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研究

2022-05-30 01:31谭莹菲
兰台内外 2022年31期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建设

摘 要:在众多类型的图书馆中,党校图书馆是特殊的存在。其以教师和各部门领导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他们的素质、能力以及所处的地位均不同于普通读者,且相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其对知识信息具有更高、更新、更深的要求。所以,如果党校图书馆想将自身社会教育的职能顺利实现,更好地服务于领导和教师,就一定要走特色化馆藏建设的道路。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多个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现状、建设方式,提出了对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发展构想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規程》第二章第五条明确提出“要科学管理党校图书馆各项工作,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使读者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新形势下,怎样把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做好,使之应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让教学科研与读者文献信息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

一、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

笔者通过对各党校图书馆网页浏览,并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18日其特色馆藏的建设情况,了解其特色馆藏建设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省情、地情方面

纵观各省的实际情况,发现大都建有本省的省情库,比如: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广东省情快讯”“广东省情研究专题数据库”;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的“陕西省情与地方志文库”;浙江省委党校图书馆的“浙江省情”;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山东地情文献资料库”“山东省情”;海南省委党校图书馆的“海南省情快讯”“海南省情信息”;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的“福建省情全文数据库”;湖南党校图书馆的“湖南省情”。另外,一些省份的省委党校图书馆联合了下面各市委党校图书馆,收录了各市的地情特色馆藏数据,如:广东省的“广东省情研究专题数据库”中就收录了全省各市对本地市情的建设情况。浙江省委党校图书馆网站特色馆藏以直接链接的方式收录了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台州市、嘉兴市等各市的地情资料。

2.党史方面

党校图书馆建设在党史方面的馆藏分为中共党史和地方党史。中共党史馆藏是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历史图片、文字、视频的历史资料的保存。比如: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1年,收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上历史瞬间的视频资料。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地发展的历史记录,比如: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中共广东地方党史与人物专题研究数据库”;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山东党史文库”“沂蒙精神文库”;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的“福建地方革命史研究资料”“福建地方党史教学与研究信息资源库”;海南省委党校图书馆的“海南历史文献数据库”“渡海解放海南战役史”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的“中共党史文库上海子库”。“中共广东地方党史与人物专题研究数据库”重点记录了1921年至1928年期间,广东作为国民革命策源地,以及1978年至1988年期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实验区与排头兵两个时期,广东党组织机构的历史沿革、党会议的重要文献、地方党史人物、地方党史大事记、各时期历史事件、针对大事件的专题研究几个方面的相关资料,囊括了地方党史人物相关的简历、语录访谈、回忆传记、评论研究、相关书籍、图片、视频等内容。“中共党史文库上海子库”以“人物”为核心,目前收录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党史相关人物,主要栏目有党的一、二、四大,中共中央在上海,左翼作家联盟,上海地下党和革命烈士,数据容量包括人物约1700人,文献资料49700多篇,图片1400张,视频约150个,电子书140册。

3.以地方历史文化区域特点为基点的专题数据库

一些党校图书馆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历史的积淀,建设了相关资料馆藏。例如: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陕甘宁边区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陕西”;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沂蒙精神文库”“古籍文献资源库”,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数据库”“《石叟资料》”;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古田会议和中央苏区教学与研究”“一国两制研究数据库”“中国大陆及台湾统计数据库”“台湾经贸信息网”等。

4.党校教学相关的特色馆藏

党校的教学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参加各类培训班的领导干部学员、教师和招考的研究生。这方面的特色数据库和馆藏主要有党校教师的著作、科研成果、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学科导航和专业课程视频。如: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的“陕西省委党校科研成果目录”“研究生学位论文”“三秦大讲堂”;山东省委党校的“校科研成果”;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教学案例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网上报告厅”;浙江省委党校图书馆的“衢州市委党校教学案例库”;重庆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党史多媒体数据库”“执政能力教学案例库”。

5.学科和热点专题

部分图书馆会根据重点学科和政治热点开建一些专题数据库,比如: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领导学研究”“十八大专题”“十七大专题”;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习近平广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数据库”等。

二、党校特色馆藏的建设方式

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主要有收集、交换、购买、海外回购几种方式,而特色馆藏的建设对于时间、人力、物力有很高要求,如此也就使得大多数党校系统的特色馆藏建设选择主要以数据库的建设为主。一些条件较好的党校图书馆,比如: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和山西省委党校图书馆这些省一级的党校图书馆会有自己的自建库,同时通过购买、交换、共建共享等方式增添自己的特色库种类。

1.引进专业技术公司协助自建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可以针对各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建设,优势在于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由于党校图书馆的技术人员缺乏,因而要建立目标库,就需要借助专业技术公司协助的方式,以有效解决人手和技术问题。例如:广东省委党校在建设“中共广东地方党史与人物专题研究数据库”和“广东省情研究专题数据库”时就借助了北京启帆开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相比起之前的数据库不仅更加美观,也具有更强的可看性。

2.与其他党校图书馆或院校共建共享

部分省委党校图书馆联合本省各市委党校图书馆,进一步充实了在省情方面的资料收集。浙江、广东等省就采用添加链接的方式整合了各市资源,也有部分省份直接选用了适合自身需求的专题,借用共享其他院校建设的特色资源。比如:海南省委党校图书馆就共享了海南师范大学的“海南历史文献数据库”“渡海解放海南战役史”两个特色库。在馆藏建设中采取共建共享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突出各方优势、减少建设重复,另一方面也可解决小馆人手不足的问题。

