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撑与引领:省级教研机构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为

2022-05-30 10:48李荆
关键词:课程改革

李荆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强化教研、科研的专业支撑”,作为发挥重要“桥梁”作用的省级教研机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明确“提供专业支撑与引领”的工作定位,提升为学校、教师、学生、行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追求“专业且务实”的发展目标,有助于省级教研机构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助力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省级教研机构;课程方案;课程改革;专业支撑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程方案”),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这对我國推进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2022版课程方案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从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出发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课程实施管理的要求。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强化专业支持”“强化教研、科研的专业支撑”的要求。

从2022版课程方案和16门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22版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中,我国特有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系统势必要承担起相应的任务。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省级教研机构如何组织开展研究和活动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如何有效转化2022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理念以确保实践落地?如何加强对全省教研工作的统筹规划?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一、提供专业支撑和引领:省级教研机构在课程改革中的定位

教研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1]。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引领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探索评价改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内涵式发展阶段,省级教研机构也在不断调整工作方向与任务,探索着教研转型。

从全国及浙江省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来看,省级教研机构始终在宏观课程理念与微观教学实践之间起着科学而有效的“转化”作用:一方面将国家的教育要求、课程主张传达给教师,并为学校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另一方面,教研员与学校、教师接触比较多,熟悉一线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时,教研员可以真实反映一线情况,为教育决策提供建议。因此,教研员经常把自身的工作比喻为“桥梁”,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专业的支撑确保先进理念的真正“落地”,以专业的引领保障教学实践科学发展。

因此,随着2022版课程方案的颁发,省级教研机构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工作定位,加强统筹规划,深入研究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继续发挥好“桥梁”“转化”作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稳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支持与引领。

二、强化服务意识与本领:省级教研机构专业发挥的路径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了教研工作的“四个服务”对象,即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从“研究、指导、服务”到“服务学校、教师、学生和行政”,从强调教研工作本身到更加突出教研服务主体,做好“四个服务”将是新时代教研工作遵循的基本方向,也是反思、校准、评价教研工作的核心指标[2]。

(一)服务学校教育教学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先进的课程理念必须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2022版课程方案将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并突出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兼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拓展补充作用。学校要依据省级课程实施办法,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注重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学校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等工作。

省级教研机构在地方教研机构中研究能力最强、专业程度最高,应成为地区课程发展中心,省级教研员作为“专业的课程领导者”[3]要帮助学校解决如何进一步规范并优化课程设置的实际问题。

一要指导学校研制好《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做好三类课程在学校层面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二要引导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基础上做好学科课程规划,合理安排日常教学与10%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明确学科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扎实基础。三要指导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要特别关注如何立足本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如何以多种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如何确保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等问题。

浙江省自21世纪初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一直鼓励学校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开发。2015年,浙江省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中,更是把规划课程设置、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列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随着2022版课程方案、2022版课程标准的颁布,浙江省需要在继承先期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强调学科规划的系统性、专业性,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使教研指导下的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更进一步。

(二)服务教师专业成长

中国的“教研”,其功能远远超过“教学研究”,实际上是塑造和发展教师专业的主要机制[4]。无论在任何历史阶段,从教研工作的职能来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都是教研机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以浙江省级教研活动为例,各学科的关键问题解决研训、教学论文评审、教学活动评审等常规工作,都是在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2022版课程标准中,各学科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学科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它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实践性要求,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了学业质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全新的要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教师,包括各级教研员,都是全新的挑战,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有效组织教学实践,势必成为下一阶段省级教研机构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工作。

第一,与教师一同加强对2022版课程标准的研究。省级教研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在国家级示范培训的指导下做好省级层面的解读与宣传工作,着力提升教师对课程育人价值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特别是在近两年时间内,“新课标老教材”如何配套使用也应成为省级教研部门研究课程标准的重点之一。

