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婴幼儿湿疹外用方剂对小鼠急性湿疹的影响

2022-05-26 13:29吴白芬彭海燕何芳雁周志宏浦仕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涂药脱毛方剂

吴白芬 尚 李 尚 怡 彭海燕 刘 录 何芳雁 周志宏 浦仕彪*

1.云南省高校中药饮片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2

婴幼儿湿疹又称为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1]表明新生儿期至3岁是婴幼儿湿疹的高发期。婴儿湿疹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主要与遗传、感染、环境、饮食、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及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相关,婴儿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2]。中医对湿疹的外治法是根据皮损的性质和发病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型,进行外洗、湿敷、涂抹、喷雾、熏洗或坐浴的方法,具有疗效好、作用直接、疗程短、副反应小的优势[3],可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皮损,避免了外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疾病复发,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及特异性皮炎模型,考察4种云南某中医馆处方、民族民间验方及自拟外用方剂对婴幼儿湿疹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雄性ICR小鼠,5~8周龄,体重18~26 g,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SCXK(川)2015-030。

1.2 试剂 2,4-二硝基氟苯(DNFB,批号:F20120726,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橄榄油(批号:20160912,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酮(批号:20160626,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3 受试药品 皮炎平(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批号:1706004H,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儿肤康搽剂(批号:170807,成都森科制药有限公司)。方剂1(1#)由显齿蛇葡萄、桑白皮及三七组成。方剂2(2#)由显齿蛇葡萄、桑白皮及全蝎组成。方剂3(3#)由白鲜皮、紫草及全蝎组成。方剂4(4#)由显齿蛇葡萄、白鲜皮、紫草、桑白皮、三七及全蝎组成。取各处方药材,分别加水煎煮三次,合并滤液浓缩至含生药浓度依次为0.84、0.80、0.80、1.04 g/mL,于4~8 ℃冷藏备用。

1.4 仪器 HX602Z电子天平(慈溪市大东衡器厂);ADVENURERTM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10~100 μL移液器(Eppendorf);8 mm打孔器、剪刀、眼科弯镊、止血钳等。

2 方法

2.1 DNF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4]选18~20 g雄性小鼠,试验前背部脱毛。除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外,其余造模动物均于腹部涂抹2% DNFB致敏,次日再加强1次。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11组,于2次致敏后4 h开始于背部脱毛区及双耳内外涂布给药。正常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纯水(背0.5 mL、每耳50 μL),化药对照组给予皮炎平(背10 mg、每耳5 mg),中药对照组给予2倍稀释的儿肤康搽剂(背0.5 mL、每耳50 μL),各方剂样品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倍及10倍稀释的原液(背0.5 mL、每耳50 μL);每日2次,连续7 d。致敏第7 d,末次给药后30 min,各小鼠用0.5% 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30 μL涂抹右耳内外两侧进行激发,左耳涂等量混合基质为对照。激发后24 h脱颈椎处死动物,剪下双耳,以直径8 mm打孔器取双耳片称重,计算肿胀度即迟发性超敏反应值,并摘取胸腺、脾脏称重,计算脾脏和胸腺系数。结果见表1。

2.2 DNFB致小鼠特异性皮炎模型[5]选用23~26 g雄性小鼠,实验前日腹部剪毛、背部脱毛约2×3 cm2。除随机抽取 11只为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动物致敏及分组情况同上。各模型组动物于致敏后第 5、8 天在背部脱毛区涂抹0.5% DNFB混合液50 μL诱发皮炎,并于首次激发后4 h开始于背部脱毛区涂药:空白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纯水0.5 mL/只,化药对照组给予皮炎平背10 mg、每耳5 mg,中药对照组给予2倍稀释的儿肤康搽剂背0.5mL,每耳50 μL,各方剂样品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倍及10倍稀释的原液背0.5mL,每耳50 μL;每天给药2次,连续7 d。第8天于脱毛部位及双耳进行第8次给药,1 h后用0.5%DNFB溶液30 μL涂抹右耳激发,左耳涂抹等量溶媒为对照,6 h后右耳再涂药1次。激发后24 h,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双耳称重,以两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指标;剖取胸腺和脾脏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取各组动物的背部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见表2及图1。

3 结果

3.1 对DNF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连续局部涂药7 d,均可明显抑制DNFB诱导小鼠的耳肿胀(P<0.05,P<0.01),明显降低脾脏系数(P<0.05,P<0.01),但对胸腺系数仅有降低趋势而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2 对DNFB致特异性皮炎小鼠的影响 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连续局部涂药8 d,均可显著抑制DNFB诱导小鼠的耳肿胀(P<0.05,P<0.01),明显降低脾脏系数(P<0.05,P<0.01),不同程度降低胸腺系数。详见表2。

表1 对DNFB致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

表2 对模型小鼠耳肿胀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图1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图

由图1可见,对照组皮肤各层次正常,真皮层结缔组织疏松,各附属器及脂肪组织正常;模型组表皮明显增厚,表皮突明显延长,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结缔组织变致密,皮下组织见炎细胞浸润;各给药组表皮增厚程度及炎细胞浸润有所减轻。

4 讨论

湿疹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具体病因并不明确,认为迟发型变态反应与此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6]。婴儿湿疹是特应性皮炎在婴儿期的表现,西医至今尚无理想根治手段,临床一般以抗组胺、糖皮质激素、非特异性脱敏等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7]。基于对西医治疗的安全性考虑,多数家长更倾向于采用中药外用制剂治疗婴幼儿湿疹,而目前临床应用的方剂大多缺乏科学评价依据和规范的临床总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优势的发挥。本文采用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及特异性皮炎模型,验证了4种外用婴幼儿湿疹方剂的药效学基础,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猜你喜欢
涂药脱毛方剂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小尺寸SCB裸桥与涂LTNR时的电爆发火特性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何谓中医“七方”
“猪鼻子”逃难记
脱毛灵
美丽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