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探究

2022-05-30 10:48宋杨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 要: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可行性,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及有效途径,旨在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实效,为培育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作者简介:宋杨(1981-),中国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修辞学、跨文化交际。

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应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据此展开有效的思政教育,整合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但是,长期以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单纯依靠思政课程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导致高校培育的专业人才普遍缺乏较高的思政素养。基于社会对专业人才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研究着力点,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可行性和有效路径三方面,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概述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指的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全过程,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课程思政基于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从意识形态、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全方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促进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道德水平,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一)内容高度契合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践行已有一段时间,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且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仍然缺乏较多的理论依据,且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尤为缺乏。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前,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基于内容角度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两者的内容高度契合,是相通的,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活动往往是以文化意识培养、观点输出等为着力点,合理选择并设计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往往会组织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能够输出正确的观点,据此有效强化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而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是基于文化教育、德育教育等内容展开,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站稳政治立场。思政素养是学生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在现实中作出正确行为的重要保障。由此可知,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是可行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品格。

(二)有极强的协同效应

大学英语教学是传播外来知识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围绕思政主题、先进思想理论而展开。当前,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十分丰富,牵涉政治、文化、民俗等专业知识领域,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等,对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具有显著作用。而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既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又有助于把好大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若局限于单一的专业课程教育,则只能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难以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多元需求的新型人才。只有着眼于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思政素养等方面,对专业人才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评价与指导,才能保证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由此可见,在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具有极强的协同效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师资力量雄厚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肩负重大的社会使命,需要根据社会需求,依托多样化资源来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实践应用能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西方文化知识时,需要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教育和影响。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且有能力、有责任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是有雄厚师资力量予以支持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够帮助大学生强化国家意识,促使其具有民族精神,这样在学习外来文化知识时,大学生才能够始终以包容心态接受新的语言与文化。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可行的,具有雄厚师资力量予以支持。

三、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及有效途径

(一)灵活融入德育、文化教育元素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地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局限于单一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强调实践应用能力、正确的价值观、较高的道德品质等。因此,为了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优质人才,高校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德育和文化教育元素。具体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灵活融入德育、文化教育元素,以期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培育专业能力强且品德高尚的优质人才。具体而言,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依托大学英语主教材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同时要充分利用主教材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对大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文化教育等,使得学生在习得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法律知识等,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英语教师需要以跨文化课堂为基础,有目的性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中获得思想启发,由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助力大学生发展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综合性人才。例如,对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讲解时,主教材为与京剧相关的文章。英语教师可以结合音视频等方式,向学生简要讲解京剧的发展史,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京剧。随后,为让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并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英语教师应与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可以从京剧的角色、特点和代表人物等方面选择讨论主题,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应渗透相应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熱爱,达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注重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和丰富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作用,帮助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在强调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尤其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英语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创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例如,将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理论讲授法等方法进行灵活使用,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高效获得知识,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结合思政教育主题来提出相关的问题,由此创建互动性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组织学生以英语演讲的方式表达本小组的讨论结果。通过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在设定主题或者提出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政治、文化、人生选择、经济等多样化素材,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帮助在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在“To be or not to be”(人生选择)的主题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人生提出多个问题,随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由选择相关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样能够促进学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重大选择。

(三)强调网络思政教育优势的发挥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体现虚拟性和时代性,即在教学理念、教学设施等方面应做到与时俱进,且强调教学空间的虚拟化,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空方面的限制。为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积极将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课堂相融合,以此达到延伸课堂的目的,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新的体验。具体而言,英语教师应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创建一个虚拟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互动学习。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线上学习,教师需要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分类处理,随后制作相应的课件,并据此引导学生展开线上学习活动。同时,在线上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掌握学生的动态,实时收集学生的信息,并且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思想政治素养水平、文化认同感等。英语教师根据了解的具体情况,对后续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优化,从而保证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保驾护航。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也是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可行的,集中体现在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时,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并注重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和丰富,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融入德育、文化教育元素,从而不断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为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莉,马旺艳.课程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融合研究——以高教版《英语泛读教程3》Unit 2为例[J].科教文汇,2022(14):111-113.

[2]谢泽芸,韦施羽.“学习强国”资源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研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中外班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2):109-111.

[3]赵颖.“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与实践[J].大学,2022(18):117-120.

[4]高天.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分析——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J].新闻爱好者,2022(6):119.

[5]陈晓娟.构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价值观体系——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1):166-167.

[6]李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課程思政教学为例[J].品位·经典,2022(11):126-129.

[7]何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研究——以“职业文化英语”课程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2):87-91.

[8]汪睿.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英语“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2):83-86.

[9]赵晨光,王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路径——以医学英语读写课程为例[J].海外英语,2022(10):151-153.

[10]何美萱.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Cliff Young, an Unlikely Hero为例[J].海外英语,2022(10):174-175,180.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