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

2022-05-30 08:00李华
健康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控制效果手术室护理医院感染

李华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80例,按照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施予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小于14d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大于21d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急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较重,术后的恢复时间较长,所以对医院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根据临床资料显示,颅脑外伤患者的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手术室护理尤为重要。手术室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术要求而进行的护理,以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的安全性。加强手术室内的卫生管理,把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列入介入治疗,避免出现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1]。就此,本文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对创伤总感染、泌尿系感染、感染相关知识的优良率、住院天数小于14天的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80例,按照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1.5±13.50)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3±1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检查证实。②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权协议,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脑干功能衰竭者。②合并有全身性或是局部性感染者。③严重脑血管硬化者。④合并有严重脑性高血压者。⑤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严格遵守所有的无菌要求,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组采用外科护理措施。护士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特點,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时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湿度,保证病房的安静。护理措施可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①术前检查。术前仔细检查患者的病情,查阅病历,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史;帮助患者进行各种辅助检查,了解重要器官的功能,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②手术前的心理治疗。由于手术、外伤等因素,清醒的患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焦躁感,因此,护士要加强与清醒患者或昏迷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患者/患者家属的信任,根据清醒患者的身心状态,实施心理开导,并告诉患者颅脑损伤有关的知识、手术各项流程等,通过列举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患者家属的信心。

(2)手术中的护理:①体位护理。在符合手术需要的条件下,将患者调整到舒服的姿势,并准备好垫子,并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介入,以降低或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患者不舒服的因素。②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分析和研究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消除和预防各种可能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在此期间,要加强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培养良好的防控意识,熟练掌握无菌操作的规范流程,知晓易诱发感染的操作要点。操作流程遵循无菌的原则,对所用的器械和敷料进行严格消毒,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注意患者伤口的皮肤护理,保持干净,减少手术的次数。要熟悉手术流程,与主刀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3)手术后护理:把患者送到病房,转床时要注意安全,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在患者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分发卫生手册,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的卫生知识讲解,尤其是药品的类型和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制订出合理的用药方案。访客的探访时间和人数需严格限制。留置导尿管时,应坚持无菌原则,定期进行尿培养,并适当应用甘露醇。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院内伤口、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率,以及总感染率情况。

(2)对患者的感染认识水平、治疗效果,以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其中,在出院前1d,在患者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感染知识的调查。由医院自行编制的感染知识调查表进行评价,包括对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控制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其中,较差为小于70分,较好为70~84分,优良为85~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都用SPSS 22.0软件进行,所有与测量有关的资料都用(±s)表示,用t进行验证;所有与计数有关的资料都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可见明显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

观察组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60%,对照组优良率为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两组住院时间情况对比

住院时间小于14d的人数比例70%(28/40)与对照组32.5%(13/40)、大于21d的人数比例5%(2/40)与对照组30%(12/4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3所示。

2.4 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创口的感染率为0.00%、泌尿系感染率为0.00%、呼吸道感染率为2.5%,对照组创口感染率为10%、泌尿系感染率为12.5%、呼吸道感染率为17.5%;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2.5%、对照组的总感染率为4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性更低,P<0.05。如表4所示。

3讨论

颅脑外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但因为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治疗和恢复都比较慢,术后的康复问题也比较大,尤其是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了治疗的重点[2]。根据以往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的术后感染有多种因素,其中外科护理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许多医院都非常重视外科手术的护理[3]。为患者提供无菌护理、抗菌药物的管理及使用、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等全方面的服务,能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5%明显比对照组的25.0%少,两组比较可见明显性差异, P<0.05。观察组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60%,对照组为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小于14d的人数比例70%(28/40)與对照组32.5%(13/40)、大于21d的人数比例5%(2/40)与对照组30%(12/4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2.5%,对照组为40%,差异明显,P<0.05。从而证明,外科护理更加细致,护理范围也更加广泛,排除了各种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从而更好地控制了感染的发生[6]。

综上所述,在外科手术中加强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既能明显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又能增加患者对感染的认识,减少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娟,王翠东,李政玲.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研究[J].系统医学,2020,5(08):139-141.

[2] 孟广会.探讨手术室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0):113-115.

[3] 方宏.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和苏醒躁动程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77-79.

[4] 王晓平.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3):243.

[5] 张宇,宋艳辉.手术室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评价[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0):221.

[6] 纪善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13):145-147.

猜你喜欢
控制效果手术室护理医院感染
如何加强港口码头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探讨
追踪反馈护理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
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