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需要包容,但不包括暴力

2022-05-30 10:48关梅林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越界暴力行为亲密关系

“道”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本源和机理。婚姻看似简单,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夫妻想要拥有幸福婚姻,悟道是前提。2022年,本刊邀请著名心理学家关梅林老师,为您解析婚姻之道。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可以因爱而包容伴侣的局限,但是这种包容不包括暴力。

婚姻,是一种因为彼此相爱而缔结的亲密关系。正是因为爱的存在,婚姻比一般关系更具包容性。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不开心,通常不会向领导、同事表达不满。回家后,却找各种借口(家里乱、饭菜不好吃等)向伴侣撒气。伴侣基于对他过去行为模式的了解,推测他可能在单位受挫了,于是不仅不会和他对抗,还会包容、安抚他的情绪。

婚姻确实有一定包容性,但是如果伴侣过度利用这种包容性恣意妄为,而且不担心因此受到惩罚,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行为就会出現。对于家庭暴力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就是“推搡、掌掴、拳击”等暴力行为,但有学者认为:凡是消极地对待他人,并给他人造成身心痛苦的行为都是暴力的,都是对他人不公平的。今天,我们就在此讨论一下家庭暴力都有哪些存在形式,以及如何坚决地对家庭暴力说不。

迈克尔·约翰逊认为,在伴侣中存在3种主要暴力,而且有着不同来源。我们最熟悉的是情境性伴侣暴力,它一般来自失去控制的剧烈冲突,比如夫妻对事情观点不一,越吵越凶,最后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情绪,其中一人就可能动手,对方再以牙还牙。这种暴力在伴侣中是最常见的,主要源于冲动控制困难。可以通过增加伴侣的共情能力、改善沟通技能、觉察并调节负面情绪唤醒来进行预防与调控。

与情境性暴力截然不同的暴力是亲密恐吓,即伴侣一方把暴力作为控制和压迫另一方的工具。它一旦发生就会表现得更频繁,对伴侣造成更持久的伤害。亲密恐吓者影响伴侣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对伴侣进行强迫、威胁和恐吓;对伴侣进行经济虐待(不让上班,不给钱);使用男性特权,让伴侣臣服于自己;利用孩子让伴侣服从;否认自己的虐待行为,推脱罪责;限制伴侣与外界接触;打击伴侣的自信心,对其进行感情虐待等。

亲密恐吓者大都由男性发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为了防止伴侣离开自己而采取的拙劣行动;另一类则是由于极度自恋或者反社会人格造成的自利行为。他们可能存在童年创伤及人格障碍,对异性相当敌视和仇恨,把异性当作满足和娱乐自己的工具。处于亲密恐吓关系中的受害方往往由于被长期打压、控制而自尊降低,无力离开施暴者,有的甚至会患上抑郁症和创伤应激障碍。因而,预防亲密恐吓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心智成熟水平,知道亲密关系能包容的底线是什么,凡是越界的行为要大胆进行反抗,或者敢于结束一段不健康的关系。还有一种伴侣暴力形式是暴力抵抗,多见于女性对于施加亲密恐吓的男性实施的报复行为。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可以因爱而包容伴侣的局限,但是这种包容不包括暴力。在处理伴侣暴力时,对暴力第一次出现的反应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包容一次,对方会因为内疚而停止暴力,但通常对方的行为会因为在情绪上获益而被强化。因此,预防伴侣暴力的重要途径是:在婚姻中进行人格成长,懂得互敬互爱,学会自律,对越界行为大声说“不”,必要时依靠法律力量维护公平与保护自己。

真心希望每个在婚姻中的人,都能够真正地被温柔以待!

付洋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越界暴力行为亲密关系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阵列方向图综合中PSO算法粒子越界处理研究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越界婚姻的伦理窘境:评史密斯《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