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学优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22-05-30 06:57冯素娟
求知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班级管理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学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关注学优生的全面发展,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优生成绩优秀,自主学习能力强,经常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骄傲自负、争强好胜、脆弱等心理表现。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学优生的心理问题,采用多种方法疏导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让学优生在智力和人格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关键词:学优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冯素娟(1972—),女,广东省惠州市新湖小学。

近年来,不时有报道称一些学优生因无法承受老师的批评、无法达到家长的高要求而出现偏激行为,种种悲剧警示着教师应该提高对学优生的关注与管理。加强对学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义务教育工作中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1]。因此,笔者将以学优生小李为例,探究解决学优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典型案例

“老师,同学们都不愿意和我玩。”一天,班上的小李同学向笔者哭诉,在体育课上玩游戏时,没人愿意和他组队。笔者感到很惊讶。小李是大家公认的学优生,他不仅学习认真、成绩优秀,还对老师布置的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可就是这样的学优生,怎么不受班级同学欢迎呢?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同学认为他平时过于骄傲,时常自恃成绩好而嘲笑成绩差的同学[2];有同学指出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时,他总是拒绝接受,并因此发脾气;还有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也常常爱理不理。长此以往,他就变得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了。此外,也有科任教师评价他在学习时比较自负,不能虚心接受教师的建议。小李逐渐出现了骄傲自大、自私冷漠等消极心理,这引发了笔者对学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重视。

二、学优生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内在因素

学优生一般都比较看重学习成绩。有的学优生有较强的优越感,很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形象,难以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不愿意听见不好的评价。当其产生挫败感时,就会闷闷不乐,更有甚者会出现攻击他人或是伤害自己的行为。

(二)家庭因素

部分学优生成长在健全、幸福的家庭中,和睦的家庭气氛为其成长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家庭提供的更好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优生存在骄傲自满而又害怕挫折的心理。

小李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且是独生子女。父母严格管教他,每天督促他学习、做作业,很少让他和别的孩子玩;而爷爷奶奶却很宠爱他,对小李有求必应。小李长期处于这样高期待、集众人宠爱于一身、比较封闭的家庭环境中,父母过于关注学习,忽略了对小李良好习惯和品行的教育,使其逐渐形成自负、高傲、自私、脆弱的性格。

(三)教师因素

因为学优生的“优”,部分教师在对学优生管理上的有所疏忽。一方面,教师有所袒护。当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犯错误时,部分教师担心公开批评会挫伤学优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态度,即使是批评,也轻描淡写地带过。另一方面,教师在班级管理上用心不足。部分教师往往在转化“后进生”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对学优生的管理教育不够重视,忽略了学优生的消极心理问题。

三、学优生辅导策略和辅导过程

学优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学优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小李的不良心理,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其进行疏导。

(一)家校同步,培养良好品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写道:“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3]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还要多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重视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针对小李同学的性格及心理问题,笔者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沟通中达成教育的共识。笔者建议小李的家长转变以往过于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观念,优化对孩子的评价角度,重新审视家庭培养策略。在这之后,小李同学的家长定期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并且每天都会抽空和小李聊天,了解他在学校的思想状况、与同学交往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小李通过向父母诉说、写日记等方式排解情绪。小李的父母认真倾听、理解和接纳儿子的心声,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引导他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事情,逐渐消除了他的心理障碍。此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小李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融入集体,笔者建议小李参加篮球兴趣班,希望他通过运动不仅能更好地调节情绪,还能学会和队员们团结合作。小李的家长也会在周末、节假日带他出去和同龄人玩,并在他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观察他人际交往能力的变化。在教师和家长的携手努力下,一段时间后,小李的性格逐渐变得平和,更好地融入了班集体。

在改变小李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做到家校教育理念协调一致,这对学校教育取得正面教育效果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开展集体活动,促进学优生全面發展

班集体是学生自我教育、共同学习生活、互相影响的场所。通过集体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特别是对于像小李这样不擅交际的学优生,教师可以为其在集体活动中创造更多的展示平台,并用激励的语言,鼓励他在活动中融入班集体。为此,笔者首先从关注他的优势入手。笔者在肯定他的学习成果后,让他和班里几名“学困生”组成学习小组,鼓励他主动帮助同学。慢慢地,他和班里其他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近,同学们都乐于和他交朋友,小李更进一步地融入集体。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小李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也提高了他应对人际交往的自信心。此外,笔者还鼓励小李积极参加其他集体活动,如班级运动会、爱心义卖等,提升他的班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让他在活动中运用自身特长为班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也学习其他同学的特长和优点。渐渐地,小李既有积极的自我认识,又能面对自己的弱点,接受失败,他的沟通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得以提升。

