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022-05-30 14:03陈一方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祥林嫂导语瓷器

陈一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会引来创新。鉴于此,如何培养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为了唤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笔者对课堂进行了全新“包装”,大胆改造,让它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孩子面前。

一、精雕细刻小导语

导语在一堂课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属细枝末节之流,往往被忽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虽小,却居一堂课之首,能否唤起孩子们的兴趣,能否上好这堂课,导语及导入方式也非常关键。所以每次备课我都精心策划这个小细节,以图开门引人入胜。如在教授《景泰蓝的制作》一课时,我这样设置导语及导入方式。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的爱好十分广泛,有的爱读书,有的爱唱歌,有的爱集邮等。可是,有人喜欢工艺品并收藏过没有?

生:老师,我收藏过瓷器。

师:噢,那能不能把你收藏的瓷器中,你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生:……

师:你真是个小瓷器迷。可是你知道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群和你一样的工艺品迷,他们制作出了世界上最美的工艺品,以至于他们国家的英文名字把第一字母写成小写就成了“瓷器”一词,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工艺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孩子们满怀兴趣地打开语文书——由于每次都精心准备这个细枝末节,所以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早早地端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送给他们的第一份礼物——新颖的导语及导入方式。

二、大胆放手提问权

偌大的课堂只有老师一人唱主角,沉闷而又不科学,也调动不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做了如下尝试:让他们活跃在课堂上——自问自答,我在其中穿针引线,查漏补缺。如在教授《祝福》一文时,被放开了手脚的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祥林嫂是如何死掉的?”“她在害怕什么?”“她为什么要把辛苦挣来的钱拿去捐门槛?”“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有啥不同?等等,这些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了他们思考的热情,甚至易忽略的小细节也被他们找了出来。问题提出来了,怎么处理呢?我采取“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方法,学生问学生答,具体来说,就是A生问,B生答。较有深度的问题,鼓励他们细读课文,小组讨论,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哪个地方卡壳了,给他们适当的点拨。如果有的问题没有提出来,我就给他们补充出来。这种方式大大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每次上新课,要求提问的同学接二连三。无怪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由学生、教师、文本组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主动自觉的语文实践活动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组织、示范、点拨、答疑、激励……一句话,是因势利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实践证明,包办得越多,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就越差,兴趣就越低。这些“翻身做了主人”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咂舌。这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育成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三、灵活处理“作业难”

不止听一个老师说过:“现在的孩子真难教,作业留少了不行,留多了不做,真让人头疼。”我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大一统的作业兼顾面狭窄,顾得了程度好的,顾不了程度差的。留深了,程度好的高兴,程度差的做不了;留浅了,程度差的能做,程度好的看不上眼,就偷偷地不做。所以,就常常会出现不做作业的孩子,让人伤脑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作业的处理上,我打破常规,不留大一统的作业,而把留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新课结束之前,就告诉他们:自己给自己留作业。留给他们思考给自己留作业的时间。然后对他们留的作业进行检查,对留得不合理的,细察原因,然后帮他们留作业;对留得好的作业,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推广留作业的经验;对懒惰不负责任的孩子,给予批评教育,以此警戒。这种新颖活泼的留作业形式,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创新意识。

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更應该把握时代脉搏,把最新最有效的因子引入课堂,吸引住更多孩子的目光,把课堂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乐园。

猜你喜欢
祥林嫂导语瓷器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导语
阳光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