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当代审美与鉴赏

2022-05-30 16:57邹云源
东方收藏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鉴赏建盏

摘要:建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宋代最为流行的茶器之一,用它来“斗茶”“点茶”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风雅之事。建盏之所以声名远扬,主要是因其釉色和肌理变幻莫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再加上其造型优美典雅,兼具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尽管流传至今的宋代建盏珍品并不多见,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宋人的审美高度。时代在发展,当代对于建盏的审美和鉴赏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为此,本文在此结合笔者的个人实践经验,来谈一谈建盏的当代审美与鉴赏。

关键词:建盏;当代审美;艺术鉴赏

一、建盏的当代审美概说

宋代盛行“斗茶”和“点茶”,所使用的器具均以黑釉盏为主。所谓“点茶”,是将茶制成粉末后,再倾入预先炙热的茶盏中,用水冲注,再以茶筅击拂搅拌,将水与茶末调匀成乳状后饮用;所谓“斗茶”,斗的是要求茶末浮于水面,茶色贵白,无茶末与水分离的水痕,因此对于注水、用槌击拂的力道以及茶浮之生成极为讲究,为衬托白色茶汤与识别水痕,因此釉色黝黑、胎厚保温的建盏最为适合。就在这一时期,建盏成为宫廷御用的茶器,其在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当中极受追捧。宋徽宗赵佶精通茶道,他在《宫词》中这样称赞建盏:“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北宋名臣蔡襄在《茶錄》中则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即今建阳)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由此可知,当时建盏的烧制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水准,几乎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由于建盏在烧制过程中,釉层自然流动,呈现出诸如兔毫、鹧鸪斑、星空等纹理,十分养眼。此外,建盏胎体厚实、实用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使用需要。

所谓建盏的当代审美,即指当下人们对于建盏的审美要求。如今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加追求丰富而多彩的精神境界。因此,手艺人在进行建盏创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心理,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在此,笔者来谈一谈建盏的当代审美特征。

(一)建盏的多样化

在我国,从古至今,建盏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茶器,其因独特的造型以及用途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且成为中国茶文化中一个重要分支。宋代建盏的器型相对现代而言要来得少,主要分为束口、敛口、撇口、敞口四种,每一种器型的特征都是非常鲜明的。此外,建盏的釉色种类和现在相比也较少,多为黑釉、曜变釉、兔毫釉、油滴釉、鹧鸪斑釉等。

如今,我们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建盏器型可谓千姿百态,它们也不再仅仅用于饮茶,也可以用来盛放水果、零食、酒水等。建盏艺人不断结合市场需求,烧制出葫芦形、太极形、钵形等创新器型,在色彩上也更加丰富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应有尽有、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这说明建盏的当代审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盏的多样化源于建盏艺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数百年来,人们始终在追求建盏的“变”,每一次创新的尝试,都是匠人与材料的深度对话,都让建盏的创作更加多样化。作为一名建盏艺人,笔者在建盏的器型、釉色方面也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努力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实用观念,烧制出具有多种风格的作品。

(二)建盏的大众化

早在宋代,建盏就不仅仅是御用茶器,更是民众喜爱的日常饮茶器物。从达官贵族到普通民众,只要是爱喝茶的人,都将建盏作为首选。

建盏之所以能够跨越阶层流行于世,与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茶文化的兴盛离不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盏的需求日益扩大,大众化也成为建盏当代审美的一个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建盏。建盏艺人根据不同地域民众的饮茶习惯,制作出了风格各异的建盏,力求符合大众的审美,例如部分德化手艺人在建盏的盏心嵌入悠游的银金鱼,或者盛开的银莲花,当茶水倒入建盏后,鱼儿仿佛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莲花则慢慢盛开,这种设计符合大众对美好寓意的心理追求。鱼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富裕;莲花则代表圣洁,这两者都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些建盏的设计内容,都是为了迎合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诞生的。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建盏产业快速发展并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盏艺人开始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拓展销售渠道,他们通过微信、抖音、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取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并且带动了市场,而且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反馈给建盏艺人,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建盏的大众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建盏的古朴感

人们之所以喜欢建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盏的器型古拙大气、线条流畅优美、釉面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种秀美典雅的气质。

