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2022-05-29 08:0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园区特色

随着中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在新时期下,现代特色农业园区不断增加,并且将生态农业理念融入到发展过程中,做好自然资源科学规划,保护了现有的农业资源,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在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园区建设经验,分析当前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策略,使之更加贴合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现代特色农业园区构建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农业经济逐渐从农户分散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转变,有效提高了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增加了农业经济总量,推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过于追求农产品产量,并没有注意投入科学技术,发展特色化经营,导致農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需转变以往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发展模式,贯彻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充分地利用区域优势。为了发展特色农业,要根据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内容,满足农产品特色产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产品增产和增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1]。在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园区时,需落实现代化工作理念,了解和协调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凸显特色化的农业产业规划,将各种资源整合到园区内部,不断完善园区建设,带动个体农户协调发展,实现产销一体化。同时,推动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真正构建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径。

2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和目标

生态理念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利用,生态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在生态农业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科学规划,有序组织产业发展,通过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需逐渐转变粗放式的管理理念,利用生态农业理念指导实际工作,实现资源科学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满足低消耗和高增长的需求。例如可在城市郊区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与周边环境相互匹配,使农业朝着节能高效方向不断转变。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切实保护好农业耕地及草原等,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切实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使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利用。二是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满足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及要求。三是逐渐建立高效和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不仅要追求单项产量的提高,更要追求总生产能力的提升。四是减少资金投入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有限的生产资源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需实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科学整合,满足一体化发展标准及要求,落实生态化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2]。另外还需考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要超过生态系统本身的负荷力,通过生物技术,真正实现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减少农业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3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推进建设各类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并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从整体上看,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当前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的规划思路,提升整体建设效果。

首先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劣,例如干旱少雨容易导致水资源匮乏,植被稀少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等。由于当地环境条件原因,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干扰因素较多,在短时间内无法科学协调,限制了地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另外,农业区域布局和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发展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特色化的产业定位、盲目追求农业发展规模、并没有利用资源优势来建立更加科学的发展模式,导致农业区域布局效果不明显。没有制定特色化的发展计划,往往只兼顾本部门利益,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一些农业特色园区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在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依靠特色农产品来提高自身的发展实力,但是在实际管理时并没有清晰确定产品发展内涵,一些农产品界定模糊。另外,信息交流和沟通不到位,信息交流途径单一,影响了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在特色农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人才引进难、人才流失严重和人才素质较低等问题,在人才和知识储备方面难以满足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导致园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效率无法得到全面提升,延缓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4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4.1明晰园区发展定位

为提高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效果,在建设过程中需明确园区发展定位。首先,根据自身规划特点和区域布局特色,根据生态理念,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也要和相关行业进行有效融合,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向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需考虑特色园区建设地区优势及功能特点,进行详细、长远的规划,避免对后续园区建设造成一定影响。要根据区域优势和自然资源特色建立生态功能区,真正满足当前生态农业建设要求及标准[3]。

其次,需确定好园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由于园区属于生态补偿区域,也是和城市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需把握农业经济和城市之间的内在关系,搭建与之对应的城市配套产业功能结构,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在园区建设时需保护和开发不同的生态环境,搭建生态化农业发展体系,远离工业企业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地区。通过资源整合,满足现代化园区建设要求及标准,从而使资源得到科学的开发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在功能配套方面,要以服务和休闲为主,依托于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创建森林休息区和健康养生度假区等,满足人们旅游和休闲需求,提高园区建设效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旅游开发项目标准,确定不同规模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搭建更加完整的旅游体系。在服务业方面,需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充分挖掘园区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制定与之对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将农业经济和旅游业相互融合,搭建一体化的服务业体系。

最后,不断扩展农业产业项目,积极研发优质农产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还需大力发展观赏农业与都市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在园区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不断结合市场发展需求,调整园区建设目标,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确定招商引资重点和方向

在现代农业特色园区和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均依赖于充足的资金支持,需明确招商引资重点及方向,不断优化园区生产经营模式。充分挖掘农业园区及生态农业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明确生态旅游和休閑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适度扩大当前的产业规模,提高整体影响力。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特色,又要依托政府工作要求及标准,把握时代发展契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延长产业链。在招商引资前期要通过推广及宣传的方式,不断扩大园区文化产品影响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此外,在园区建设后续工作中需搭建自然环境较为优美的产业环境,以主题农业为主要带动点,配合休闲度假的生态型产业结构,提升园区吸引力。借鉴国外先进的工作经验,根据当地园区建设特色内容及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完善与之对应的招商模式,避免出现招商引资面断裂的问题。

4.3创新策略及化解阻挡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首先需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建立专业性的农业规划项目,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园区建设效率。与此同时还需和社会事业及民生事业项目进行融合,向金融机构贷款,尽可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其次,在后续工作中需大力引入高层次人才,人才是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根据实际发展需要组建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在产业链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和科研部门之间的合作及交流,为新项目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在特色农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两者契合点,依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搭建一体化发展项目,同时还需扩大项目本身影响力,做好长远性规划,解决招商融资的不足,加强人才培养,从而促进特色农业园区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荧,董凯喜,时海燕.农业生态园营销推广模式分析——以烟台市牟平区高陵生态园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170.

[2]李梁,代文琼,周睿,金方彭.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发展休闲农业的SWOT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65-66.

[3]潘林,丁明.政府主导大规模土地流转下农民参与行为研究——基于安徽省四县的问卷调查[J].经济与管理,2018(2):78-8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黄明厅)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园区特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