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以新金融之手助力云南打造生态示范省

2022-05-30 16:32
时代金融 2022年10期
关键词:洱海绿色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起到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效应,关系人类福祉和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成为全球共识,也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及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自觉担当起环境保护大行作用,主动融入云南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战略,广泛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新金融实践打造赋能经济、政府、社会“三轮驱动”模式,为云南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以绿色金融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总行级绿色金融试点分行,云南建行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要求,围绕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环境等领域,为云南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创建“碳达峰、碳中和”示范省份。今年以来,累计向实体经济提供绿色融资支持179亿元(其中:绿色贷款投放139亿元,绿色债券融资量4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为14.58%。

用金融之手呵护生态之美

华能澜沧江公司始终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为了保护电站淹没区、建设区的珍稀植物,该公司在其流域景洪、糯扎渡、小湾等电站斥资建设了珍稀植物园或珍稀植物移栽区,为珍稀植物“活化石”安家,为澜沧江鱼类建栖息地保护区,保留了珍稀鱼类的重要生存环境。云南建行从清洁能源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为该公司10个已投产和1个在建水电站提供148.85亿元的项目建设贷款,有力支持了云南水电基地建设,其建设的小湾、功果桥、糯扎渡电站先后获得水利部授予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称号,功果桥、小湾、糯扎渡、景洪电站更是先后被国家能源局评选为“中国美丽电厂”。

“碳中和”债券是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碳汇林业等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的新型债券产品。建设银行于2021年成功发行了全国首笔独立承销的“碳中和+乡村振兴”双贴标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碳减排、乡村振兴等绿色项目。按照投资比例折算,本期募集资金对应的募投项目CO2减排量为13.61万吨/年,节约标准煤为8.19万吨/年,SO2减排量为50.01吨/年,NOx减排量为52.15吨/年,烟尘减排量为10.16吨/年。今年建设银行持续加码绿色债券承销业务,截止目前,云南建行绿色债券承销规模40亿元,在云南当地市场排名第一。

去年以来,建设银行搭乘云南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快车,为新能源项目注入绿色金融活水,累计向云南“十四五”重点规划投资的“8+3”风光新能源项目、“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350亿元,为25个重点项目提供绿色贷款25亿元,通过支持能源结构调整减少传统能源对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呵护生物多样之美。

曲靖通泉风电场项目为云南建行独家承贷。该项目于2022年3月10日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为9.6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9.62万吨 ,相应每年可减少SO2排放180.8吨,NOx排放188.53吨,CO2排放81.02万吨,烟尘36.74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此外,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短缺难题,建设银行创新推出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模式,有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去年以来,云南建行支持垃圾发电项目3个,日处理垃圾量达2750噸。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降低垃圾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让垃圾成为资源“变废为电”,实现让垃圾山变银山、绿山,一举多得。

用金融之力引领生物界和谐共存

建设银行探索和实践针对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绿色金融支持模式。助力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建立生物多样性宝库。在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银行打破传统信贷融资模式,发挥集团化优势,打出“绿色信贷+融资租赁”金融“组合拳”,累计提供8亿元资金支持景区木质栈道建设和景区保护性开发。此外,建设银行还先后支持虎跳峡国家公园景区、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景区保护性开发建设。

在普洱,建设银行为亚洲象保护管理工程(一期)建设项目提供资金监管与高效便捷的结算服务,保障了3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亚洲象生活栖息地基础设施和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助推解决区域内181头亚洲象栖息地退化问题,帮助大象永享诗意家园。

用金融之水浇灌生态万物

怒江州兰坪县曾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深度贫困县。2018年底,兰坪县政府与康恩贝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实施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及高原生物产业开发项目。云南建行聚焦重点帮扶领域,支持“三区三州”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该项目提供4500万元贷款,为公司上下游合作社、农户、涉农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项目采用“公司+政府+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实施银杏树种植,林下种植工业大麻及中药材,项目总投资5.9亿元。项目种植产业将实现生态修复5万亩,可带动1万人以上人口增收,实现人均增收2770元以上, 3000人以上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直接和间接带动3600人农村劳动人口就业。截至目前,已完成1万亩种植任务。

