瓷装饰中采取彩绘方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人们也开始重视彩绘装饰法,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彩绘发展十分迅速。传统绘画和陶瓷装饰间的融合发展,再加上文人的亲自参与,使得陶瓷装饰逐渐向彩绘方向发展,也使得陶瓷装饰工艺不再单一。

(二)对陶瓷装饰思想的影响

陶瓷作为一种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实际需求,所以在对陶瓷进行评估时,功能性比较重要。只有在满足功能性之后,才会考虑外形和装饰是否美观、色彩搭配是否协调。在陶瓷装饰的发展过程中,装饰思想从实用为主、审美为次到实用和审美并重。从宋代开始,在绘画思想的影响下,陶瓷装饰发生了转变,逐渐向着单一的欣赏和把玩方向发展,这使得陶瓷从实用型器物变成让人心理、精神获得满足的艺术品,从本质上有了变化。这时候陶瓷的审美变得和实用一样重要,陶瓷成为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愉悦的一种艺术品。陶瓷装饰也开始变得多元化,形成百花竞艳的局面,如青瓷、青花等,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让人难以拒绝。

(三)对陶瓷装饰题材的影响

在魏晋时期,很多文人将自己的目光转移,从关注一些想象的内容变为关注山林等自然风景,以此来抚慰自己心灵上的伤痛,这也是一种文化精神上的转变。艺术上的转变带动了工艺上的改变,不再那么关注想象中的内容,更加关注的是现实中的自然风景[2],如山水、花卉、草木等。植物、动物、自然风景的绘画能够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个性、自由,同时展现得也比较自然。这种文艺思想对陶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陶瓷装饰题材上出现了各类花卉、蔬果等纹样,以此来表达人的兴趣和情感。文化艺术的发展,使得绘画艺术具有独立审美特性,绘画更能体现自我、表达情感和思想观念,这是人的一种自觉,也是一种艺术自觉。绘画艺术的自觉发展过程,都是由历代文人主导,并且亲自参与和传播的,使得绘画艺术在工艺领域中有所渗透,进而对陶瓷装饰题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唐代,绘画艺术对陶瓷装饰的影响比较深刻,使得陶瓷装饰慢慢走向彩绘装饰,并且绘画艺术人员成为陶瓷装饰彩绘的主要作者,为陶瓷彩绘提供了很多新的内容,同时也让陶瓷装饰题材变得更加自主、自由,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二、传统绘画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一)传统绘画结构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1.疏密对比

传统画家在绘画时,比较注重绘画结构的安排,每个画面中的元素布局十分合理,充分展现传统绘画结构,体现出疏密交杂、虚实相生、黑白对比的构图方式。近现代画家黄宾虹说:“疏处可见空虚,还要有景,密处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传统绘画结构中疏密布局的方式,在陶瓷装饰中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宋代的白地墨彩瓷,陶瓷制作人员使用黑色的材料在陶瓷瓷坯上绘画,整个画面黑白分明、疏密有致,整体来看,具有明显的传统绘画神韵。再如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品《如朝如暮》,采取明显的对比构图方式,将人物、座位和背景进行单独处理,疏密对比布局,将古典优雅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2.稳当均衡

传统绘画在构图时,对整个画面比较重视,在稳定的构图中,展现出十分坚定的力量。黄宾虹认为,绘画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现“重、大、高、厚、实”等元素。绘画人员在创作时,应该合理安排绘画对象的位置,有序排列。在绘画中组合物象时,也要展现出一定的动态效果,这也是陶瓷装饰艺术中表现比较明显的一种绘画手法。如现代陶瓷艺术家宁勤征创作的《青花釉里红鱼盘》,构图方式比较新颖,和传统的形式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依然具有稳定均衡的特点,其在绘画时,将鱼的位置设计在整个画面的右上部分,使鱼成为中心,然后四周有分散的弧线,保证整个作品稳当均衡,和谐统一,美感十足[3]。

3.散点透视

传统绘画中,还有一种构图方式就是散点透视,比如《清明上河图》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唐代王维在其书中写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陶瓷装饰中,散点透视的应用比较广泛,这种应用也使得原本客观的事物变得立体。比如,现代美术家黄美尧的《锦绣山河》就利用散点透视的方式,对河流、长城、树木等元素进行描述,这种装饰方式将自然的清新、幽静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使陶瓷的审美观赏价值大大提升。

