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与运用

2022-05-30 10:48李慧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莫扎特流行音乐中学生

李慧

在学校的走廊里,课间的十分钟,放学回家路上,你会经常看到轻声哼唱流行音乐的中学生。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因此流行音乐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音乐学科也是如此,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然而,传统音乐课程多以古典音樂、世界名曲等严肃音乐为主要学习内容,这类音乐虽然艺术价值高,但是由于时代背景、鉴赏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甚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流行音乐往往贴合学生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宣泄内心情绪、产生情绪共鸣,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强烈的音乐体验。

究竟该如何看待流行音乐,一直是不少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一些教师认为流行音乐良莠不齐,学生甄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音乐的侵害。另一些教师则认为应当将流行音乐引入日常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而在我看来,传统的音乐课堂需要创新,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教学策略,然而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让流行音乐喧宾夺主,而是要在教学中让流行音乐巧妙地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一、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的意义

音乐教学的内容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会唱几首歌、听一听世界名曲,而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涤荡心灵。将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则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甄别流行音乐的俗与雅。

(一)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当你走在路上,耳边突然响起自己喜欢的音乐,那心情是不是惊讶而喜悦的呢?对于中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当自己喜欢的音乐在课堂上播放时,每一个学生都会觉得激动而快乐,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好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流行音乐的受众群体,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这种音乐类型让他们有想法可以表达,有感受可以抒发,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得以加强,当学生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这才可以算作是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音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分辨出流行音乐的雅与俗。有些学生正值青春期,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和“酷”,而去追捧一些低俗的流行音乐作品,长此以往,不仅审美水平会止步不前,而且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尽量多地引用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认识到好的音乐作品是怎样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好的作品为何好、因何而好,学生的鉴别能力与审美水平逐步提升,自然会远离低俗音乐。

二、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的注意事项

将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策略,但是教师不能随意引用,而应当注意以下原则。

(一)适度融入课堂教学

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引入流行音乐时,教师应当控制数量,避免流行音乐的数量过多挤占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从而使音乐课堂失去平衡。

(二)经过教师甄别选择

流行音乐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一部分流行音乐为了博取眼球会采取抄袭的手段,而有些流行音乐只是词藻与旋律的空洞堆叠,没有实际的音乐价值,只能算作是“口水歌”,还有一些流行音乐为了“剑走偏锋”常常包含负能量、暴力以及色情的歌词,这些类型的流行音乐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扭曲学生的“三观”、降低学生的音乐欣赏品位。因此,引入课堂的流行音乐需要经过教师仔细的甄选,教师应当淘汰掉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作品,保留下情真意切、音乐价值高、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流行音乐作品。

(三)具有学习与指导价值

流行音乐不应当只是一个吸引学生爱上音乐课堂的由头,而应当让学生真正从中学到音乐知识。一些流行音乐的编曲方式优异、一些歌词写得才华横溢、高潮震撼心灵……这都可以成为教师的切入点,为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所筛选出来的流行音乐作品应当具有学习与指导的价值,学生要在欣赏这些流行音乐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水平。

三、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将流行音乐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相较于音乐课本中的经典曲目,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流行音乐,这是因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背景与艺术风格比较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被他们所了解熟悉,因此教师应当抓住流行音乐的这一优势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深刻认识流行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艺术元素。近年来,“中国风”在音乐创造中盛行,许多国内流行歌手创作了不少艺术水平较高的中国风歌曲,教师可以就其中的音乐元素与艺术价值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例如:在许多中国风的歌曲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古香古色的编曲、民族五声调式的运用、中国传统丝竹乐器的伴奏……以上都可以成为音乐教学的切入点,通过艺术的鉴赏分析,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妙,让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时,对于其中的中国风元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抚慰人的心灵,音乐也是如此,流行音乐应该给中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树立梦想。中学生年龄尚小,容易被一些低俗音乐蛊惑心灵,这时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尽量多地宣扬正能量的流行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给学生带来力量。例如:《蜗牛》《真心英雄》《中国人》这类音乐,能帮助学生树立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理念信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多推荐这类流行音乐,让积极的心态与正能量成为中学生选择流行音乐的标准。

(三)将课堂教学与流行音乐鉴赏相结合

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应当注重不要喧宾夺主,要让流行音乐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经常会教授一些鉴赏手法,并且让学生用这些手法对教材中的欣赏曲目进行鉴赏,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鉴赏手法分析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将流行音乐的赏析作为课后作业或者课程补充。例如:在我给学生欣赏莫扎特交响曲时,一开始时,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感悟与共鸣,有的学生甚至还说:“莫扎特已经过时了,年轻人谁还听莫扎特呀!莫扎特是老年人听的!”这句话引来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这时候,我没有生气,而是淡定自若地播放了流行音乐《我不想长大》,一开始,学生都对我的行为大为不解,可渐渐地有一个学生觉察出了其中的奥妙,大声说道:“这首歌的曲子不是我们刚刚听过的莫扎特吗?”于是,学生惊讶地发现,这首流行音乐的旋律竟然同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如出一辙。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抵触与排斥也在顷刻间荡然无存。有一个学生甚至感叹道:“虽然是同一首曲子,但竟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老师,这太奇妙了!果然经典的音乐怎么样都是经典!”这堂课不仅将流行音乐与课程内容巧妙结合,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经典音乐的魅力与价值,可谓是“一箭双雕”。

流行音乐并不是洪水猛兽。作为青年学子所喜爱的音乐形式,它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价值和道理。作为教师,面对流行音乐不应当“赶尽杀绝”,而应当正视它的存在,并且运用它的价值,将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带给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音乐产生兴趣,主动接纳多类型、多风格的音乐,让音乐洗涤心灵、陶冶情操。

(徐德明)

猜你喜欢
莫扎特流行音乐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轻浅不是莫扎特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