用金融之智助力建设最美省份

在碧波荡漾的高原明珠洱海,建设银行全程参与大理州第一个洱海保护PPP项目,量身制定洱海环湖截污项目包括:6个污水厂及截污干管(渠)工程建设项目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累计向洱海保护投放信贷资金15.74亿元,先后介入大理古城地下排污管网、洱海入湖河道治理、环洱海乡镇统筹供水等环保项目,为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随着水质越来越好,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的海菜花重现洱海。近年来,建设银行已向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阳宗海等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累计提供综合融资66亿元。

绿色城镇化亦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银行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在同业中率先推出综合管廊建设贷款,为保山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提供45.5亿元贷款支持,解决了人居环境问题,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同时,建设银行还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要求,以“打造高原地区碧玉清溪‘山·城·湖海绵城市规划样板、引领西部山坝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示范”的目标,为玉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提供10.36亿元贷款支持,如今经过海绵化改造之后,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城市热岛效应有所缓解”的目标。

以金融科技助力政府提升社会治理

在全面提速绿色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2017年建设银行提出了金融科技战略,并在碳减排场景中先行先试。

以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云南建行协助云南省政府开发的一部手机办事通,率先上线“政务事项跨省通办”“碳达峰碳中和专栏”,就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减少碳足迹”的新金融生动实践,为推动政府、企业、个人减少碳足迹提供了范式。目前办事通APP注册用户超2583万,办件量超1.27亿笔。

以新金融助阵“绿色食品牌”。建设银行与云南省政府协同打造“一部手机云企贷”数字化综合平台,率先从农业切入,在蒙自、开远开展试点,通过近3年实践,云南建行重点围绕云南省茶叶、花卉、水果、蔬菜、生猪等高原特色产业,创建“四路并进”信贷模式,融资支持农业产业链全类型经营主体,重塑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近3年累计为全省2.04万户农企农户投放贷款140亿元、贷款余额55.68亿元。其中,大中型客户40户、贷款余额33.01亿元;小微企业2654户、贷款余额21.17亿元。通过“云企贷”平台架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加速开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步伐。

此外,建设银行还中标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结算服务商,推动云花产业转型升级,搭建“普洱茶交易市场”“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平台,为COP15 会议提供网上展馆建设服务等,在实体平台重塑业务部门协同关系,进一步发挥在线平台的便捷、灵活优势,为智慧政务服务的高效运转全面赋能。

以绿色场景搭建助力生活方式低碳转型

云南建行紧扣日常出行等群众需求,以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生活,不断扩展绿色金融生態版图,积极搭建绿色消费场景,致力于为社会转型赋能。

引导绿色出行。建设银行聚焦服务民生,发挥“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在碳减排过程中的“加速器”作用,累计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及运营提供综合融资支持110亿元,为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首发绿色中期票据,向市民推出地铁刷脸乘车应用,以“新金融”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及绿色出行。截至8月末,昆明地铁刷脸用户数达到30.97万户,累计刷脸过闸数54.09万笔。

倡导绿色消费。云南建行于2022年5月6日在“建行生活”APP正式上线开通个人低碳账户应用。个人“碳账本”是建设银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合作建设“碳减排计量模型”,通过建行生活APP、手机银行APP等终端识别用户在日常低碳生活及金融场景中的绿色行为,形成个人低碳积分,以碳积分兑换权益的形式对个人的减碳行动进行倡导和鼓励,引导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个人“碳账本”是建设银行持续深化新金融行动、以科技赋能金融创新的一项具体实践落地,为推动社会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又一金融新动能。

开展自身碳足迹管理。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建设银行也在积极开展自身节能减排监测路径探索,制定自身脱碳路径规划,推动营业网点、办公用房等场所低碳建设,开展“零碳网点”试点,推行绿色办公、绿色运营、绿色采购,形成全员共建绿色家园的良好氛围,助力构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绿色低碳生活圈。