(三)公平对待,树立正确的认识

古希腊有句名言:“公平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公平对待学生是教师必要的修炼。教师的偏爱、赞赏的目光、表扬的话语常常让学优生怡然自得。观察实际教学可以发现,学优生性格缺陷的形成和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想保证学优生健康成长,教师首先应该摆正心中的天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表扬的尺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既不要拔高吹捧,也不要一味否定。对于学优生身上存在的缺点或问题,不能放松管理教育,应对全班同学一视同仁。教师对学优生应爱之有度,严之有理,肯定他们的成绩与优点,也要淡化他们的优越感。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客观看待自己,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不能忽略逃避自身的缺点和问题,及时改正,全面发展。例如,在一节手工制作展示课上,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笔者利用这个契机,让不擅长手工制作的小李担任评委之一,让他了解其他同学的长处,认识到只有取长补短,才能真正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自己[4]。

(四)竞争机制,促进班级良性循环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班干“轮換制”,班干部不再由学优生“垄断”。担任眼保健操督查员的小李也不是“终身制”的,他的岗位会和其他同学轮换。“轮换制”可以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此外,笔者有意识地创造多种形式的竞争,比如学科竞赛、体育项目竞赛、绘画书法竞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各施所长。学生之间多种形式的竞争,不仅对学优生形成外在的压力,还可以形成“人竞向学”的优良班风。

(五)艺术批评,触动心灵的良药

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却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面对学优生出现的错误行为,教师不能一味简单粗暴地批评,而要学会艺术地批评。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首先要冷静,要根据学生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于有个性、自尊心强的孩子,要消除其抗拒心理;而对于心思细腻、内向的孩子,要注意批评的语气和地点。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教育,就事论事,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从尊重和关爱学生的角度进行人文化的批评,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乐意改正错误[5]。

例如,有一次数学老师向笔者提出小李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小李由于父母是数学专业毕业的,因此在学习数学时过于骄傲,平时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数学老师找他谈话也无济于事,结果他的单元测试成绩却没有达到优等。笔者当时并没有直接批评小李,而是等过了两天,再把小李和另一个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小何一起叫到办公室,拿出数学老师提前出的五道习题给他们做。小李思考了很久,最后五道题只做对了两道,而小何却快速又准确地完成了这些习题。笔者让小何离开后,发现小李的情绪明显有点低落,耷拉着脑袋。笔者告诉他,这五道题里有三道题的知识点是还没学到的部分,所以他没全做对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什么小何能全做对呢?小李目睹他人的优秀,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而不再骄傲自负,对学习多了一份敬畏。有时批评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教师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也是一种艺术[6]。

另外,给孩子树立榜样,运用简洁的启发教育也是一种无声的批评艺术。如面对犯错误的学优生,教师可以通过书本中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进行感化教育,让孩子在故事中得到启发,进而自我批评。面对骄傲的孩子,老师可以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面对合作意识差的孩子,可以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鲜明,更贴近学生的认知世界,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明辨是非,反思自己的行为,可以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六)挫折教育,增强抗挫折能力

小李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成长的过程也比较顺利。所以,他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情绪就比较反常。对此,笔者在改变小李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情境,抓住教育的契机,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实施挫折教育,增强他的抗挫折能力。例如,笔者在班级中实行分层作业,针对小李的作业的难易程度和评价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时候也会让小李在数学作业上“栽跟头”。这时,笔者会利用班会课组织全班同学观看身残志坚的人物小故事,让小李明白人生的艰辛和不如意,让他知道困难是常常存在我们身边并伴随一生的,从而提高他抵御挫折的能力。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小李在班级中逐渐学会了与同学相处。曾经那个骄傲自负、自私冷漠的小李慢慢消失了,变成了一个热爱集体、乐观上进、受同学欢迎的小李。作为班主任,笔者深深地为这个学业优秀的孩子取得人格魅力的进步而高兴,并以此不断鞭策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五、总结与评析

小李不良行为的个案,引起笔者诸多思考。他之所以出现错误的行为,有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的失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淡化“学优生”“学困生”的区分,引导学优生正确、客观地看待成绩,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个性的培养。

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行端正。有句话说:“成才必成人,只有让知识与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等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可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优生心理问题的探究。“高分低能”是教育者的失败,对于学优生,教师除了帮助他们增长知识,还要不断地对其人格进行教育,使得学优生真正地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祖国未来的接班人[7]。

[参考文献]

柏素霞.如何让学优生更“优”:班主任工作案例反思[J].考试周刊,2013(46):194.

李添龙.不要人为划分学生的界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庄玉婷.加强与家长联系沟通,提高家长育儿水平[J].华夏教师,2019(18):89-90.

李静.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J].新课程(教师版),2005(4):7.

徐贺新.创新理论在改进投影仪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9(22):22.

周洁芬.实施人格教育提升人格素质:浅谈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恰当地渗透人格教育[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2):230,159.

付丽芳,王春红.赏识教育与批评惩戒[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23.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班级管理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