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2-05-30 10:48卢立涛刘璐
新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协同育人共同体

卢立涛 刘璐

【摘 要】从国家政策与实践策略来看,家校社协同育人已然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研究话语。建设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支撑的育人共同体是对落实国家意志和回应现实关切的科学统整。具体来看,家庭、学校、社会各主体明确权责与边界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前提;育人共同体要在实践的社会化学习中形成;智能技术为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载体。

【关键词】家校社 协同育人 共同体 路径探索

一、问题提出

从国家政策发展来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日益受到重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较为详细、具体地指出“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协同多方营造良好育人生态。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家校社协同育人已然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研究话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及社会作为受教育者的作用主体,共享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的,协同起来可以消弭不同教育子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割裂,还原学生完整的学习、生活过程。这就使得三方有了协同的诉求基础,也使得三方形成合力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发展是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如今在“双减”背景下,关于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呼声只增不减,协同育人呈现学校教育向后延伸、社会媒体协同家庭教育等新样态[1],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面临新机遇。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

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而实践中,也已经有学校在这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上海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做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近年来,上海市积极引导学校改变单向度的思维,跳出德育工作观,实施全员育人,倡导“家庭教育指导”向“家庭教育关怀”转型,打造家校协同育人新样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还依据11个区域、39所学校的经验,梳理出家校组织创新、家校开放办学、多途双向沟通、学生事务协商、家长参与课程、家长参与评价、多元参与治理、团队成长建设等八大工作机制,为学校整体推进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经验和新范式。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也做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如建立家校工作坊、定期举办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论坛等。其中,学校的“穿行春野”活动将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生存教育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活动为期一天,全程数十公里,学生以徒步拉练、户外野炊的形式开展生存体验,以分工合作、全程自备生存工具和物资、共享资源的形式体验劳动过程,以家庭、学校与沿途村镇、社会单位相互配合为活动保障。学校开设的“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课程以生涯发展中心为依托,对学生的生涯志趣和个人特质做跟踪评测,以“彩虹生涯月”和“大先生讲堂”为主要形式,让各行各业的家长参与进来,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同时引入企业、院所、机构等社会资源,大力建设校外生涯体验和实践基地,让生涯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线,发挥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还将家校社的合作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创办了国内首个家校共育播客节目《德育理想国》,打破家校社沟通的时空壁垒,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互联网+”下的家校社共育生态。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探索

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是对落实国家意志和回应现实关切的科学统整。可以看到,实践中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不少地方也采取了积极措施以提升家校社关系,但是深化家校社协同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当前家校社共育的相关实践大多集中在“家”与“校”之间,且家长一般仅作为观众通过学校开放日、校园观摩等活动被动了解学生、学校的相关信息;涉及“社”的部分也大多局限于社区,社会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家校教育沟通成效欠佳、校社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2]、家庭教育工作和社会教育工作的专业性有待提高[3]、家校社合力育人实践不到位以及育人方式比较单调[4]等问题仍然存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尚未达成理想状态的协同育人,三方育人共同体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那么,究竟要如何充分发挥家校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家庭、学校、社会應该怎样做才能协同起来,发挥最大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为更好实现共同育人目标,需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支撑的育人共同体。

1. 各主体明确权责与边界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前提。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家庭、学校等)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学生这一发展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交互影响。为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家校社需要进行长远设计,建设“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是多主体协同的系统,其前提是各主体明确自己的权责、优势以及相互之间的边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主体责任与优势究竟是什么?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发生在相应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对两者的支撑作用从何体现?

在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出让”与“越界”两方面,会出现“养而不教”的责任推诿或“教而不善”的方式不当等情况。父辈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出让”给祖辈或学校,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而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诉求和能力也越来越强,甚至发生“越界”,干扰学校正常计划。这些情况都会让孩子面临成长风险。“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阵地”,除去在校时间,家庭成为学生最主要活动场所。家庭在育人方面应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等采取适切的育儿措施,顺应儿童发展规律,“养儿体,育儿魂”,强健孩子的精神与体魄,陪伴孩子,给予孩子面对未知与挑战的原动力,打好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基础。