绿色低碳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银行将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把“国之大者”作为“责之重者”,努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做出特色和亮点,以新金融之力助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建行大理州分行以新金融实践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改造洱海入湖河道,修复湿地,优选植物轮播,使用生物环保水肥,优化种植环境,优化生态环境,让候鸟回归,鱼虾共乐,让苍山更绿,洱海更清。

绿色颜值 金色产值

盛夏,云南大理洱海边古生村的千亩油菜进入收割期,大型收割机在田里忙碌着,成熟的油菜株被卷入机器,经分离后,菜籽被打包运走,秸秆被粉碎就地还田,这是云南农垦集团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绿色种植基地的收割场景。种植基地的片区承包人何利成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

近年来,大理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打破“大水大肥收成好”粗放式种植模式,打破“什么好卖种什么”的固有思想,把环保放在第一位,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要的决策因素,作物轮播让大蒜等易污染洱海水源的作物退出种植,使用生物环保水肥和秸秆还田,减少污染,有利于土地自身修复,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原生动物植物更好地生存生长。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考察时,在洱海边“立此存照”,并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驻人间。

刻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大青石屹立在古生村头。7年来,大理通过水体治理和实施生态农业,洱海水清了,候鸟也越来越多了,小河小溪里的鱼也回来了,洱海边的村容村貌变了,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建行大理州分行紧盯大理发展的总体布局,支持大理走绿色发展之路,完成好总书记交办的事。在治理洱海的综合工程中主动作为,立足实施绿色金融,在环湖截污管网、入湖河道治理、绿色生态种植、给水供水等项目累计授信47.73亿元,现已投放贷款17.34亿元,在当地同业中保持领先。

今年2月,该行向云南农垦集团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给予额度授信3000万元,已全额投放,打造以主打产品为水稻,辅以其他粮食作物多样性规模化绿色种植,以统一选种育苗、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中耕管理、统一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控绿色生态种植的“水稻+”模式,规模化种植,形成以古生村为主的洱海流域万亩绿色、以有机优质水稻种植为主,保持作物多样化的种植基地。

“农时不等人”建行的贷款及时到位,保证了该公司购置机械设备、种子和农资及时到位。让其按部就班地按照洱海保护规定进行管理,调整传统种植结构,通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把关,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经过精耕细作,万亩作物长势喜人,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禁用有毒农药让候鸟也多了起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农业发展两翼齐飞,洱海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

该公司现推出以“喜米”“洱海留香米”“古圣米”为主的绿色食品优质品牌,产品在“云垦优选”平台销售,销路不错。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与大理州政府共建的“科技小院”也在古生村落户,专家学者扎根田间地头,研究的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随着不同客群的进入,建行大理州分行将不断调整服务方向,让绿色金融与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数字农业广泛结合,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梳理上下游供应商、劳务服务合作社等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同时将加强结算产品、个人业务等方面的合作。

鲜花盛开的村庄

站在盛开的万寿菊花田里,胜利村的彝族村民阿权芳心里乐开了花,他拿出手机左一张右一张玩起了自拍,还不忘指着花田说道:“这是我家的!”

大理州南涧县拥翠乡胜利村是典型的山区彝族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土豆、玉米和少量经济作物,种植品种单一,收入偏低。

年初,组织上把胜利村调整为建行大理分行的乡村振兴挂钩村。刚来到这里,大理分行驻村工作队员杨春红就感到村里的条件比先前的挂钩村还要差些,村里没有水田,只有些山坡旱地;进村的土路遇上雨季经常塌方或被水冲毁,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也很有限。

