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学习活动设计

2022-05-30 10:48沈雪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蒜苗日记习作

沈雪珍

【活动目标】

1.在准确识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解语文园地及“资料袋”“阅读链接”,认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心观察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运用学到的方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学习做好观察记录,把自己的所观所感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3.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现世界的奥秘,养成处处留心的习惯。

【活动时间】

12课时(半个月左右)。

【活动建议】

1.因为本作业完成时间较长,所以可在国庆节前夕开启本单元的学习,并于9月30日晚种下蒜苗,完成第1次观察记录。

2.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要把蒜苗带到学校观察3次,建议种蒜苗的容器不要太大,以便携带。

3.每次观察都要留下照片,多拍几张,以备回看记录的时候进行对照。

4.观察记录可以在“观察记录册”上完成,也可以电子作业的形式完成,待电子照片编辑完成后再打印出来。

【活动内容】

同学们,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本单元,我们可向课文学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并试着通过观察发现世界的秘密,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活动一:我要来观察你啰

1.通读《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认读生字词,读准多音字“降”“曲”,把课文读通顺,找一找作家把观察的目光落在谁的身上,交流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观察对象。

2.蒜苗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你知道它的生长历程吗?让我们试着来种种蒜苗。

(1)你会种蒜苗吗?如果不会,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来学习种蒜苗的方法:①向家人或者身边有经验的亲朋好友请教;②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资料;③在网上搜索种植方法。

(2)我选择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方式,学到了种蒜苗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种下蒜苗后就要开始观察它啦!那么,观察记录怎么做呢?请学习课后“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发现并选择做观察记录的方法。

(设计意图:为便于学生完成单元写作,选择了应季又好种的蒜苗作为观察对象,它在大约两周的时间内能有明显的生长变化。本单元精读课文的课后呈现了三种观察记录,分别是图文式、表格式、纯文字式,为学生提供了范式。本单元的习作提示提出:“如果能附上图片或照片就更好了。”也就是说,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表达方式。)

活动二:观察方法有很多

对于“观察”,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本次学习任务。

1.想一想:自己知道哪些观察方法?用过哪些观察方法?

2.学一学:观察方法有哪些?请阅读学习单,观察的时候可以用。

(学习单介绍了10多种观察法,具体内容略)

3.我们常用的观察法是调用身体的五种感官去感知事物特征: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嘴巴去尝,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这属于哪一种观察方法呢?(答案不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第1次观察记录的是种蒜苗,第2次观察记录的是蒜苗发芽,哪天发芽哪天写。从9月30日始到10月7日止,一共做4次观察记录,不要多写。尝试多用一些观察方法来观察。

(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写过关于观察的习作,积累了一些观察方法。此处让学生对已掌握的观察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教师教授一些新的观察方法,并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用,以求观察得更加細致。)

活动三:跟着课文去观察

叶圣陶老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孵蛋的情况。我们先来学习“交流平台”,分析一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1.读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想一想,作者都用了什么观察方法?为什么?举一些书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知道,观察其实不光可以用眼睛来完成,还可以用嘴巴、耳朵、鼻子以及手来完成。读读《古诗三首》,想一想,诗人都用了哪些感官来进行观察?试着举一些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一下自己的4次观察记录,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一:(___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察方法二:(___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仔细回味、对比上面两项作业,我们再来读一读自己的观察记录。

我打算再用______ 这些观察方法。

4.请用蓝笔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修改,并用红笔把新添加的内容圈出来。

我的新记录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在完成第5、6次观察记录的时候会用上更多的观察方法。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中的习作虽独立编排,但与单元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因此要“读写融合”,关注课文隐藏的观察策略对习作的借鉴意义。本环节帮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观察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观察方法,关注蒜苗更多的信息。)

活动四:课文、记录大变身

1.现在我们已经做了6次观察记录。先读一读自己的观察记录,再读一读《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想一想,作者的文章和我们的观察记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试着将两位作家的文章改成自己写的那种观察记录。由于课文中没有太具体的时间,我们可用“第一次”“第二次”这样的表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还可尝试将自己的6次观察记录变成一篇类似《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这样的文章,题目可以自拟,也可以“种蒜苗”为题,还可以适当配图,没有字数限制。

4.继续完成第7、8次观察记录,并试着把观察的内容整合到已经合并起来的记录中。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不同的表达方式互相转换、借鉴,实现双向迁移,将隐性资源显性化,提高教学效益。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连续观察的内容整合成一篇文章,让他们的表达兼具多种优势。)

活动五:跟着课文学表达

1.要想完成一篇观察类文章,仅仅将观察记录结果书写出来就可以了吗?怎样才能写得有意思呢?

(1)完成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题,比较句子,想一想用词的准确体现在哪里。

(2)学习“阅读链接”中6月30日那天的日记,关注作者联想的内容和运用的修辞手法。

(3)学习《蟋蟀的住宅》中的句子“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关注作者的想法、感受。

(4)到课文中去找找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

2.找一找自己的习作中有意思的地方,想一想还可以加上哪些有意思的句子,并进行修改。

3.完成第9、10次观察记录,留心自己观察时的感受和体会,并把它们写下来。之后,可以将这两次记录整合到先前写的文章中。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中“读”与“写”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以写促读”“写中悟读”。此环节引导学生写好观察的过程、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把观察日记写得有意思。)

活动六:晒晒我的观察日记

在两周多的时间,我们做了观察记录,根据单元习作要求,完成了自己的蒜苗观察日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让我们来修改并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吧。

1.对照评价来修改。

2.小组分享再修改。我从同学的习作中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后,我们的习作大功告成啦!可以通过校园电台、班级群等渠道,晒出自己的观察日记,开展分享会,分享我们观察的收获和快乐!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三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对照、自主修改、个性分享。学生的观察日记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展示。教师凭借现代网络技術,让学生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成为语文学习的新样态。)

【整体设计意图】

1.大单元教,大情境学。本活动依据“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创设了“跟着课文学观察,每次都有新发现”大情境,将单元内容整合成六个大任务,将阅读体验与观察表达转化成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找找、想想、用用、写写、比比、转换、改改、分享等过程中,落实教材各板块的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观察、表达的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在培养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先写后教,边写边学。在学生深度学习文本之前,教师将学生带入写作情境,种下蒜苗,先做好4次观察记录,让学生展示思维状态与过程,把准学情。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和课文进行比较,寻找习作的生长点,实现思维、言语品质的提升。本单元的“先写后教”用多次、多形式呈现,学生边写边分步、分主题向课文学习——学习观察的方法,学习观察记录的整合,学习准确生动的描写,学习恰当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等。写后对症下药,学生能发现并快速、高质量地解决相关问题,增加学习智慧。

3.读写融合,素养共生。“读写融合”是语文学科的特质,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路径之一。在本单元中,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习作要素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阅读与习作的目标高度一致,读写有方向。为此,紧扣“观察”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习作中,很好地实现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深度地融合。学生习得了观察、记录、表达的策略和方法,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促进了高阶学力的发展。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   324000)

猜你喜欢
蒜苗日记习作
小蒜苗成长记
幸福的蒜苗
种蒜苗
蒜苗成长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