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新技术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卢成福
新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案例法治课堂教学

卢成福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确立良好三观、提升精神境界有着重大意义,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教学领域也不例外。新媒体技术对于现代小学教育既是助力也是挑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让新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正面作用。

一、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新媒体技术运用不得当。

很多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水平比较有限,难以跟上教学应用的需要,因此即使他们想要在课堂上使用新媒体技术,却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最终导致教学进度受到影响。除了运用水平有限,很多教师也并不知道如何设计让新媒体技术参与的教学环节,导致其与同课堂教学的融合比较生硬,缺乏吸引力,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案例呈现也比较单一,教学效果受到了制约,难以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 受限于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一本教材、一张黑板、一根粉笔的教学方式,授课主要通过口头授课和基本的板书来进行,课堂上可以应用的资源比较少。但科技发展到今日,很多技术能够轻松地被引入课堂,倘若教师仍然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那就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了。此外,很多教师也缺乏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意识,认为教学只要遵循传统的途径即可,新媒体技术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新媒体技术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上流失,因此对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存在抗拒心理。

3. 科學指导的意识有欠缺。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学生日常也有上网的习惯,但学生在闲暇之余,大多通过上网获得娱乐享受,而缺乏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这潜在说明了教师日常缺乏指导学生科学上网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的学习网站,或是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学习资源,比如获取微课资源,或是查阅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案例等。

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1. 革新课堂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新媒体技术渗透进课堂教学,这是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更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因此,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追求新颖的事物,新媒体技术能够为课堂增加趣味,帮助学生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课堂效率。最后,多媒体技术本身所蕴含的多元的教学模式还能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比如实践教学时需要增加课堂互动时,它可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而进行理论教学时要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其制作思维导图的功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以超链接的形式插入视频案例,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某餐馆服务员为提前下班,以扫地为名驱赶顾客,由此同顾客引发肢体冲突。视频观看完毕后,教师点击案例,显示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该服务员侵犯了顾客的什么权利?公安机关对他们采取了什么处罚,这一处罚体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知识要点和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确保有效性为前提,合理运用媒体手段。

运用新媒体手段要以确保课堂有效性为前提,以合理性应用为原则,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使用新媒体手段,使其喧宾夺主。毕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如果不考虑教学需要,那么一切的辅助技术都难以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弄清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并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出发,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只有在必要之处合理运用,才能让新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反过来拖累课堂教学的进度。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摇依法维权》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遵守法律的观念,认识到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权利遭到他人侵犯的情况,必须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教师就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大量的相关案例,如以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现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尤其是法制新闻中出现的一些维权案例。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官方的维权网站或途径,通过投影仪向学生演示具体的使用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维权手段,以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真正运用到。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切合了课堂相关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切中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有效达成,并促进学生素养、能力的真实提升。

3. 技术、教学有机结合,巧妙呈现教学案例。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是重要的内容。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的内容与性质决定的,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相较于理论内容,案例教学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新媒体技术对案例的呈现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加丰富、多元的案例,增加教学的层次性和专业度;另一方面,教学案例既包括文字形式的,也包括视频、音频等多元形式。为了更好地收集和运用这些新媒体技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新媒体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新媒体手段,自己打造新颖的案例,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写纸条、录音、录视频等方式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或苦恼,同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是对未来提出新的期许。教师将这些内容剪辑成为一个短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问题,并认识到如何进行自主选择,把握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师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小程序进行教学互动:教师在课前先将常见的课余生活中的活动编辑到小程序中,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在小程序中随机抽取一个活动,将这个抽中的活动作为课后实践的内容。通过这种选择的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上时代脚步,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做好备课的基础上引入新媒体技术,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增光添彩,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的,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革新。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案例法治课堂教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