新组建的村支部村委班子提出:把土地的创收能力先提升一步,这和杨春红的想法不谋而合。作物置换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一是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发展,土地轮作有利于改善土质和平衡土壤结构;二是可以减少传统水肥投入,降低成本减轻污染,提高收益。经调查,发现当地的土壤适宜种植万寿菊,而且可以找到稳定的销路,先前在邻县有过成功经验。确定了种什么,却发现老百姓并不愿意置换,祖祖辈辈种土豆、玉米的村民接受不了新作物。有人说,万一种不出来,咋办?种出来了“不卖钱”,咋办?杨春红和同事们又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邀请农业开发公司技术员现场培训,承诺“包教会、包护理、包收购”,终于把1200亩花苗种下地了。

种下地还只是第一步,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每天都“抓上”技术员去田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种花对于大家来讲都是第一次,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几个月下来,大家惊喜地发现,种花比种玉米简单多了,中期管理不用太费力,水肥投入也远没有种庄稼消耗大,一句话,人力物力投入不大,成本低了。

万寿菊种植给村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土地单产从过去种传统作物每亩收入800元增加到了每亩收入3000元。进入7月,第一茬鲜花开始采收,农业开发公司上门收购,老百姓拿到了“真金白银”;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成效是“山里开花山外香”,这些天,村里多了一些赏花的生面孔,村里的小卖部、小吃店也比平时生意好了。

7月5日,云南大理洱源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让当地种植大户凌体超、凌体彪两兄弟的凌福苹果种植有限公司基地即将成熟的苹果受到了“重创”。

凌福苹果种植有限公司基地是建行重点支持的生物多样性实践基地,公司种植、养殖才刚刚起步,半年内两次遭遇自然灾害,让凌家兄弟有些灰心。作为“新农人”的凌体超和建行合作已经很多年了,其公司也成为建行“裕农通”标杆网点,种植基地的路口一块标“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大理洱源红生态果园”的标识牌已经立起,大理分行在该公司设立“农学实践基地”,对接“裕农学堂”,员工和“金智惠民”的学子经常来这里活动。该公司除了自身发展以外,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目前,已培养了一支40人左右的苹果种植技术服务队伍,长期为基地服务。

当了解到凌家兄弟的困难后,洱源支行客户经理就主动上门向他们推荐了“善担贷”,这是由政府性担保机构进行担保,简化了担保手续。申请才几天,30万元的贷款很快到位,果园里的活计又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近年来,建行大理分行从源头支持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支持洱海环保项目落实洱海保护措施,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多年来,通过积极参与洱海治理项目的建设,该行向监管单位、部门报送了金融支持洱海保护调研报告和金融支持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建议,就项目申报中的经验进行了分享,还将申报过程中项目在立项及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

经过综合治理,“洱海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得到认可,洱海水质渐渐得到改善并稳定保持三类,总体评价为良好湖。洱海生态得到修复,滩涂、湿地和水生植被区得到恢复,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建行先后介入“大理古城地下排污管网”“洱海入湖河道治理”“环洱海乡镇统筹供水”等洱海环保项目中。每一次项目申报过程中,建行都认真落实项目要件,并为客户量身订制金融服务方案,保证了项目快速审批通过。同时,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自上而下保证信息畅通,确保了业务申报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有效地解决,推动了项目的营销和审批进程,为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提供了金融保障。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缅甸工人进不来,砍甘蔗的工价一捆甘蔗从2019年的2元至2.5元,上涨到现在的3元至4元,虽然种蔗的成本提高了,但大批本地农民工也分享了我们种甘蔗的收成,劳动力充足的人一天会获得200元、300元工费”。耿马自治县贺派乡水平村者卖组的副组长陶应华向建行耿马支行的客户经理算了一筆账。他说,尽管成本上涨,但我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今年榨季结束,自己种的14亩甘蔗也有50000多元的毛收入,我们者卖组的村民就是靠种甘蔗、养牛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建设银行临沧市分行紧紧围绕临沧市着力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3年累计投入信贷资金85000万元支持蔗糖产业,确保边疆各族人民农业增效、增收,谱写了一曲甜蜜之歌、幸福之歌,耿马自治县贺派乡水平村者卖组就是建设银行支持临沧绿色产業的一个缩影。