除了前述的多样化和大众化特征之外,建盏的当代审美还体现在人们对于古朴感的追求上。在当下,许多人追求返璞归真,喜欢收藏老建盏,甚至是修复过的器物。近些年非常流行采用金缮修复的方式,在建盏的破损处饰以金银箔,许多残损的宋代老盏依靠这种修复技术获得重生,并且展现出不一样的美感,犹如断臂的维纳斯一般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此外,还有诸多的手艺人采用锔瓷工艺来修复建盏,锔钉虽然要镶嵌在盏面之上,却能够给建盏增加几分古朴的韵味。与此同时,锔钉工艺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匠人对于朴素、自然、谦逊意趣的追求,这些都造就了建盏的古朴感,并成为建盏当代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盏的鉴赏

那么,要如何对一件建盏进行鉴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外观和气韵两方面来进行。

(一)外观

建盏的当代审美受到人们崇尚自然内敛的美学思想影响,如今有一些人不太喜欢有过多的装饰,积极追求外观造型简洁大方的器物,在釉色纹理上则偏向于沉稳典雅,讲究“宛若天成”的感觉与“天人合一”的情趣。

因建盏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也正因如此,不同釉色斑纹决定了建盏的优劣。通常来说,建盏的釉色包括黑釉、兔毫釉、油滴釉、窑变釉、杂色釉等,人们常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来形容。总的来说,其特点就是变化多端且深沉神秘,这种难以显现、隐于深处的惊艳,需要观者用心进行品味。

在使用建盏时,我们能够看到茶水和斑纹的交相呼应,淡淡的茶水在盏内晃动,在茶色的衬托之下,釉面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炫目,能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对于建盏外观的鉴赏,除了看釉色,还要看器型。建盏的器型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造型为束口盏,它的外观造型呈“V”字,给人一种稳重之感,整体呈现出舒展、优美的气质。

此外,建盏的胎质较为粗糙多孔,看似粗糙的胎体和表面精美的釉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粗与细的碰撞,实现调和的作用。再者,建盏的胎质大都呈黑、棕等色调,与釉属同类色,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

(二)气韵

如今人们对于建盏的选择,不仅要求实用,而且要求美观。而建盏的器型之美与釉色之美,又受到美学因素和工艺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我们在欣赏建盏时,除了要看其外观造型,还要品其气韵。

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有些藏家在欣赏建盏时,会用到“韵味”“韵致”等词语,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审美标准,但究竟什么是“韵”,却各有见解。因为“韵”本身就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情感表达,气与韵相依,那是一种令人观之有味、思之有韵的魅力。而建盏的韵味与色彩、器型息息相关,但又不如后两者那样可以进行直观表达,它更多体现的是整体的感觉。因此,当我们鉴赏一件建盏作品的时候,也要把韵味作为评断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万物尽美则韵达,只要是美好的事物,均有其独特之韵。

三、总结

从宋代开始,建盏就深度介入了人们的生活。如今,人们视饮茶为人生一大享受,相关的饮茶方式也已经由品茗逐渐演变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建盏的当代审美注重多样化、大众化和古朴感,我们在鉴赏一件建盏作品的时候,要从它的外形、气韵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建盏是崇尚自然的产物,建盏艺人在进行创作时,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然后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升,为作品注入文化内涵,使之气韵生动。只有努力创造出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作品,才能体现出“天人合一”“巧夺天工”的自然之美。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刘晓玉.古陶瓷修复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以金缮修复为例[J].职教论坛,2016(35):70-72.

[3]金晓霞.建盏的美学特征及美学意义[J].陶瓷学报,2009,30(01):129-133.

[4]李修贤,汪晓东.传统与现代建盏的审美文化探析[J].武夷学院学报,2022,41(10):1-6.

[5]魏星.建盏的当代创作与烧成实践[J].江苏陶瓷,2022,55(03):80-81.

[6]杨洵.建窑黑釉茶盏的兴起与宋代斗茶文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邹云源(1963—),男,汉族,福建建阳人。现为一级技师、中级工艺美术师、南平市建窯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南平市工艺美术名艺人。2016年创办南平市建阳区邹云源建盏陶瓷有限公司,获评2018—2019年度福建省质量文化促进会“重质量、守信誉”会员单位。

个人作品参展深圳国际礼品、工艺品、钟表及家庭用品展览会、广州工艺品艺术品收藏品及红木文化展览会、上海虹桥古玩城展示会等,荣获“中国·金艺奖”国际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金奖、“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等。作品被南平市博物馆、西安博物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永久收藏。

猜你喜欢
艺术鉴赏建盏
建盏的新发现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建盏之初探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美术课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设计课程作业中审美取向探究
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