学校方面,教师作为学校微观层面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第一实践者,其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能力是否满足指导工作的需要是影响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方面。此外,陈珍国的《“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查》显示,“双减”后相较于民办学校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育的近50%的利用率,公办学校只有28%。可见,公办学校还要加强利用社会资源的意识。因此,学校在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时尤其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观,打破学校与外部社会的壁垒,形成学校与其他教育主体资源融通[5],注意发挥好主导作用,沟通家长,用好用足社会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关注学生认知、情感、劳动技能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学生不仅在家庭中学习、在学校中学习,还在社会中学习。教育不仅需要考虑其内在逻辑,还需要注意社会这一外在环境。社会在学生成长发展生态系统中主要起支撑作用,社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资源提供者。庞大的社会教育资源是家校都难以比拟的,丰富的场馆资源、配套的公共设施、良性的社区互动、专业的公益性机构等都是社会发挥教育功能的优势基础。如何有效利用好这些资源是社会在支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家、校、社虽居于不同教育时空,却共享教育对象与目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不是三者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各自找准定位,各司其职,并通过高质量的沟通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共同体赋能学生。家长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通过家委会等制度化途径与家长开放日等非正式途径广泛参与学校的活动与管理;学校依托教师等组成的家庭教育咨询师团队,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社会提高教育影响力,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提供场所等资源,社会媒体引领科学家庭教育观念,三方共创健康教育生态。同时,育人无边界,主体权责有边界,家长、教师和社会也要明白彼此的责任和边界,守好学校主阵地,绘好家校同心圆,用好社会资源库,三方协同优化育人环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2. 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在实践的社会化学习中形成。

学生终归是要离开学校回归社会的,既然如此,家庭和学校应该看到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应该紧密相连。这就需要突出实践的社会化学习,使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问题,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而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6]具体的社会化学习实践可以借助诸如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这类跨学科、实践性、综合化性质较强的育人活动来实现。

家校社可以在劳动教育中协作配合。学校作为育人共同体的主导,要担负起规划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任,注意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主动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引导家长更新劳动教育理念,挖掘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劳动实践体验,提高劳动教育质量。[7]如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发源地,当地整合学校与区域文化资源,整体建构“一岛五基地”垦荒劳动实践育人课程体系,通过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教师参与、家校联动,促进垦荒劳动教育整体推进。[8]

研學旅行以学校为核心,需要学生、家长、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协作开发反映乡土乡情、注重体验的课程体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刘翔武名师工作室积极发挥学校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开发了“人与自然”“人文历史”“科技与生命”“生命与安全”等一系列具有顺德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有效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9]

3. 智能技术为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提供重要载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重点、难点都在“协同”二字,三方协同的时空同步性难以得到满足。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公共教育资源供给,延展了教育的时空边界,扩宽了家校社协同的渠道,使得家校社多元教育共同体在线上虚拟空间的联通更加顺畅,有利于加强协同主体间的联系与交流。

利用好智能技术这一重要载体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首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需求,更为精准地为家庭、学校匹配适合的教育资源。其次,学校利用好智能技术将教育过程向家长和社会开放,引导家长关注、参与学校决策、治理、评价,掌握学生动态,吸引社会投入更多资源,助力教育过程,使家长和社会通过线上平台参与教育过程的共商共建。同时,学校针对信息素养不高的教师、家长与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云端课堂、数字学校等形式开展培训,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此发挥好学校教育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中的主导作用。社会要注重建设开放型教育资源,推动高质量教育资源走进学校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课后服务和家庭教育情境,融合多方,惠及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家庭教育也要懂得借助智能技术拓宽孩子眼界,选取个性化资源培养孩子兴趣。最后,推动泛在化学习,满足家庭、教师等多种群体对协同育人理念更新、能力提升与实践问题解决的需要。由于市场分工和专业化的原因,家庭、学校、社会任何一方都不具备发展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所需的全部资源。[10]借助智能技术不仅可以融合多方,实现资源互通,还可以让家长、教师、社会工作人员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从而自主优化育人理念与能力,更好地解决协同育人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利用技术创新家校社高效沟通机制,可以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营造一个更加便利、更加宽松的教育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加速家校社协同育人进程。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是好帮手,但家庭、学校、社会在共同体中居于主体地位,技术为主体所用,服务于主体,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可越位。

参考文献:

[1]顾理澜,李刚,张生,辛涛,康丽颖. “双减”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22(04):10-17.

[2]陈晓慧. “双减”时代智能技术的可为与能为——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J]. 中国电化教育,2022(04):40-47.

[3]储朝晖.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策略[J]. 人民教育,2021(08):33-36.

[4]喻培.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路径研究[J].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2(02):42-44.

[5]白然,张伟远,管艳,谢青松. 后疫情时代家校协同的变革路径探析——基于“停课不停学”期间1440个家庭的问卷调查[J]. 中国电化教育,2021(03):30-37.

[6]夏青峰. 自主·实践·育人: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变革[J]. 中小学管理,2021(01):20-22.

[7]谭轹纱,简天凤. 劳动教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06.

[8]章正形. 成长式劳动教育的椒江行动[J]. 上海教育科研,2021(11):59-64.

[9]刘翔武. 关于构建研学旅行教育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6):20-22.

[10]李彦荣.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组织间合作网络的构建[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21):76-80.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协同育人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