者卖村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各民族聚居的自然村。近年来,贺派乡以少数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特色产业,63户人家种甘蔗,今年全村销售甘蔗5100多吨,实现收入224万元。该村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引导村民对村庄进行科学系统规划,并在规划实施中开展环境整治和村庄美化绿化提升,全面打造以傣族文化为主其他民族文化兼容的美丽、休闲、宜居、和谐的现代化少数民族旅游型村落。如今,者卖村家家户户有花香,条条道路有绿色。一个绿色生态村民富足的少数民族团结示范旅游村庄正在形成,者卖村被评为云南省美丽村庄。

为一根甘蔗“吃干用尽”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临沧市是云南重要的甘蔗产区,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内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好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是生产及销售白砂糖、赤砂糖、糖蜜食用酒精产品,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现有蔗园面积89.74万亩(国内80.88万亩、国外8.86万亩),基地分为国内、国外两大块。国内涉及两市(临沧市、普洱市)7县区,63个乡镇5个农场,342个村民委员会;国外涉及缅甸8县(区)。共涉及种蔗农户6.04万户,蔗农26.91万人,关联辐射带动60多万人就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设银行临沧市分行以支持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为切入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全面支持蔗农、企业生产。

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为云南省食糖主产区的成员单位,公司涉及耿马自治县16个村委会、183个村名小组、5028户13570人、9.21万亩蔗区,具有良好的种植环境和基础。

“蔗糖企业生产周期短,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每年榨季生产的半年时间里,建行急我们企业所急,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企业生产,使我们及时兑付蔗款,提振了广大蔗农种蔗信心”,集团财务科负责人如是说。

为帮助企业及时兑付蔗款,建行上下联动,在省分行国际业务部的支持下,成功为企业申报跨境融资10000万元,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耿马华侨糖业集团在建行签约了企业网银、电子回单柜、现金管理、党费云等,运费及蔗款代发通过建行结算。

建行在全省率先为蔗区农户推出方便快捷的“惠福龙卡”结算兑付蔗款,已开出各类借记卡10000多张,每年可为蔗农节约10万多元的卡年费。

“甘蔗制糖所留下的蔗渣、糖蜜、滤泥,以及农户废弃的甘蔗叶等,利用科学技术将其‘变废为宝已不在话下。”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办公室主任钟晓荣面对到访的客人总要分享耿马自治县一根甘蔗被“吃干用尽”的过程。

耿马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作为云南省拟培育的省级园区,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立足滇西南、带动全市、辐射东南亚,以甘蔗产业为主导产业,果蔬及肉牛加工产业为重点,林产业、茶叶产业、中药产业为拓展,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工业加工等综合型产业园区。

为此,建设银行耿马支行依托普惠金融支持园区建设。通过“互联网+信贷”模式,利用互联网渠道,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全流程网络化、自助化操作,实现电子渠道在线申请、实时审批、签约、支用和还款的快捷自助贷款,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短、平、快”的融资需求。同时加大“建行惠懂你”APP推广应用,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新技术,能够满足客户了解建行信贷产品信息、贷款额度试算、新客户业务预约以及存量客户在线申请、支用、还款、结清等需求,有效扩宽农村及县域涉农小微企业申贷渠道,提升客户普惠金融消费体验。

作为糖业循环经济上的一环,云南某牧业公司直接带动耿马70余人就业,同时大量使用蔗稍饲养肉牛,充分实现甘蔗价值,提升蔗农收益。建行耿马支行与该公司建立了信贷业务关系,先后投入80多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通过建行的信贷资金支持,公司的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积极参与肉牛养殖,很好的利用农户种蔗所剩余的蔗稍,既增加了农户的养殖收入,也增加了种蔗带来的效益。公司、农户、银行在发展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耿马蔗糖文化源远流长,早期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引进种植甘蔗,或作水果食用,或以古法制作红糖。一棵棵甘蔗,深刻地影响着耿马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等方面形成地域特色浓郁的蔗糖文化,并几经传承、历练、蜕变,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

