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润在心田

2022-05-30 15:15曹玉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德育意识素养

曹玉

对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意识和思想观念都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德育和美育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最主要途径,也是高效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元素陶冶学生的情操,利用道德元素培养他们优秀的品德,从而使其形成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和品格素养,并借此促使中小学生向更全面、更优秀的方向发展。本文根据当前德育的作用,探究将其渗透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措施。

一、德育的内涵

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对中小学开展德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综素养,并借此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未来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并且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教学宗旨,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较强的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人文情怀和审美情操。

在核心素养教育环境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并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而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德育元素,更应该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元素,从而真正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学科综合素养。

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不同于自然学科中的知识教育,它并没有直观具体的数据支持,也没有相关的实验现象供教师参考,它其实是一种摸不到、看不到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因此,音乐教师要想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就必须依靠自己身体力行的示范,或者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教育。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教育家荀子就曾提出“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这里所说的意识是指音乐是圣人所喜爱的,并且,圣人可以用音乐来使百姓之心变得和善,同时,也能借此改变陈旧的风俗习惯。因此,古代的先王通常都会运用礼乐来教导人民,使百姓之间长久地保持和睦。这句话体现出了音乐教育在思想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这种无形的教化也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由此可见,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并借此培养他们和善友爱的思想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在当代,我国的一些教育学者也对音乐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有的教育学者认为,教师在对中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如果没有情感教育作为基础,那么就会使教学活动变成空洞的说教,难以起到有效的德育效果。而教师将其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则正好可以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把音乐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基础,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合理渗透德育,先用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不同音乐中的不同思想感情感化他们,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有的教育学者认为,音乐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韵律,它更是人类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主要表现,而且,音乐也能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德育素养教育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渗透德育,能使音乐与品德实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和艺术素养教育,进而提升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三、利用音乐知识开展德育的优势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中小学所有的教师其实都是德育教师,所有的课程也都是德育课程,教师创设的所有授课活动也都是德育活动。德育指的是教师开展德育课程或者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德育的独立性其实是比较弱的,它通常要依靠其他几个教育要素,如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知识教育等,这其中的音乐因其本身就带有思想熏陶的作用,因此,音乐课程有着天然的德育优势。对此,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就要依靠教材内容和各类教学要素开展有效的德育。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们脑中各类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的载体。中小学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音乐知识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拥有更扎实的乐理知识,学会并掌握更多的音乐要素,还能更好地陶冶中小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不同乐曲和歌曲之中的不同情怀,并且,能借此对其进行有效的优秀思想熏陶和高尚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进而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及道德修养。

四、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

(一)深入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借此开展德育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德育,就要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和探索音乐课本中的德育元素,然后再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他们对德育知识的理解程度创设教学活动,进而有效地把德育元素渗透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健全他们的人格,并养成规范的言行举止。另外,音乐也有着影响人们情绪的作用,欢快的音乐能调动中小学生兴奋的情绪,有效缓解他们学习的疲劳之感,使人变得精神焕发、心情愉悦;而舒缓的音乐则能起到安定心神的作用,学生通过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使心境变得更加平缓,从而减轻学习的压力,同时,还能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沉稳,而这也是德育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还包含了很多爱国主义元素,教师将这些要素融入课堂活动中,还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并提高他们的爱國主义情怀。由此可见,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德育,就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并且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元素开展授课活动。

1.音乐歌曲中的德育元素

教师可以在教材所提供的歌曲中找寻德育元素。对一首广泛流传的歌曲而言,除了要有美妙动听的乐曲旋律之外,还要有朗朗上口的歌词内容,且歌词的寓意和意境也要足够深远,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和影响的作用。比如,教师在教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歌之前,要先厘清歌词的内容,找到其中具有德育意义的歌词,并对其进行内容的延伸,然后再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使其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受到优秀思想道德的熏陶,从而树立起爱国主义意识,形成高尚的品格。例如,有一句歌词是“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中的深刻内涵,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努力学习,要如何做才能克服困难,而这样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这首歌曲的含义,并借此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2.音乐知识中的德育元素

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除了利用歌词内容开展德育之外,还可以挖掘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的德育元素,并借此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时,可以给他们讲解乐曲的韵律和演唱技法,并引导他们感受这些歌曲中所展现出来的爽朗乐观的民族特征,以及善良勤劳的人格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歌曲创作的背景故事,利用这些故事中优秀的德育元素对中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节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和曲作者聂耳的生平事迹,利用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

(二)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德育效果

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强弱和教学素质的高低都将影响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对此,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好地落实德育,就要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能力培养,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并加深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意识。另外,学校还要让教师意识到自身言行举止的作用,从而使他们更加注重日常言行,并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行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优秀道德品质的渗透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提升他们的道德思想觉悟,进而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

比如,各中小学可以对音乐教师开展“德育教学能力培训”活动,聘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或心理学专家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能更灵活、更巧妙地把德育元素渗透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而更快速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改善中小学德育的氛围,强化德育素养熏陶

1.组建乐队演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之外,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利用丰富多彩、样式新颖的活动形式,使中小学生受到优秀道德思想的熏陶,这样能更好地落实德育。

乐队是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向人们展现音乐,而这种模式更加注重个人与集体的融合度,更看重乐队各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和配合度。中小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创建乐队表演活动,鼓励班级学生或年级学生自行组成音乐小组,各组成员通过讨论和交流确定本组所要表演的歌曲,然后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乐队演出训练,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强的团结意识和默契意识,使本组在节奏、速度、旋律、音准、力度等方面都有更为默契的表现。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這样的活动向学生渗透团结互助、迎难而上的品德教育,使其形成高尚的情操。

例如,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每学期最后一节课组织一次小型的音乐会,让学生自行组建乐队,任意选取本学期的歌曲进行表演,可以是一首歌曲,也可以是歌曲串烧,每个表演的时长不超过五分钟。这样的音乐教学既可以改善课堂的氛围,还能有效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有利于教师在此类活动中渗透德育,进而提升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开展音乐创作,改善中小学生生活态度

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不定期地举办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他们对歌曲内涵和歌曲情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音乐元素,鼓励他们用更新颖的方式展现歌曲内容,从而提升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例如,可以根据《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京剧选段设计表演内容,以此来展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浓厚爱意,并借此表达出母爱的伟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使他们更加关心父母、体谅父母。教师通过创建音乐创意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更好地渗透德育,从而使学生改善对生活的态度,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融入生活化元素,完善中小学生的人格

通常大部分中小学生都会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物产生比较强烈的探索兴趣,对此,音乐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多样化的生活元素开展音乐知识探寻活动,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创建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提高他们对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并借此进行有效的德育,从而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意识和道德观念意识,并逐渐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师可以以“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创建生活化学习情境,当学生在学习如《红梅赞》《义勇军进行曲》《红旗颂》等类似的歌曲时,音乐教师就可以把小红旗挂满班级的各个角落,利用具体的、现实的生活要素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让他们探寻与红旗相关的故事和知识,并借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在音乐意境和现实环境中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这类生活元素培养中小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让他们拥有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并借此提升音乐课德育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在音乐知识中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并将其合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对中小学生进行优秀道德思想的洗礼,使其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吴淑媛)

猜你喜欢
德育意识素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