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区域指导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30 16:25陈康康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培教研员双减

陈康康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双减”工作部署,依据天津市“双减”工作会议要求,着眼解决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教育公平等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河北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强化“减负”与“提质”同步落实的意识,细化完善支撑服务措施,将“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列为教研重点任务。通过建立提质增效区域共享作业资源库,让“双减”的作业实现量少而高效;通过丰富常态研培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教研员在“双减”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等一系列举措,给予每一位学生最适合的教育。

一、总体设计,分层落实,从宏观层面把控作业设计的专业性

河北区在制定“双减”工作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研和师训范围,要求各学科教研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基于“落实‘双减 提升作业水平”主题研培活动,并从研培主题、指导思想、活动目的、活动形式、研培内容及过程等几方面撰写具体方案,以高质量的教科研手段促进“双减”要求下作业水平的提升。为了这一目标,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多向发力,以强化教育科研培训为抓手,努力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在“双减”背景下,教研员将作业设计作为教研活动重点,引导教师关注作业设计研究,探索作业科学评价方式,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

二、范式引领,样例指导,从实施环节把控作业设计的规范性

教研和教学联动,教研员与教师互动,充分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时间,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出一个合理的“作业总量”及“内容确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对作业设计的目的、原则、类型、要求进行全面、细致地交流、指导和规范,形成不同类型的范式。教师则根据范式,基于班情,形成各种“样例”,并在“样例”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力求准确把握作业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切实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与“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紧密结合,在有效减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确保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标。

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全面实现作业的育人功能,我们针对义务教育不同学段的特点,以学科或学区片的形式,对全区任课教师开展《“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专题研培系列活动。

例如:在初中学段,由河北区初中英语学科教研员在区级层面开展题为《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和实施效果》的专题研培讲座,为初中英语一线任课教师解读相关文件精神、讲授作业内涵与价值的相关理论、介绍基于英语学科特点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实施策略、部署學区片联盟校际研讨与展示交流以及区级优秀作业设计成果分享的具体工作安排,推广一些学校的优秀作业设计“样例”。

再如:在第一学区片的校际研讨与展示交流活动中,分别由5所基层学校的备课组长教师代表进行作业设计专题发言,就学校备课组作业设计整体工作思路、目前作业设计工作进展情况、结合具体课例介绍作业设计框架、作业成果展示、工作展望及调整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自主性作业等多元设计精彩纷呈、亮点尽显、百花齐放,有基于单元主题语境的词汇思维导图作业,有融入思政元素的书面表达插画作业,还有衡水体英文书法展示作业,增强了作业设计的育人功能。

在第二学区片校际研讨与展示交流活动中,教师代表依次从激发学生兴趣、精准分层作业、个性化定制习题、面批面改的作业批改个性化辅导等方面介绍作业设计的创新探索。围绕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专题研培,各校备课组精心设计、认真谋划,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敬业与爱业,充分彰显了广大教师令人敬佩的教学智慧与教育情怀,这也必将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第三学区片校际研讨与展示交流活动中,结合全区各学科作业设计优秀成果分享推广活动,有序、深入推进,将“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实。

在活动中,广大教师迭代新观念、迎接新挑战,与“减负增效”同向而行,扎实地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河北区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细化落实,全面反馈,从操作流程把控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在“双减”背景下,落实“减负提质”成了教师们的共同目标;深入课堂、深入备课组,与一线教师组成落实“减负提质”的研修共同体,助推“双减”背景下课堂效益的再提升是教研员的使命与责任。肩负着这种使命与责任,中学全体教研员深入基层校对其“双减”及“减负提质”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落实“双减”政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的理论引领和专业支持。

教研员们走进课堂,了解师生课堂状态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查阅中学“双减”政策后,作业管理制度和作业设计;细致了解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后服务内容和班级文化建设。聚焦学校教育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探索“双减”政策下的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把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多动脑筋。

小学教研部结合区域特点及师生教学需求,统筹全区骨干教师,建立区域“共享作业”资源库。以各学科教研员牵头,组建了由骨干教师构成的专业团队,依据课标及教材要求,设计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和满足有需求学生的拓展性作业,为全区小学各学科编写了“共享作业”,其中语文292份,数学349份,英语164份,作为“课时作业样例”。每一份作业都凸显作业内容的科学性、类型的丰富性、难度的适宜性、完成时间的适切性、结构的合理性。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共享,满足薄弱学校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并逐步建立资源动态更新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在实践中,教师们认知到,“共享作业”不仅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教学目标更明确,核心知识更清晰,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认为,学科“共享作业”凸显了基础性,能够落实每单元语文要素的基本要求,极具实用性。数学教师体会到,“共享作业”有助于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英语教师则认为,面对“减负增效”的时代诉求,“共享作业”题目新颖、难易适度、时间合适、结构合理、体现层次,可以作为学业评价改革实践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成效与反思

本次“双减”专项活动得到了各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为提升基层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通过下沉一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为加强校本教研,转变办学思路指明了方向。这些问题的逐一解决,定会带来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性。我们要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懈努力。通过专项活动,我们也梳理了一些工作经验:一是落实“双减”要求,一定要协调、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二是落实“双减”要求,可以通过深化教研模式,加强教研精准化来实现;三是面向全体,积极深入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专题化教研活动是落实“双减”工作的有效途径;四是抓好青年教师研培工作,为实效落实“双减”工作储备力量。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河北区干部教师充分认识到“双减”的重要意义,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中小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提高学校教师设计作业能力,探索作业科学评价方式,促进学校完善作业教学全过程管理,提升区、校两级教研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为构建区域学校良好教育生态进行不懈努力。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双减”政策,结合学情,不断尝试,确保“双减”落地有声,不断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吴  莹)

猜你喜欢
研培教研员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再议研培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