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小净距及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2022-05-20 06:13杨银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6期
关键词:净距进尺钢架

杨银刚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司,北京 100022)

1 引言

白羊村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右幅起止里程为K26+240~K27+670.46,全长1430.46 m,最大埋深265.074 m,左幅起止里程为ZK26+245~ZK27+667.96,全长1422.96 m,最大埋深255.231 m,隧道左右幅纵坡均为0.8%。隧道净宽10.25 m,限界净高5 m,属于小净距高速公路隧道。行车道宽度2×3.75 m,人行横道净宽2.0 m、净高2.5 m,设计速度80 km/h。

2 施工难点及应对策略

2.1 施工难点

本工程施工难点主要包括以下4点:

1)隧址区围岩为Ⅳ级、Ⅴ级围岩,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开挖断面达到106~113 m2,属于大断面隧道。在该地质条件和工程条件下,以何种方式高效完成开挖与支护作业至关重要。

2)左、右洞施工存在较为明显的干扰,中岩墙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否则会影响小净距隧道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

3)隧道施工范围内存在含煤地层和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隐患较多;存在遗留的老窑采空区,其稳定性不足,易塌陷。

4)隧道最大埋深约38 m,施工中若未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则容易出现局部坍塌、穿越公路开裂等质量问题。

2.2 应对策略

针对本项目施工难点,提出6点应对措施:

1)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Ⅳ级围岩段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Ⅴ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七步法。

2)隧道施工期间,加强对现场的全方位监测,准确识别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主动降低施工风险。注重超前地质预报,根据所掌握的地质预报信息对前方施工情况做出判断,进而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如采用超前地质水平钻孔等方法,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期间遇老窑采空区时,为保证该部分的稳定性,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

3)根据路线规划可知,施工中存在穿越公路段,该部分洞内设长管棚,以改善施工条件,同时按Ⅴ级围岩予以支护。施工中加强对地表沉降量的监测,超过3 cm时随即封闭交通并暂停施工,根据现场情况加强支护,直至地表沉降得到有效控制为止。

4)在公路两端设减速带,以降低车辆的通行速度,安排施工人员24 h值班。并由专员组建监控测量小组,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利用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5)右洞隧道衬砌超前左洞掌子面20 m。根据施工要求,中岩墙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因此,在该处采取注浆、设预应力对拉锚杆等方法,起到加固的作用。

6)爆破时,采用微振控制爆破技术,有效控制单段炸药量,尽可能减小爆破所造成的扰动作用。以下穿公路部分的爆破施工为例,要求公路地表爆破振动速率不超过2 cm/s,否则可能会对公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3 浅埋小净距大断面隧道的开挖与支护

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协同勘察,准确掌握现场施工情况。遵循“零开挖”进洞原则,综合考虑现场测量结果,合理选定施工技术,由专员有效开展隧道开挖、支护等各项工作[1]。

3.1 洞口段开挖与支护

洞口明洞段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装运联合作业方案。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开挖,并根据实际开挖进度及时采取边、仰坡防护措施。随开挖进程的推进,到达暗挖段拱顶开挖轮廓线高度时,按设计坡度要求向下开挖,直至其能够到达上半断面的底部为止,经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目的在于以最短的时间封闭掌子面。

进洞施工前,施作超前大管棚,同时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措施。具体施工中,洞口开挖至仰拱底,首先将钢架混凝土套拱施工成型,预埋管棚导向管,再施作长管棚,构成完整且稳定的洞室轮廓。为规避水侵蚀墙脚和隧底的问题,在洞口段加强防排水。

3.2 洞身开挖与支护

隧道开挖分两种情况考虑,即Ⅴ级围岩、Ⅳ级围岩,各自分别采取的是三台阶七步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其中,在Ⅴ级围岩地质条件下施工时,采取的是挖掘机与风镐联合作业的模式,局部开挖难度较大时,采用风钻打眼弱爆破的方法。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段,施工设备均为YT-28凿岩机,必要时可爆破,方法为非电毫秒雷管微差控制爆破。

穿越公路段(K35+020~K35+040)施工时,除了保证现场正常施工外,还需考虑到所穿越公路的稳定性,加强监测,利用监测数据指导现场施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为保证开挖断面尺寸的准确性,可用激光断面仪测定开挖轮廓线以及炮孔位置。开挖期间产生的弃渣利用ZL50C侧式装载机装载,用20 t自卸汽车及时运输至指定堆放场所,避免现场堆积[2]。

3.3 Ⅴ级围岩开挖

上台高3 m、中台高2.8 m、下台高3 m,仰拱安排在最后开挖,高度为1.6 m,并使仰拱滞后20~30 m。开挖过程中预留核心土,尺寸为长3~5 m、宽5~6 m、高1.5~2.0 m,中台及下台两侧台阶错开量控制在2~3 m,在下台中部开挖时则适当预留宽度为4 m的斜坡道。有序开挖,单个循环进尺为0.6 m。

考虑到隧道周边围岩的稳定性要求,对其采取超前预加固措施,在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后,再组织三台阶分步平行开挖作业,此处分为两部分,上半断面环形部分用风镐开挖(人工作业),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均利用挖掘机以机械化作业的方式高效完成。

按流程有序将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流程中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主要注意事项有5个。

