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关键字眼梳理文本结构

2022-05-30 10:48齐发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字眼赤壁赋写景

齐发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古代语言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同意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重点教学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会围绕文言文中的关键字眼,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侧重于写景抒情。苏轼作为文坛大家,其撰写的《赤壁赋》是赋体的典型代表,其篇幅较长且文采飞扬。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以下将以《赤壁赋》为例讲解如何围绕关键字眼,梳理文本结构开展高中文言文教学。

一、围绕关键字眼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叙事结构

《赤壁赋》属于一种赋体文,诗人通常使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来完成这种题材的写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掌握这种赋体文,就要对这种叙事结构有所了解。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看到满篇的文言文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更不用说去认真思考确定叙事结构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的一些关键字眼进行判断,帮助学生快速确定文本的叙事结构,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在《赤壁赋》中,为了方便学生确定叙事的结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篇课本的几个关键字是“主”“客”“江”“月”。在了解关键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思考,去确定这篇文章的叙事结构。一般情况下教师习惯采用前两个关键词去引导学生确定叙事结构,但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思路稳合,教师需要选择后两个关键词。首先,教师让学生就“月”这个字去寻找时间线索。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后,发现文章第一段中出现的“月”是“月出于东山之上”,由此判断这应该是一个时间点,表示月亮刚刚出来,是入夜的时间点,在文章最后一段中又出现了一个时间点“不知东方之既白”,表明天亮了。其次,教师让学生去思考“月”这个关键词所引发的作者的想象。这个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出现“月”的句子或者是“月”前后的一些句子,判断其是否是作者的想象。一位学生找到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在教师讲解之后,学生确定这是想象,从“月”想到了孟德,一代枭雄的故事,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还有学生提出“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句话,具体的含义指的是这个时候作者的情绪已经飘向了远方,美人如月亮,虽然天上的月亮十分皎洁明亮,但是却无法触摸也无法得到。学生这个时候已经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如何从月开始想象的。接下来是“江”,这个关键词所对应的是空间线索。教师让学生按照这一提示去寻找文本中的句子。第一个是泛舟于赤壁,第二个是扣舷而歌,第三个是江上之清风,第四个是相与枕藉乎舟中。很多学生在找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教师要让学生从“江”这个字去思考,想一想与“江”有关的,学生想到了舟,待打开了思路之后就方便寻找了。最后让学生分析作者整个情感的变化,在叙事中作者如何赋予自己的情感。学生表示一开始只是简单的叙事,但是之后作者的情感就慢慢变得高涨,随后逐渐感悟人生,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由悲转喜。到此为止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篇文本的叙事结构。

二、围绕关键字眼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写景结构

赋体文本侧重的是写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叙事结构的基础上要学会分析文本的写景结构,让学生深入且细致地分析文言文的景色描写,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的写景手法,进而深入把握写景的结构,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文言文认知能力。

在《赤壁赋》中,“月”和“江”仍然作为关键字去展开分析。教师提问学生第一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场景呢?学生阅读之后进行总结,表示作者描写的是和友人夜间游玩赤壁的场景。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说法,这给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思考的动力。紧接着教师提出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句子,引导学生分析此刻作者的心情。学生表示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作者感觉充满乐趣。在第三段的“月明星稀”这几句话中,学生分析这段中首先描写的是历史上出现的英雄人物。此时教师让学生思考这里为什么要写浩瀚的江水呢?这是一种对比,就如同曹操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时间也是如此的短暂,更不用说自己了。作者感慨生命的短暂,有一些消极的情绪体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江上之清风……,这些都让作者十分解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恩赐,由此解除了诗人之前的忧伤。作者将水和月完美融合,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情与景的那种融合写法。学生在每一次分析的时候都在不经意间将两者融合起来,巧妙實现了两者的融合分析。教师在分析的时候要突出“月”和“江”之间的关系,看似分开实则是一起的。教师要让学生回头反思自己,提升自身的赏析能力。

三、围绕关键字眼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论证结构

说理的部分是赋体文本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些说理成分中诗人表达的是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是对人、事、物的一种深层次的思考。读者能够从论证部分中梳理文本的论证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关键字眼中学会分析,提升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在《赤壁赋》中,这部分的关键字眼依然是“江”和“月”。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教师提示学生:江水在变化吗?月亮在变化吗?学生想到了江水一直在奔腾不息,月亮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也会有阴晴圆缺,这就是一种变化。教师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一位学生补充说,月亮从表面上看是有增有减,有明有暗,但实际上月亮始终是没有变化的,因为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月亮一直都在那里,始终不会改变,只不过是随着运动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这位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月亮其实是不变的,教师让学生从月亮的不变分析江水的变与不变。学生表示江水一直都在奔流,这种奔流就是滔滔不绝的。学生此时似乎感受到了变化中的不变。教师提示学生作者意识到生与死之后是十分悲伤的,但什么是不变的,作者的情绪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又是永恒的。之后教师从得与失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论证结构上的分析。

本文从叙事结构、写景结构、论证结构三方面阐述文言文教学中利用关键字眼梳理文本结构的方法,并用引导性的话语去激发学生的思考。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

猜你喜欢
字眼赤壁赋写景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苏东坡《前赤壁赋》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剔除口头禅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