3.直接购买版权或使用权

根据党校的需求直接向专业公司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限或是回购需要的特色馆藏。成熟数据库的购买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比如,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一些特色館藏外流,对此,部分图书馆就采取了回购的方式,进而很好地保存了其完整性。

现今的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很多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大部分的特色馆藏数据库只对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开放,又或是需要注册成为用户才能进入。可见,这部分特色馆藏利用率并不高。要知道馆藏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会影响馆藏的维护和更新。

三、党校特色馆藏发展的构想

1.建立本校马克思主义名师学者个人资料馆藏

党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阵地,在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名师学者。这些专家名师的研究著作,代表了一个学校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水平。而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将其提供给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应用,同时对人类文化遗产予以有效保护。因此,就需要对本校这些名师学者的资料、著作、评述、教学演讲视频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列入馆藏,便于本校教师、学员和研究生了解利用本校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理论思想以及研究方向,而这些馆藏其实也是对学校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记录,展现了本校的人文底蕴。

关于马克思主义名师学者的特色馆藏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目标确定。根据本校的情况,选定马克思主义名师学者资料入库的人选。二、资料收集。与本校的名师学者进行沟通,争取名师学者本人或是亲属的授权和帮助,收集公开发表的著作、论文、教学讲座视频等资料。三、资料汇总加工。对名师学者进行采访,了解名师学者的经历、文化背景、学术观点、研究方向等情况,撰写名师学者个人简介。收录名师学者的著作,并在相应界面建立索引。建立名师学者的讲座视频汇总,便于学员和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2.建立主动服务于党校教学学科资料及其成果的系统化特色馆藏

图书馆作为党校的一个组织机构,是党校实现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图书馆应配合党校的教育目的,利用自身文献资料优势,为学校教学服务。我们发现,在党中央“三严三实”学习以后,学员进图书馆的人次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只有研究生和部分教师走进图书馆,现在,图书馆里也会见到不少年轻干部学员借书和阅读书籍。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也应在教学辅助上建立相应的馆藏,体现图书馆的教育及教育辅助功能。

如今,已有部分党校开始建设或已经建成教学案例的特色馆藏,比如: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就拥有根据学科将案例进行分类的案例数据库。但我们知道,大多数图书馆的服务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今后应加强与课程部门的联系,主动配合培训课程内容更新数据库和库存资料,进而增强数据库的实用性,使特色馆藏更有生命力。

3.采取扩大宣传,采用多种平台,提高利用率

有学者认为一些特色馆藏的定位比较尴尬,没有考虑到受众群的特点,普及知识过深,不好理解。而作为研究资料来说深度又过浅,学术价值不高。加之一些特色馆藏由于缺乏系统宣传,馆藏特色并不被人所知,导致使用率较低,甚至因为后期经费不足被搁浅。

如果定位在普通学员和群众,那么馆藏建设的规划以全为主,在取材上最好选择人物传记、历史脉络。针对普通学员、群众对内容的认知程度,可以采取图片文字展览的方式,开展小型图片展览、巡回展等方式扩大宣传,以激发学员、教师知晓这一特色馆藏的兴趣。

另外,可通过使用微信公众号、App、手机网页等多种平台,让馆藏的使用和馆藏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特色馆藏信息。历史必定会留下痕迹,我们应通过积极宣传党的历史文化,将历史印刻在读者心里。

4.加强多方合作,提高特色馆藏的专业程度,降低重复建设率

党校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有限,就需要联合其他党校图书馆进行共建共享,从而让整个项目内容更为丰富,充分发挥小馆的作用,达到让小馆也能办大事的目的,使小馆能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共享到更多的信息资源。比如: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就牵头,联系了全省各级地市党校图书馆共建了“广东省情研究专题数据库”。

另外,由于图书馆在专业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建立的特色馆藏要求在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上要有一定深度。因此,应根据项目需要,与相关专业学者团队合作,增强整个项目规划和材料收集研究的专业程度。比如:广州大学图书馆的“广州十三行”特色馆藏建设就促使广州大学图书馆与广州人文历史研究基地、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合作,其中不少是历史学科的专家教授,他们对历史的研究更为专业、准确,进而使收集特色馆藏与历史的吻合度提高,更能还原当时当地的现状,使读者更容易身临其境。

建设特色馆藏是党校图书馆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图书馆发展的未来方向。所以,党校图书馆需根据党校特点和需求选取项目,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多方合作,以使党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专业丰富、系统全面,更能贴近党校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党校教育添砖添瓦。

四、结语

总之,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趋势,这一任务除了需要长时间坚持外,也非常紧迫。而在推进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党校图书馆将自身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对先进的经验、方法予以采用,加快建设特色馆藏,以进一步发展党校图书馆事业。

参考文献:

[1]傅 正.安徽省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继续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

[2]张康之,向玉琼.美国的智库建设与MPP教育[J],2014

[3]马俊林.我国智库发展的当前任务[J].理论研究,2015

[4]金以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

[5]刘 勤.特色馆藏建设浅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

[6]张余男.党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构想[J].图书馆学刊,2010

[7]杨 萍.加强党校特色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三个要点[J].图书馆论坛,2012

[8]黄伟群.论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3

[9]王延红.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

[10]覃凤兰.广东省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

[11]卜 洁.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初探——以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名人故居”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1

[12]吴少柏.数字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和重点——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略谈[J],情报资料工作,2001

[13]覃燕梅.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探索——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构建与管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

作者简介:谭莹菲(1980—),女,汉族,湖南邵东,硕士研究生,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资源建设和参考咨询。

猜你喜欢
党校图书馆建设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去图书馆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