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亲自然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2022-05-30 10:48陈育勤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蜗牛家长探究

陈育勤

亲自然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幼儿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最终热爱自然并能够与自然良好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行为。不少研究都表明,与自然亲近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亲自然教育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前教育界的认可与重视,新西兰、英国的森林幼儿园,日本的巴学园,我国的安吉游戏,无处不体现亲自然教育的理念。

每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就对自然环境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孩子天生亲近自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推进,高楼大厦渐渐代替了房舍农田,许多城市中的幼儿自出生开始便生活在混凝土铸造的“森林”里。虽然多数社区都配备着错落有致、设计别样的花坛草坪,但花坛草坪旁边往往贴着“青青草地请勿入内”的警语,让幼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幼儿在平日生活中与自然的接触很少,这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儿不应只通过书本、动画片、图片来认识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而应身临其境在大自然中,体验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习,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经验。亲自然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亲自然项目活动的实施,让幼儿最大限度地与自然亲密接触。

一、幼儿与自然的关系现状

1.幼儿与自然疏远。

很多幼儿对于动植物以及自然的认知还仅仅停留于书籍与电视机里,很少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观察过、亲密接触过,对于许多常见的自然景物只是听说过,并没有真正观察了解过。此外,很多家长对于幼儿亲自然教育并不重视,他们更在意自己孩子学了多少知识。很多幼儿每天都会路过自家小区中的花园,却从未和爸爸妈妈一起留意过四季花草树木的变化。幼儿平时接触最多的是乐高玩具、毛绒玩具、绘本和电子产品,由此可见,因为缺乏亲自然教育,很多幼儿与自然的关系很疏远。

2.幼儿、家长对接触自然有担忧。

许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常能够亲近大自然,以至于有了可以亲近自然的机会时,因为对于自然的不熟悉、不了解,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明明是难得的野外郊游、户外踏青,幼儿本应该是兴高采烈地感受自然、享受自然,然而很多幼儿却在这个时候缩手缩脚,甚至不愿意接触自然,幼儿的这些表现与家长对亲自然教育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我园曾经与一些家长进行过专项访谈,发现有一些家长担心亲近自然会把鞋袜弄脏,有的害怕草里会有虫子,甚至有家长认为亲近小动物孩子会生病……幼儿和家长们的顾虑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在亲自然教育中幼儿与家长的种种疑虑都暴露出了同一个问题:因为长期不亲近真实的自然,所以很多孩子都对自然产生了畏惧心理,这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亲自然活动的重要性

1.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而创造力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想象力的巅峰时期。在自然界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好奇心,对所有事物进行大胆探索,充分运用想象力解释自己不理解的现象。春天,我园兔舍里出现了几个洞,有的幼儿猜是老鼠挖的,因为老鼠会打洞;有的幼儿猜是幼儿园保洁爷爷挖的,因为保洁爷爷有大铲子;有的幼儿猜是小刺猬挖的,因为小刺猬喜欢住在洞里……讨论中,幼儿调动了已有经验进行思考,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当幼儿对这些洞洞产生好奇后,他们会经常来兔舍里看看,兔子就成了幼儿最关心的朋友。在研究洞洞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更多有关兔子的秘密,他们观察到兔子是如何挖洞的,通过测量,他们发现这些洞深浅不一而且有的互相连通,通过饲养他们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幼儿与自然越亲近,兴趣越浓烈,其眼中的世界自然就越发生动多彩。

2.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热爱自然的第一步是亲近自然,没有了解便谈不上热爱。有时候身边会有一些幼儿,看到蚂蚁就会一脚踩上去,喜欢捞小鱼却从没想过如何照顾小鱼,这些行为并不是幼儿没有公德意识或缺乏同情心,而是因为幼儿缺乏对自然的了解。在孩子们的眼中,小花小草都“没有生命”,不会喊疼也不会哭叫,因此不值得怜惜。而在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幼儿会逐渐意识到花草树木皆是生命,他们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会与自然物种产生更多的感情。在给小兔子起名字的时候,幼儿把小兔子当作自己的朋友;他们会小心翼翼地采摘自己种植的番茄。在幼儿的眼里,树木的枝条被折断了也会“疼”,小蜗牛被抚摸了也会“害怕”,鱼缸里一条小鱼也会“孤独”。幼儿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收获了同理心,也提升了同情心,我们相信有爱的孩子未来才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三、亲自然项目活动的支持策略

1.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与幼儿的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老师,为幼儿提供了观察、发现、探寻的机会。幼儿园亲自然活动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幼儿园及周边自然资源,探索适合的活动方案,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每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独特性,我们可以抓住自然资源的独特性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在亲自然项目活动中,我们激发幼儿与自然物产生互动,建立联系:长长的甘蔗可以成为幼儿进行身高测量的参照物,可以作为自然物测量的材料;棉花、板栗、羽毛、贝壳软硬不同,可以作为幼儿摸箱里的“神秘宝贝”;玫瑰花瓣、薄荷叶、洋葱、香菜气味独特,幼儿可以尝试做气味瓶保留住这些特别的气味;雨后的蜗牛和黏黏虫,是中班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特别好的對象。

在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幼儿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班级项目活动生成的来源。为什么会有影子?蚂蚁爱吃什么?雨水到哪里去了?黏黏虫是没有壳的蜗牛吗?幼儿通过探究,获得更多新的认知经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并及时给予材料与环境的支持。

2.让亲自然活动更有趣。

幼儿园是亲自然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作为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之时,要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科学的引导措施,让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发现自然的秘密。在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深知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自然活动也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落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

我园在实施亲自然活动中,特别关注调动幼儿探究的兴趣,充分满足幼儿探究的愿望。在“探秘小树林”活动中,幼儿捡到了一个小小的鸟窝,他们在观察鸟窝的同时产生了要为小鸟造家的想法。教师就鼓励幼儿画设计图、收集材料、进行制作,最后幼儿还把一个个质朴的鸟窝放在了树上,送给树林里的小鸟。幼儿对鸟窝充满兴趣,教师鼓励幼儿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制作,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有趣的蜗牛”活动中,幼儿给自己做的纸蜗牛喷水,让纸蜗牛也能像真蜗牛一样粘在水池边上不掉下来;在观察油菜花时,幼儿发现中午阳光下蜜蜂就会来采蜜,幼儿就学着蜜蜂玩采花蜜的游戏;在“影子”活动中,几个幼儿合作想各种办法把影子藏起来……

亲自然活动中,教师无须太多说教,要把空间留给幼儿自主探究,自主表达,抓住自然的“趣”培养幼儿的“亲”。

3.在活动中观察评价幼儿。

为了更好地实施亲自然活动,关注幼儿个体需要,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我园坚持在活动中对教师的指导情况以及幼儿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评价。除了采用活动现场观察评价,教师还会通过对幼儿记录(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与幼儿进行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观察。

在观察评价过程中,我们既考虑到事件取样又考虑到时间取样,及时捕捉数据信息,做好跟踪对比。每次观摩亲自然现场活动后教师都会集中进行审议,反思活动内容的选择、问题的甄选、材料的提供、提问互动、积极表征等环节的指导是否合适,不断提升亲自然活动的实施效果。

亲自然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自然对话,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幼儿与自然的关系得到重建与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自然、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这就是“亲自然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注: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幼儿亲自然项目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L/2020/318)的研究成果。

(左毓红)

猜你喜欢
蜗牛家长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蜗牛说
小蜗牛
家长请吃药Ⅱ
蜗牛(共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