(二)传统绘画色彩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

传统绘画中,可以使用的颜色比较多,而不同的派别在色彩使用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着色方法上,工笔派更注重的是逐层添加,而写意派却只是要求色彩搭配协调。我国绘画着色种类比较多,如分染、烘染等,陶瓷装饰过程中,也会使用这些着色方法。陶瓷上色时和传统绘画着色十分相近,设色技法都采取中锋运笔的方式,先勾勒线条,然后再洗染、打底、填色。比如,粉彩陶瓷的制作工艺和传统绘画着色存在一定的区别,传统绘画使用的颜料需要有水,而粉彩用的不是水而是油,其他的地方两者十分相近。现代陶瓷的色彩十分多样,这离不开新型釉料的发现以及陶瓷制作工艺的进步。

《和风》 张寿义/作

到了明清时代,主要是以甜白、霁红、豇豆红等色彩为主,这使得陶瓷的装饰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表现力越来越强。陶瓷制作者可以将传统绘画的色彩更好地应用在陶瓷装饰中。到了近代,斗彩、粉彩日趋成熟,使陶瓷的装饰越来越精进,陶瓷的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斗彩是一种融合产物,其是由釉下彩和釉上彩的融合形成的,陶瓷制作者可以将其直接在陶瓷表面上填充,进而给人一种色彩缤纷的感觉,符合传统绘画的颜色搭配规律。粉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其中添加了含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陶瓷表面涂抹之后,能够产生乳蚀作用,进而会表现出一种粉色,这种粉色能够将传统绘画中所表达的氤氲含蓄氛围充分展现出来,如陶瓷大师刘雨岑,其在《春夏秋冬》作品中利用粉彩,展现出一种清新、幽静、雅丽的美感,这种装饰效果和传统绘画十分相近。传统绘画色彩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使得陶瓷装饰的釉色也十分丰富多样。比如陶瓷艺术家宁钢的“荷鹤”系列作品,其在创作时,使用了很多种色彩,进而展现出一种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陶瓷装饰中的花朵十分鲜艳,鹤群看着就像精灵一样,一些大小不同的鱼在金色的稻田里游动着。整个系列的作品在色彩搭配上,应用了传统绘画的点染,多种颜色共同作用,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气息,让人沉醉其中。又如珠山八友的作品《翠鸟荷花》,画面中有鸟、花和鱼,使用的色彩也比较丰富,但是整体看起来并不凌乱,反而十分动人,尤其是荷花的着色十分饱满,充分展现出陶瓷色彩装饰的效果,表现出传统绘画的诗意[4]。

(三)传统绘画线描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

传统绘画十分注重线条的运用,所以传统绘画可以看作是一种线条的艺术,绘画人在运笔时,需要十分注意力量和气势,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会有疏有密,长度不一,走向果断。苏轼曾对吴道子画作中的线描运用进行评价:“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可见线条在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性。从技法上来看,传统绘画运笔时,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中锋、侧锋和逆锋,所以创作人员在绘画时,需要根据绘画内容的需要,改变下笔的力量、气势、速度,同时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感,使得线条可以将所描绘的对象清晰展现出来。传统绘画的线描技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一代代画家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果。而这种成熟的线描技艺在陶瓷装饰中被全面应用,不仅丰富了陶瓷装饰方法,还提高了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比如粉彩陶瓷中,很多创作人员喜欢使用中锋来绘制对象,在装饰图画中,不论是植物的花叶还是各种形态的动物,都需要依靠线描方法完成。

又如在绘制青花陶瓷时,线描有“分水”的要求,部分需要凸起,使得“分水”限制于线条轮廓内,这样所描绘出来的对象彩绘更加有趣,活灵活现。从视觉上来看,青花陶瓷和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比较接近,首先在釉色上,就和水墨比较相近,然后在线条描绘上也几乎一致。创作人员利用精妙的数笔将一些有趣的画面勾勒出来。比如南京出土的《月下追韩信瓶》,这件文物的表面装饰中[5],绘画人员就是用画笔线条将快马加鞭、神色紧张的萧何展现出来,整个画面线条描绘十分清晰,同时凝练有力,这也体现出传统绘画运笔的特点,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另外,传统绘画中皴、擦、拖、点和卧等笔法也在陶瓷装饰中有所应用,并且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这些笔法对绘画人员的运笔要求比较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出线条的差异化,表现才能更加完美。比如传统绘画中会使用皴擦的笔法来表现坚实,通常会在对一些比较大的物体的描述中应用,同时还可以用于进行明暗对比。如王步的《青花渊明採菊图观音瓶》,其运用巧妙的笔法,将画面刻画得十分有意境,画面中的树木相互依存,每棵树都十分苍劲有力,整个画面采取描皴的笔法处理明暗变化,为画卷增加一丝悠然自得的朴实气息。

三、结语

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绘画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两者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陶瓷装饰的创新。

猜你喜欢
彩绘线条陶瓷
线条之美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彩绘“未来之星”
陶瓷艺术作品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
彩绘玻璃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