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2022-05-30 10:48潘水文
新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火烧云自然段笔者

潘水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和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地思考如何上好一堂课,而是思考如何通过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生本教育理念并未全面落实,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应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创新阅读教学的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以下几点探讨,供读者参考。

一、目标视角,强化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精神熏陶,以实现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在阅读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逐步提升阅读能力。预留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特色,它将教学目标与内容有效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如在四年级上册《牛和鹅》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两道前置性作业。

1. 根据情景看拼音写词语。童年的我们很wán pí(  ),看到牛时,敢chuí(  )牛背、摸肚子、触屁股……但是却很怕鹅。有一次我被鹅袭击,金奎叔qiā(  )鹅,把它shuāi(  )进池塘里。

2. 默读课文第5~1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其中描写“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的词句,体会“我”的心情。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鹅的句子,体会鹅的神气和狼狈,在旁边做批注。

这样针对课文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懂得重点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学会抓住重点进行阅读,也初步体验了用批注的閱读方法。

二、合作视角,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与主动性。同时,教师可让学生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达成观点、知识结构的相互补充,这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笔者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上的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了解到火烧云的上述描写,并试着在文中做批注。学生展开小组学习与讨论后,笔者让小组成员全体上台展示,并提示发言时要把话说清,小组其他成员做好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仔细倾听,关注有疑问的地方。团体成员一起上台,学生的展示精彩纷呈。第一个学生:从第3自然段四个“一会儿”,我体会到火烧云变化多端,让人应接不暇。第二个学生: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等词语,我觉得火烧云颜色多得数不清。第三个学生:从“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这几个词,我体会到火烧云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第四个学生:我们小组发现火烧云变化多而快,让人应接不暇,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笔者给予了肯定,并进行课文的梳理与讲解,介绍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充分展示各自阅读的独特体验,教师通过倾听、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辅以恰当的课堂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果。

三、评价视角,落实阅读任务

“教—学—评”一致性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考量评价方式是否科学,评价工具是否合理,评价语言是否得体,让课堂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评价不断采集、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确定补救的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控,使“教”与“学”达到预定目标。

如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一课,笔者在教学完新课之后,马上出示以下检学单,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青海湖是鸟的王国。湖上的鸟岛因数以万计的候鸟在这里栖息而得名。其实鸟岛是两座岛,西边的小岛叫海西山,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面积虽然很小,鸟儿却有八九万只。海西皮是鸬鹚鸟的王国,岛上的鸟窝一个连一个,鸬鹚不计其数。

1. 请找出这段话的关键句,画上下划线。

2. 写一写,这段话描写了青海湖的什么景象?

笔者在巡视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找关键句的方法,而对于写出这段话描写的景象,错误率较高。笔者马上调整教学环节,回到课文中,以第4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小城里的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提取关键词“庭院”“很多树”,从而总结出本段描写的是庭院里树多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说说第5自然段描写的景象,学生抓住了关键句里的关键词“公园”“美”,轻而易举地概括出本段描写的是公园美的景象。最后,笔者引导他们顺利完成检学单的题目,落实了“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个语文要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视角,增强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应该是实践性的课程,语文阅读教学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阅读实践,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阅读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发挥阅读教学的功能。

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三首现代诗后,笔者布置学生阅读一些诸如《繁星》《飞鸟集》等经典的现代诗集,然后让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阅读小组为单位,交流读书心得。在此基础上,笔者策划举行班级“诗歌创作会”,要求学生仿写或创作一首现代诗。学生经过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感受阅读现代诗的乐趣,体会了诗歌表达的情感,也佳作频出。如有个学生仿写了一首充满童趣的现代诗——《花和蝴蝶》: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人是不会飞的天使,天使是会飞的人,人是天使,天使也是人。另一个同学在《时间》中写道:时间很奇怪,跑得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看书的时候,时间像火箭一样快;悲伤的时候,时间慢得像蜗牛。时间啊,你是橡皮筋,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课本剧改编、剧本创作等活动,从而将阅读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堂之外。

总而言之,教师在阅读课堂上,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凸显阅读课堂的特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火烧云自然段笔者
老师,别走……
《火烧云》的“变”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火烧云
火烧云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火烧云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