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多元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2022-05-30 10:48韩斌
广东教育·高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学校

韩斌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发展的指挥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被喻为教育综合改革“关键一役”。广州空港实验中学作为广州空港实验教育集团龙头学校,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针对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以“五育并举·多元评价”为基点,制定符合时代要求与学校实际的教育评价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大力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为学校建成广州市乡村振兴样板校提供有力支撑。

一、从“问题”到“方法”,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

学校全面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总体方案》为依据,构建“五育并举·多元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科组逐一对照有关文件要求,细致梳理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责任主体,通过全面清理学校现有制度,查遗补漏,把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落实好重点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落实广州市白云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督查“十个不得,一个严禁”要求。注重优化评价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注重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注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二、从“唯一”到“多元”,教师评价引领潜心育人

学校坚持立足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引导教师完成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任务。

1.坚持德风师风第一标准

一是严格师德评价考核。以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依据,采取自我评价(10%)、学生评价(20%)、同事评价(30%)和综合评价(40%)的综合考核方式,全体教职工参加,每年考核一次。二是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师德信用档案。如2021年为“师德师风”建设年,全面整治教师有偿补课和参与校外培训活动的行为,实施“清零”行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认真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引导教师回归课堂、精耕课堂,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二是明确教师工作量化要求,教师必须满足工作量上岗。三是建立课堂教学督查机制,强化业务指导,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开展随堂听课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重点纠正满堂讲、不面向全体学生、不抓课堂纪律的现象。四是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团队合作评价。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中对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团队倾斜。,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给予体育教师倾斜。五是推进“五育并举班主任”提升工程,聘请办学顾问,聘请4名全国名班主任作为学校班主任导师。

3.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

一是教师跨学段统筹使用,通过集团、校内走教、城乡帮扶交流等方式,引导教师跨学段任教,逐步解决不同学校、学段之间教师结构性缺员等问题。二是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向心力,积极组织开展教职工生日会、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教职工文艺展演活动。如2021年,我校隆重表彰了多名先进个人,在媒体上定期推送优秀教师报道,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校长餐桌”的故事多次登上《广州日报》。有5名党员主动请缨驰援培英战疫高考,占全系统“党员突击队”五分之一,被白云区教育局党组表彰。邓淑雯老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团干部。

三、从“成绩”到“发展”,学生评价注重全面进步

学校践行新质量观引领“五育并举·多元发展”的办学思想,以打造五育并举的全国品牌学校为目标,有效构建五育并举新样态,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提德育实效、升智育水平、塑强健体质、重美育熏陶、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属于自己的跑道起飞向前。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探索构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1.构建五育并举新样态

学校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減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学生模式,实施“文化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塑强健体质,学校成立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中心,,建立“三特”(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和心理异常)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体质检测成绩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考核重要内容,投入300多万元,翻新运动场,添置体育测试器材。学校的足球、水上电动滑板、龙舟等体育特色项目,立足于高水平运动功能团队建设;每周7节体育课,野蛮体魄,文明精神,坚持以特色项目带动体育工作全面开展,建立广州市首支中学生龙舟队、全国中学生首支水上电动滑板队,全面提升学生体质素养。为体育术科选考生搭建发展平台,加强文化学科和体育术科辅导,助力学生成就大学梦。

重美育熏陶,学校立足于湾区侨乡,依托墨韵(书法)社、醒狮社、广绣社等学生社团,大力开展广绣、粤剧、书法、龙舟、汉俳等非遗文化项目。

强劳动教育,学校因地制宜,共建广州市最大的校园劳动示范基地——906亩网红稻田。与南航合作,即将开设南航机师培训、空姐礼仪、茶道等相关活动,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2.成立“3+5”管理推进中心

学校成立“3+5”管理推进中心,“3”即专家团队组、家长社会联络组、学校监督工作组;“5”即手机管理部、体质强化部、作业减负部、读物规范部、睡眠保障部。推行零容忍“智能手机进校园”,校园风貌井然有序。

3.智慧教育,形成闭环管理

作为全国创客实验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广东省STEM项目示范学校,学校教育信息化运用全面,在教学上更是广泛应用,学科覆盖率达到100%,效果比较明显。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学校强化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教学研创新实践,饮得智慧教学的“头啖汤”。

一是推行知己作业每日分析系统,为研判学情提供高效、精准、科学、持久的全面的数据支撑;《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均进行了报道。二是智慧图书馆充分发挥数字平台在线即时大容量等优势,引导学生阅读活动;在线下,创建了《读者》全国阅读示范校。三是重视科创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以省实践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和提升点,推进STEM+创客教育,师生在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方面收获诸多国家级、省市区级奖项。

4.落实“五项管理”及“双减”工作

强化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责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双减”,发掘“生长”,以全面加强“五项管理”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强作业设计,打造高质量作业特色,丰富作业形式,作业设计彰显育人“特色”,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整体效益,减负增效。加快落实相关配套举措,做到全覆盖、数据化、常态化、制度化、示范化。

一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开展利于核心素养“生长”的作业设计改革。加强学科组教研统筹,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基于课程标准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设计,设计符合各年级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开展利于核心素养“生长”的作业设计改革。同时,在基础年开展常规的每天各学科作业情况登记,便于学校进行过程性质量监控及学业负担监控。

二是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规范作业管理,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根据知几作业大数据和基础年级常规作业登记数据进行宏观统筹,控制、平衡各学科作业数量,创新作业类型,精选作业内容,鼓励老师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探索实行基础性(必做)和拓展性(选做)作业相结合的弹性作业机制。加强作業指导,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实行作业批改检查及家长反馈制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现在2022届高三年级组织各学科午间答疑,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切实减少学生课外培训负担。

5.试点应用作业、测试大数据

学校采用基于学情的作业数据分析系统。如在高三年级采用知几易采集软硬件作业大数据系统,可供教师在常规纸质作业、各类大小测试中使用,在不改变学生作答习惯与教师批改习惯的前提下,系统自动统计、智能分析数据,并及时为教师反馈分析结果。

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学校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

此外,定期检查教师的批改情况,及时掌握作业量及教师批改情况;定期开展家长作业情况摸底反馈;定期开展学生作业展评活动,搭建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现存在以下困难。一是当前高考的竞争激烈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在抓管理的同时就有比拼,社会大环境还在关注高考成绩,在全社会从根本上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还有一个过程。二是教育评价改革要想落地,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配合要履职尽责,广大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三是如何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还要继续深入探索。

立足新评价,广州空港实验中学将继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不断深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进一步改进结果评价,完善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学校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业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