第二,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改革、作业改革研究。“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是深化教研工作改革的重要一环,如何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指导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如何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如何引导教师加强作业设计及使用研究?如何通过现代化技术的使用促进教学反思与改进?如何引领教师聚焦符合学科特质的关键问题研究?这些都是省级教研机构、省级教研员需要整体建构的工作难点。

第三,要加强对跨学科主题活动学习、学科实践、学业水平质量的实践研究。省级教研部门应组织全省骨干力量对新要求、新任务开展专题研究,为全省范围推广相关工作提供典型经验。

(三)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的终极指向必定是“以人为本”,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与成长。2022版课程方案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基本属性要求。与此对应,教研,归根结底,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是为了“学”[5]。

首先,省级教研机构应在研究教师“教”的行为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将先进的脑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关联,并科学辅助教育教学实践行为改进是我国教学研究的短板。如何通过“教”得科学,进而让学生“学”得科学,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要命题。

其次,2022版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校本课程应“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且“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省级教研机构非常有必要通过指导学校建构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结构层面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从而达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要求。

再次,2022版课程方案、2022版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学科实践”,提出“学科实践”的根本指向是继续我国多轮课程改革对于学习方式变革的追求与目的。因此,要把“学科实践”作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通道[6]。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如何落地实施?如何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如何通过学科实践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深化学科德育研究?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这些都值得研究。

最后,要引領区域、学校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强化素养导向,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真实进步。我们一定会发现,提高质量的过程对于任何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扎实推进课改的过程[7]。

(四)服务教育管理决策

一般而言,我国的省级教研机构主要服务于省属学校以及省级教育行政决策咨询,负责全省教研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8]。在工作职能上,相对于市、县两级教研机构,省级教研机构在教育决策和教育发展改革决策研究上,以及在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教研支持上,承担着更多的工作。

基于2022版课程方案的要求,省级教研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协助做好并推进省级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组织开展课程、教学、评价活动和优质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培育、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和课改典型经验,统筹、指导省域教研工作。

具体而言,其一,省级教研机构应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骨干教师等专业力量,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国内国际比较研究、典型案例研究等,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课程改革决策提供专业支撑。其二,对于浙江省而言,省教育厅教研室应秉承教研工作的优良传统,继续聚焦课程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实施重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建专题研究小组,以课程实验区、学科基地学校等为载体开展工作,着力实现在课程育人、课程综合化、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方面的突破。其三,省级教研机构要进一步统筹协调省内各级各类教研工作,密切与市、县两级教研机构的业务指导、协作联系;增强优质教研供给的全面性与均衡性,强化对农村、山区、海岛区域及学校的指导与支持;积极探索技术支持下的教研转型,丰富教研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提升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追求专业且务实:省级教研机构的未来发展目标

面对新时期教研工作的新使命和新挑战,省级教研机构势必需要转型发展。在发展方向上,需要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加强自身队伍以及工作重心上的专业化变革;在转型方式上,需要在继承原有教研优良传统、现有教研工作特色基础上再出发;在操作方法上,需要关注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致力于满足社会、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真实需求。这些都需要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教研员团队的省级教研机构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

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是品质保障,省级教研机构要继续并充分发挥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研究诊断、“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务实”则是工作态度,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教研项目,有力支撑新课程理念的落地,是教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随着2022版课程方案、2022版课程标准的逐步落实,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省级教研机构将继续以优质的教研,服务助力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EB/OL].(2019-11-20)[2022-06-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0.html.

[2]刘莹,何成刚.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历史贡献、困难挑战与思路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3):24-28.

[3]崔允漷.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9(8):4-8.

[4][5]程介明.教研:中国教育的宝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5):1-11.

[6]任学宝,方龙云.以教研转化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落地生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访谈[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2(6):3-6.

[7]尹后庆.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新使命[J].全球教育展望,2022(4):22-23.

[8]王艳玲,胡惠闵.从三级到五级: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建设的进展与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20(12):66-67.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