今日耿马,已成为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县之一,也是国家糖料生产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蔗综合利用居全国前列,工业入榨量、产糖量和酒精产量居云南省第一。曾经刀耕火种的零散种植,已经跨越为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主导产业;曾经只是作为馈赠亲友的节庆小礼,如今已经成为耿马一半以上农业人口赖以生存的“绿色寄托”。

“我们利用甘蔗废渣制造可降解餐具,可降解餐具市场前景广阔,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希望耿马能提供更多甘蔗废渣原料。”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兴鼎对建行的客户经理说,他们利用蔗渣制成可降解的纸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及国内一线城市。

据了解,2019年以来,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累计入驻企业30户,实体入园企业13户,在谈意向入园企业9户。先后引进上海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可降解餐饮具项目、云南紫辰集团黄腐酸钾肥项目、一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果及糖类食品加工项目等一批企业落户园区。其中,黄腐酸钾固态肥和液态肥生产线建成生产,使耿马成为全国首个闭合整个甘蔗产业链最后一环的地区。

2022年1月至8月,建行共计对接全县企业226户,支持企业95户,企业获得贷款支持21000万元,稳定就业岗位4763名。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让地球充满生机,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地球美丽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行曲靖市分行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结合地方特色,以支持绿色农业多种经营为突破口,多措并举保春耕、保生产、促增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引流金融活水灌溉绿色农业领域,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贡献建行力量。截至2022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9.2亿元,较年初新增5.22亿元。

让更多“好种子”生根发芽

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玉米种子培育、制种及销售的公司,公司的发展目标是选育出国际一流的玉米种子,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储备粮食之一,种子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支持公司的发展壮大,就是支持国家粮食安全。

该公司最早是罗平县农业农村局下属的种子管理站,成立于1953年。2003年,根据种子经营与管理相分离的相关政策要求,将种子经营职能从种子管理站分离出来成立罗平县大天种子公司,承接了原种子管理站所拥有的制种技术、种子经营权、种子品牌以及销售市场等。2007年9月,罗平县大天种子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一方面,依靠原种子公司拥有的玉米品种、生产技术、销售渠道,在稳固原有上下游渠道、制种技术等优势的基础,不断拓展新品种、新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国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贵州农科院以及各地农业院校合作,不断研制、培育、推广新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品牌数量大幅增长,销售渠道更为广泛。公司不断成长,年销售收入由成立之初的1000余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4亿元左右,并持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公司实力不断得到壮大,由小型企业步入中型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

该公司与建行合作多年,从其前身罗平县种子管理站开始,良好合作关系已有二十多年的合作历史。建行曲靖市分行自2012年开始向其提供信贷支持,最高额度2600万元,并在该公司厂房建设期间提供五年期的固定资产贷款2000万元。

该公司上游制种主要实行“流转土地”生产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制种面积已达3万亩,除在省内曲靖陆良、大理巍山、红河弥勒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外,还在山西、海南、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户收入的增加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該公司一直积极响应绿色生态和乡村振兴的号召,并在2022年进一步扩大了农户范围和种植规模。但由于销售资金暂未全部回笼,而海南玉米种子大量成熟,急需大量资金用于收购种子,急需获得资金支持。建行罗平支行主动拜访客户,在了解到公司因经营规模扩大、资金周转有困难的情况后,继续开展授信,计划将贷款额度从原来的240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药园下起“及时雨”

“建行的贷款真是太方便了,申请速度快、手续方便、利率低,当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谈起再一次申请到的贷款,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赞不绝口。

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药材种苗繁育、实验示范、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是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公司通过“公司+科研院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吸纳周边60余户农户到企业和基地务工,并与当地多个农业合作社开展合作,辐射带动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1.2万亩,有效破解当地农村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前期,建行宣威支行已先后通过“质押快贷”“善担贷”两个产品为其提供了114.5万元的资金支持,助力公司逐步实现良性发展。今年,为响应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号召,该公司新投资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1000余亩,由于疫情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及回款受阻,流动资金再次出现困难,急需银行贷款给予支持。了解这一情况后,建行宣威支行再次通过小微企业“抵押快贷”、快速为公司追加了96万元的贷款支持。

