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应用

2022-05-20 06:12冯松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6期
关键词:作法桩体钢管

冯松涛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 510670)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总长154.60 m,标准段总宽21.7 m,有效站台长118 m,有效站台宽13.0 m。车站东侧邻近既有铁路线,且建设期间需占用部分公交车线路,对现场交通秩序的干扰作用较强,应高效施工,尽快恢复交通。考虑到施工安全、经济高效、干扰小等多重要求,项目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的方案,将车站划分为东侧32 m、中部80 m、西侧42.6 m 3部分,分别应用盖挖逆作法、盖挖顺作法、明挖法施工。本文着重以盖挖逆作法为对象加以分析。

2 盖挖逆作法的原理及应用优势

在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发展局面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重要思路。常规的明挖法在施工期间会阻碍正常的道路交通,尤其是在城市道路繁忙地段缺乏可行性。盖挖逆作法是在明挖内支撑基坑施工成型的基础上,组织车站围护桩以及主体桩体的施工,而后将尺寸合适、性能稳定可靠的盖板置于具有支撑作用的桩体以及钢管柱上,再从上部开始逐步向下开挖,期间根据规划适时施作边墙、中隔板、底板衬砌等,最终完成整体建设工作[1]。

2.1 盖挖逆作法原理

先从地面向下做基坑的围护结构和中间桩柱,再从地面开始组织开挖作业,直至推进至主体结构顶板地面标高处为止。在此过程中,未开挖的土体可作为土模,经过混凝土浇筑作业后,构成稳定性较好的永久顶板,作为地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顶板在整个围护结构中可发挥支撑的作用,保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免顶板向基坑内部变形。然后,于顶板处组织回填土作业,采用此方法使道路恢复原状,此时可铺设永久性路面,最终恢复正常交通。在前述基础上,在顶板覆盖下进行开挖,从上方开始逐步向下方推进,分层有序施工,浇筑底板和边墙,逐层建设主体结构。此时,以盖挖的方法逆向建成主体结构(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因此称之为盖挖逆作法。

2.2 盖挖逆作法的应用优势

盖挖逆作法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

1)占用地面时间短。顶板成型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进入土方回填施工环节,而后恢复现场交通,整个过程虽然占用部分地面但时间较短,能够减小对地面生产活动的制约性影响。

2)灵活性强。可立足于实际施工条件对盖挖逆作法的具体施工方式加以调整,提高适应性水平。例如,采用分段、左右分幅等方法施工,解决施工受限于现场环境的问题。

3)安全可靠。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施工,依托于建筑结构进行支撑,有效保证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并且,支撑结构与硬化同步推进,工序合理,支撑效果良好。从气候条件的角度来看,由于施工位于地下封闭空间内,因此,即便遇到高温、降雨等天气,也不会影响施工进度。

4)环保效益突出。施工活动发生于地下空间,上方设置顶板封盖,现场产生的粉尘难以传播至外界,噪声也将得到有效的抑制,随之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做到文明施工。

3 盖挖逆作法的具体应用

3.1 围护桩

围护桩采用φ1200 mm钻孔桩,桩长38~41.5 m,按照150 mm的间距依次布设,局部特殊区域适当加密至1400 mm,共用桩体255根。施工设备为旋挖钻机,准确就位并予以稳固处理,沿既定姿态有序向下钻进成孔。钻孔时加强检测与控制,要求桩位中心线的纵横向偏差≤50 mm,垂直度偏差≤3‰[2]。实际桩体高度比设计高300 mm,目的在于使混凝土桩体凿毛后得到的尺寸、形态、强度等方面均符合要求。

3.2 中柱

基坑中柱共8根,沿横向放置4排,纵向放置2排。底板下部为φ2200 mm的桩基,成孔深度21 m,浇筑施工材料选用C35水下混凝土。考虑到桩基可能有下沉的情况,提前在桩内预留注浆管,先按照要求浇筑桩体,成桩后再安排桩底注浆,有效保证最终的桩体质量。

4 HP E工法在钢管柱施工中的应用

钢管柱施工采用液压垂直插管法(Hydraulic Pipe Engineering,HPE),配套设备为液压垂直插入机。随桩基混凝土浇筑量的增加,待其达到基坑底部标高时,及时利用机械设备将钢管柱垂直放置在桩基内,为使钢管柱与混凝土有效结合为完整的整体,合理安排工序,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钢管柱便插至指定位置,液压垂直插入钢管如图1所示。