1)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开挖时间安排在拱部超前支护完成后,预留核心土,长度为3~5 m,宽度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0.96 m,每完成一部分开挖后及时喷锚网支护,同时根据要求架设钢架,构成防护体系;确定拱架拱脚以上30 cm的位置,在该处打设φ42 mm锁脚锚管(下倾角按30°控制,并紧贴钢架两侧边沿设置),将其与钢架焊接于一体,再复喷混凝土,直至其能够满足设计厚度要求为止。

2)左、右侧中台阶开挖。此部分的开挖高度为2.8 m,开挖循环进尺≤0.6 m,左右侧台阶错开2~3 m,加强防护,开挖后随即初喷3~5 cm混凝土并喷锚网支护,确定拱架拱脚以上30 cm的位置,在该处打设φ42 mm锁脚锚管(下倾角按30°控制,并紧贴钢架两侧边沿设置),将其与钢架焊接于一体,再复喷混凝土,直至其能够满足设计厚度要求为止。

3)左、右侧下台阶开挖。此部分的开挖高度为3 m,开挖循环进尺≤0.6 m,左右侧台阶错开2~3 m,加强防护,开挖后随即初喷3~5 cm混凝土并喷锚网支护,确定拱架拱脚以上30 cm的位置,在该处打设锁脚锚管(下倾角按30°控制,并紧贴钢架两侧边沿设置),将其与钢架焊接于一体,再复喷混凝土,直至其能够满足设计厚度要求为止。

4)预留核心土开挖。在上、中、下台阶开挖时,分别根据要求预留合适尺寸的核心土。对于开挖进尺的控制,该值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同。

5)隧底开挖。在此部分施工中,每循环开挖长度按2~3 m控制,遵循随挖随支护的原则,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按前述方法完成2个隧底的开挖和支护作业,施作仰拱(采取分阶段依次设置的方法,单个节段的长度为4~6 m)[3]。

4 质量控制

4.1 开挖作业

在实施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时,要尽量保证工序之间的良好衔接,最大限度地缩减围岩暴露的时间,防止因为过分暴露而发生围岩失稳的意外。还需控制初期支护的成环时间,一般15 d较为适宜,将闭合时间进一步缩减。超前支护一定要按照要求严格进行,超前支护外插角也要控制好,对地层进行加固时也要把握好注浆工艺,以确保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完成隧道施工。开挖台阶时,应当对中、下台阶按照左、右的方式间距2~3 m进行,不能按对开的方式开挖。

4.2 支护作业

对锚杆钻孔时尽量依照直线的方式进行,且垂直于岩层面,要保证钻孔的直径、方向和深度等与设计相符。制作和架设钢架都需要遵守设计要求,并将其架设在坚实基面上。施工中避免支架拱角出现虚渣。搭设好拱架之后,在拱脚上方30 cm的位置搭设长达4 m的长锁脚锚杆,使其沿着两侧下倾30°,锁脚锚杆必须牢牢焊接在钢筋上。

搭接的钢筋网片长度必须超出20 cm,在初喷混凝土结束后才能铺设钢筋网,而且要保证锚杆、钢筋以及钢筋网之间紧密连接。在喷射混凝土前,先对岩块进行处理,及时处理松动部分,并把岩壁面和边脚部分的杂物清理干净。如果岩面发生渗漏现象,可以采取埋设引排的方式进行处理。初次喷射混凝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从两侧开始,对称展开,先喷射钢架和围岩之间的空隙,后喷射钢架之间的混凝土。

5 监控量测

5.1 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

有效落实第三方单位监控量测制度,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借助此途径掌握围岩稳定程度、应变、初支应力,将所得数据作为后续施工的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修正初期支护参数。

5.2 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严格依据规范开展监控量测工作,需考虑到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浅埋段地表沉降等,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安排洞内、外的巡检,做全面的观察,以拍照的方式记录实际情况。加强对钢支撑、锚杆的应力监测。

5.3 监测点的布置

以监测方案为准,在洞内围岩开挖前合理布置观测点。首先,在洞顶地表合适部位进行布置,再结合隧道开挖进程,适时在隧道内予以布置。对于隧道上方拱顶下沉和洞身净空变化两部分的观测点,宜将其布置在洞内同断面处,此外,于拱顶中线上方周边位置布设拱顶下沉观测点。针对隧道宽度较大的情况,有必要在拱顶上方布设3个观测点,以便做全方位的观测。

图1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6 结语

综上所述,浅埋小净距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时易受到现场地质、水文等多重因素的干扰,且施工中存在较强的扰动作用,易影响围岩、既有结构以及既有设施(如现状公路)等的稳定性。本文立足于浅埋小净距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难点,探讨其施工技术,分Ⅳ、Ⅴ两级围岩考虑,阐述开挖和支护的作业要点,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净距进尺钢架
时速150公里的“肉包铁”! 看北京冬奥会上的“极限”运动
中国钢架雪车队备战北京冬奥会
不同净距双洞隧道上下台阶法同时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埋地燃气管道净距不足时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谦比希铜矿大断面掘进爆破技术优化改进工程实践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城市浅埋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研究
基于ANSYS的长距离小净距重叠盾构隧道施工模拟研究
小修液压转盘在高升油田的应用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