助力魔芋产业“魔行天下”

人间八月天,希望铺满田。地里成熟的果实正静静地等待着收割入仓,珠江源头迎来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曲靖市沾益区契合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魔芋种植产业,以沾益区欧亚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 通过“租金+工资”的模式,以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种植的方式,发展魔芋种植产业。该公司旗下“魔行天下”系列产品魔芋粉、魔芋胶经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声名远播、市场反响良好,成为沾益区乡村振兴“一村一业”典型代表。菱角乡作为魔芋产品原材料生产基地,从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现有种植面积5000余亩,带动当地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500多人,为农民增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较大作用。

自2020年以来,魔芋行情持续下行,魔芋虽然丰收,但价格不好,及时出售将导致亏损,如果全部精加工延长销售周期,资金压力又很大,加之疫情反复,远销东部沿海、西北的产品销量及价格受到很大影响,公司经营周转资金出现较大困难。

进入八月,正值魔芋低价收购精加工的好时候,但公司流动资金却十分紧张。由于缺乏融资渠道,筹集资金的事让张总伤透了脑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该公司找到建行花山支行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支行当即为其推荐了抵押快贷产品,并在一个星期之内放款59万元。同时,该支行根据公司销售收入规模,为其办理了云义贷100万元,及时解决了公司资金周转的困难,在帮助企业获得经营利润的同时,还让土地租金、农民工工资、社员分红得到正常保障,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小小羊肚菌 “遍地开满花”

对于建行的小微企业“抵押快贷”和“信用快贷”,师宗县民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李总及部分农户表示:建行的贷款办理快,高效便捷,利率低,保障了羊肚菌种植计划的顺利实施,就如同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

师宗县民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济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的综合型小微企业。主要从事鲜蔬、淡水鱼类的种养殖及销售,服务于公司所在地市场。2018年公司成之初,资金来源主要是投资者个人筹集及占用上下游客户资金。企业资金周转较为困难,特别是针对员工工资多采用日清日结、当日支付的方式进行,资金及时性保障对公司经营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向建行提出贷款申请,建行师宗支行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快速以公司企业主自有房产抵押为其办理了小微企业“抵押快贷”,实现了业务的首次合作。三年来,建行持续为其提供贷款支持。

2021年夏,公司通过与云南海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定期组织公司所在地部分合作社农户前往学习“羊肚菌相关种植技术”,并交流种植经验。且于2021年冬季在小范围耕地内试种,并获得成功。公司采取以“技术扶持+联合产销”的方式,在为当地农户产生多方面收益的同时,还从多维度推进着当地乡村振兴的进程。一是利用冬季大棚农闲种植羊肚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全年收入总额的增加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因羊肚菌喜低温,符合师宗当地冬季气候,可冬季种植,弥补了当地冬季田地种植率低的短板,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三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抱团取暖”的集体效应与优势,增加了货源供应量,也增强了货源供应链的稳定性,有利于乡村持续增收。

今年夏季,为积极响应绿色生态和乡村振兴的号召,公司积极筹备,进一步扩大农户范围和种植规模。但由于羊肚菌栽种的相关基础设施工程庞大,从种植的储备期开始就需大量资金,却因公司现有的蔬菜和水产养殖已占用了公司的大量资金,一时周转困难,急需获得资金支持。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建行师宗支行再次为公司开展授信,在原有的小微企业“抵押快贷”基础上为企业增加了“信用快贷”额度,将贷款额度从原来的78万元增加至130万元,并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办理贷款手续,既方便了公司快速办理业务,还能为公司节约管理费用和财务成本。