图1 液压垂直插入钢管

4.1 钢管柱的加工、吊装

钢管柱施工中,偏差控制较为关键,减小偏差是必行之举。重点关注加工和吊装环节,控制各项操作的最大误差。以钢管柱加工为例,采用卷制焊接管时,所选择的钢板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平整性,表观质量良好,无腐蚀、无受损;以钢板压延方向为准,顺着该方向卷管,并采用坡口焊接措施。钢管纵向拼接时,竖向焊缝相互错开。加工后,按规范检测钢管,对其质量做出判断,要求管端不平度≤3mm,圆度≤1/500。钢管柱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用于吊装,此环节依然加强检查与控制,各细分检查项目的内容以及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钢管柱吊装最大允许偏差参照表

4.2 钢管柱定位

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设计图的要求重新测放桩位,在护筒上标记十字线,经过检查后若无误,将HPE渗透防水液压置于定位器的中央,垂直放入机器内,保持对中。

4.3 钢管柱的节点连接

钢管柱是竖向支撑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该结构的施工效果将直接对基坑的稳定状态造成影响。钢管柱施工中,借助预留节点实现与基坑板、梁的稳定连接,构成完整性较好的结构体,共同承受荷载,保证受力的可靠性。柱宽范围内的梁上部纵筋以焊接的方法稳固在加强环上,由具有资质的焊工操作,采用双面焊的方法,焊缝长度>5 d(d为钢筋直径,mm),搭接长度≥300 mm;对于柱宽范围外、梁上部的纵筋材料采用通长放置的方法。

5 二衬结构

5.1 地模施工

基坑分层开挖,每完成一层后及时测定承载力,并根据工程要求开挖纵梁基槽。中间底板处施工时,材料选择C20混凝土,形成厚度为50 mm的垫层,在地模上铺设竹胶板。底板应具有平整性,对此采用C20混凝土找平,厚度按10 cm控制;而后铺设防水层,以免水侵蚀至结构内部;防水层施工成型后,于上方施作C20细石混凝土层,厚50 cm,起到防护的作用[3]。

5.2 侧墙模板施工

侧墙模板采用面板厚15 mm的竹胶板,主肋、次肋材料分别为100 mm×100 mm方木、50 mm×50 mm方木,前者按400 mm的间距水平布置,后者按200 mm的间距竖向布置。支撑架采用单侧三脚架,每0.3 m设1道地脚螺栓,利用该零部件将支撑架与横梁稳定连接。支撑架的结构组成方面,以架体和埋件系统为主,前者是基础框架,后者包含地脚螺栓、横梁、螺母以及外连杆。

5.3 预埋接驳器的防护措施

边墙和模板的连接承担弯曲作用,为有效保证受力时的可靠性,边墙、板两部分同步施工,构成完整的整体,不留施工缝。在使用接驳器前,先用防水胶带对其做密封处理,而后将装置置于塑料板内,进一步将整体稳定在模板顶部,为后续施工打好基础。根据进度计划,进入下一步施工时,打开泡沫塑料板,露出接驳器,此方法可有效减少破除量,切实保证装置的完整性(不受损),实现对接驳器的有效防护。

5.4 防水措施

由于地铁车站建设以及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地面雨水、地下水均容易对其造成影响,若结构存在质量问题,易诱发渗漏水问题,因此,加强防水至关重要。结构顶板施工时,设置2.5 mm的单组分层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分多道涂抹,增强防护效果。上下两道涂层施工时,控制好各自的涂抹方向,以相互垂直为宜。经过涂抹处理后,待涂膜干燥时,即可进行下一道涂膜的涂抹施工。

底板及侧墙选用的是厚4 mm的双面黏合沥青基聚酯胎预铺防水卷材。根据结构分布情况,多数区域的防水可采取搭接的施工方法(阴阳角处有必要采取机械固定的方法)。在侧墙防水施工中,首先选择质量达标的防水材料,以机械固定的方法施工,保证防水材料的稳定性。固定点所处位置与卷材边缘相距2 cm,钉距≤50 cm,否则间距过大容易导致防水层缺乏稳定性。施工缝处易发生渗漏,防水方法是设置2道遇水膨胀止水胶,布设全断面注浆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于施工缝处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

6 结语

综上所述,盖挖逆作法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地下车站的基础,由于地下车站主要由连续墙和地下室组成,这个体系在地下车站中同时起到了承重、挡土和挡水的作用。盖挖逆作法是地铁车站建设中较为可行的方法,兼具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生态环保等优势。本文通过对盖挖逆作法的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应用要点,供类似地铁车站工程参考。

猜你喜欢
作法桩体钢管
房屋建筑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
桩体模量和加筋体刚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某刚架桩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基于CEL法的海洋土体中桩基自沉及稳定性分析
热—力耦合下能源桩沉降和荷载传递特性的数值分析
分析高层建筑外墙抹灰逆作法施工技术
济公传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