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小学作文素材积累的策略

2022-05-30 05:34潘端蓉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文作文

潘端蓉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因为目前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比较低,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写作素材,导致他们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结合实际生活,拓宽写作渠道

生活能给学生提供写作灵感,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宝库,对小学生而言,课堂学习的内容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充满乐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氛围,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面对写作任务的时候,学生手里没可用的素材,往往无从下手,他们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写。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作文的方法陈旧,学生更不会想着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拓宽写作渠道。

例如,在教学诗歌《咏柳》时,就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当中柳树的样貌和特征,再结合自己课堂的所学内容写作。通过观察,学生能收获到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会发现“柳树”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小学生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所以生活中的事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到柳树的精神气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将在生活中获得的启发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二、借助拍客作文,激活写作思维

拍客作文指的是让学生通过拍照记录下生活的美好瞬间,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对于没什么作文素材的学生来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并且拍照本身也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经过实践发现,拍客的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讲十分适用,这也是他们近距离接触生活的一种方式。让学生以“拍客”的身份去寻找写作资源,是一项探索生活的活动,而不是用写作为由强迫他们必须执行的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拍照,后写作,以拓展写作思路。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教师可以让家长陪同学生完成这项活动。用家长的手机或者是相机,记录下印象深刻的画面,相信学生肯定会收获感满满。以拍客的形式,安排学生寻找写作素材,不会产生压力,反而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产生实践的动力。以“奇妙的大自然”为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拍照所记录的内容写作,讲述自己的经历,并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拍到的照片,听听别人在看到照片时的感受。这样一来,通过书写拍客作文,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

三、挖掘课文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课文中的素材也能作为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来积累知识的,阅读打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让学生走进了语文的奇妙世界。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的不仅仅是生字词,还要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抒发自己的感想。由此可见,课内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并且这也是最直接,最方便的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并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带领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比如让学生回答“小兴安岭的美丽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再通过分析句子,找到问题的答案。另外,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多积累些好词好句,等之后写到类似主题的作文时,就可以直接引用学过的知识点,为文章增色添彩。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注重课堂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开展课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仅仅学习课内知识还远远不够,不足以满足学生课外拓展的需求。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中,会发现语文知识的来源非常广泛,而课内考查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学生还要会用所学的知识解答课外问题。所以,多进行课外阅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在学习时就不会有被强迫的感觉。学生读得多了,看得多了以后,写作素材自然也就丰富了。因此,教师可以从课外阅读的角度突破语文教材局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写作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读和本文相关的《三国演义》,深入了解该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将两篇文章都读了之后,就会发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学生要学习这种写实的手法,当然还有表达技巧,故事情节的推进等,这都需要课后认真琢磨,学习借鉴。所以说,阅读与所学文章相关的课外书籍,不仅可以突破语文教材的局限,让学生学到新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能在产生新的联想,获得新的启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以读促写,激发写作灵感

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来拓展写作,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生活经验不多,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没有支撑材料,再加上平时很少写作,长期下来也没什么写作灵感,这就使得在看到作文题目后,不仅不知道要写什么,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在他们心中,写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不僅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自己还可能会因写不好而被批评。面对上述种种问题,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心理,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写作,因此,可以以读促写,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该文章出发,拓展写作思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写作。雷达的发明,是研发者基于对蝙蝠特性的认识,通过研制仿生物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学生也要有这种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事中获得启发。另外,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本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想想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那些有借鉴意义的事物,比如“鸟类”和“飞机”。由此可见,以读促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并且阅读中的知识也能运用到写作中,对学生的写作非常有帮助。

六、组织互动交流,拓展写作思路

在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班级中的一分子,加之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很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同伴的学习状况,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经验。经常组织这种活动,能调动起班里的学习气氛。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写作的话题展开讨论,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例如,在教学“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话题展开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旅游经历。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并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提示和引导,这样也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了让课堂效果更好,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要讨论的内容或者写作素材,可以是学生在旅途中拍的照片,也可以是自己保存的一些纪念物品。通过交流,学生也能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得学习体验和有用的素材,对自己的写作很有帮助。

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有了足够的作文素材,还要有轻松的环境。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上文中提到,不少学生对写作存在偏见,不会写的时候就想应付了事,而不去想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也有些学生的写作态度不端正,使得写作过程十分吃力。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考虑学生的需求,以及如何来满足这些需求。小学生比较喜欢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就可创设一个愉快的、温馨的学习情境,去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找春天》这篇文章时,可以用多媒体来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在欢快的音樂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然后从歌曲入手提问学生,“从歌曲中,我们能够听到春天在哪里?”然后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有了歌曲的启示,教师再布置相关主题的作文,学生就有了可用的素材。因此,用歌曲来导入课堂,也是一种很好的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

八、开展随笔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随笔练习是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之一,由于写作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能学到的知识也有限,所以他们也很难在一节课内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而随笔对于学生来讲,就不会有很大压力,随笔的篇幅较短,而且主要是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学的知识展开的,教师可以通过随笔写作去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使学生从心底爱上写作,而不是畏惧和逃避。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学的知识来进行随文练笔,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让学生通过随文练笔的形式,来书写自己的读书心得,谈谈自己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词的看法。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作,如谈一谈自己对父爱和母爱的看法。过后,教师要将学生的随笔收上来进行批阅和评分。通俗来说,随笔就是读书心得,通过随笔练习,学生既能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能从中找到灵感,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九、写后评价与反馈,掌握写作技巧

学生完成了写作任务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价与反馈,并且是正向的、有用的信息反馈,这是学生提高自身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写,却不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价,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就没办法对症下药,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具体到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丰富评价的形式和主体,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只有老师评价学生的作文,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实学生如果参与了评价的过程,会更加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及时沟通,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在“我的奇思妙想”的写作课上,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奇思妙想”入手开展游戏化教学。就拿“隐形人”这个话题来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也擅长调动一切可用的素材,比如他们会想象自己变成班级里的“流动红旗”,然后从红旗的视角写作。还有的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他们能想到发明一些东西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便利,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棒。教师要在学生发言后及时给出反馈,还可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具体就是学生之间交换作文,先对他人的作文做出评价,优点、不足以及自己的看法都要讲清楚。只有这样,被评价的学生才有进步的空间,当然,评价的同学也能从别人的作文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最直观的就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所以说,课后的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作文学习非常有利,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