助力“小苹果”发扬光大

“为了贷款的事,没少碰壁,这么快拿到100万元的贷款。”谈起建行的“善担贷”,云南高岭净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契合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以“歪苹果”为代表的苹果品牌声名远播。云南高岭净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家落脚马龙3年的涉农企业。公司现有种植面积1400余亩,主要从事苹果、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和销售,旗下的红露、长富二号、爱妃等苹果种类经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市场反响良好。同时,公司就地解决20多名农户的就业问题,并通过“租金+工资”的方式助力农民增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苹果种植具有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公司前期投入资金较多,加之,因疫情反复,远销东部沿海的产品销量及价格受到较大影响,给公司正常运转带来较大困难。尤其到了春耕播种期和土地租金支付期,公司流动资金尤显紧张。由于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物,筹集资金的事让张总伤透了脑筋。去年以来,建行云南省分行与云南省融资担保公司联合推出“善担贷”业务,专门为无有效抵押资产的小微企业批量解决融资担保,为像高岭净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这类企业获得信贷支撑提供了可能性。在了解到高岭净地果业公司的难处后,建行马龙支行积极向其推荐“善担贷”业务,并通过“建行惠懂你”APP,该公司很快就拿到了100万元的贷款,及时破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金融护航“小土豆”成长

据了解,会泽山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会泽县唯一一家脱毒马铃薯原种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长期致力于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全县80万亩马铃薯用种安全问题。随着全县马铃薯用种量的不断增加,该公司资金流出现了困难。5月底,公司负责人在建行会泽支行“一部手机云企贷”的推介会上,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支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手机APP成功申请了300万元贷款,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支行就为客户办妥所有线下手续,成功实现该项300万元流动资金信贷额度的投放,高效服务绿色企业。

“云岭牛”助力产业发展

在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回隆社区,一直以来都有着“云南第一牛汤锅”的美誉。这里常住人口70%以上为回族,海拔、气候条件均具备发展肉牛养殖良好基础。村委会带领村民们建立农户养牛、汤锅店买牛、专业屠宰厂宰牛的肉牛产业发展路径,促农增收,推进回隆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初步取得成效。云南回一回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肉牛家禽屠宰、加工、销售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农业食品企业,村民收入主要来自肉牛养殖,为实现规模经营,村委会组织建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后又成立了云南回一回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回一回”品牌。村委会计划通过公司模式,带动回隆村民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像“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一样的全国知名餐饮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回隆的牛汤锅在全省小有名气,但回隆的肉牛产业规模始终散小弱,规模化、标准化落后,建行为我们提供的‘云岭牛管理平台,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便利。”社区党总支桂书记对建行对肉牛产业支持的举措竖起了大拇指。

據悉,针对回隆村痛点,建设银行省、市分行多次下沉到回隆村,深入走访农户、菜市场、汤锅店、村委会进行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针对产业发展水平低,缺乏高标准的规模养殖,数字化管理落后、无法溯源等问题,建行以新发展理念、新金融行动、新科技手段,在当地搭建让每个参与方都适用的三产融合“云岭牛”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深化“两绑”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数字化平台功能串联,让农户、合作社和重点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助力乡村集体产业转型升级。

平台用数字金融实现“重点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融合发展,用数字金融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智慧新模式。该模式可以为农户提供线上卖牛平台,为合作社提供链接入口,可以在线对养殖户进行管理调度;为当地屠宰场等企业提供数字化管理工具;为当地政府提供数据,通过在线数据分析使政府产业扶持、发展决策更加精准。平台搭建后,建行将公司中下游客户营销成为商户,通过资金结算为公司及其中下游个体工商户提供经营性贷款。建行富源支行已为云南回一回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了2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其下游客户沉淀结算资金后也能够获得建行的贷款。

在以金融力量服务“三农”的道路上,曲靖分行坚持以数字金融为突破口,做深做透云岭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发力。

作者:刘丹  公孙欠谀  袁丹婷

单位:中国建行银行云南省分行

猜你喜欢
洱海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洱海
洱海太湖石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的NH+4-N 吸附解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