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指导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

2022-05-30 16:33陈金竹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经验深度社区

陈金竹

自主游戏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选择游戏内容的权利,不再受到教师思想约束与制约,这样一来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利用自己的語言、方式实现自我,提升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现阶段幼儿的性格特点,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即幼儿教育的内容需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以此丰富游戏内容,为构建丰富多彩的兼具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潜力、气质,为自主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使幼儿可以自主、独立支配自身的行为,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开展自主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时,需要针对区域游戏环境的选择、内容主题的设定、活动材料的提供、游戏开展后的结果等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文化精神的存在。在设置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基于游戏,传授基础的生活理论、讲解基础的行为操作、积累生活经验,可以使幼儿在运动、智力、个性、交往等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游戏活动,发展探索社会、发现事物的能力,以此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参与后续的学习。

二、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的现状

(一)游戏价值与目的分离

《纲要》已经提出将游戏作为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需要教师借助游戏促进幼儿的思维活跃度,让其在此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他们这一特性,发挥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逐渐的实现深度学习,并在游戏中让他们感受到相应的文化和相关知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现阶段的幼儿园游戏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把握教学与游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倾向于重视教学。部分教师认为,若幼儿不在现阶段打下良好基础,不能获取相关知识,会浪费其自身的学习时间,这样一来,游戏渗透开始逐渐发生转变。如教师在游戏中想要发掘幼儿潜能,总是让其按照自己规定的步骤与环节,被动地完成相关任务,严重影响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游戏缺失自主性

在深度学习背景开展的自主游戏是指,让其以自身为主体参与游戏中,提升自身的参与感、体验感。但就现阶段的教育情况而言,家长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将全部注意力、精力都集中在课堂中,学习相关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需要按照自己与教师的意愿、要求完成学业任务。在游戏中,幼儿需要按照教师的指定要求、标准,进行活动。这将使幼儿失去玩耍的乐趣、喜悦,导致游戏效果不理想。

(三)游戏意图尚未明确

游戏意图不明确,是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呈现的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在小班和中班的幼儿身上较为突出。由于学习能力和经验的缺失,部分幼儿对自主游戏的内容缺乏重视和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知道哪种材料才是最适合游戏环节的,随意地拿起素材就进行游戏。如在开展活动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甚至还有少数幼儿直接模仿教师的动作,完成游戏任务。如此导致活动内容停留于表面化,没有展开有效的深度学习,忽略了自主游戏的价值,呈现注意力短暂、活动兴趣不高、探究意识薄弱的情况,经常被外界的其他事件、人物所吸引,对专注力、思维发展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无法构建全新的学习经验。

(四)游戏材料短缺

想要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首先需要吸引幼儿参与游戏中,激发兴趣与欲望,将兴趣作为指引,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深层挖掘,以此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活动中,存在材料不丰富的现象。活动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基础、条件也是满足幼儿自身心理需要、让其在此过程中构建知识。其次,现阶段教师对材料的投放还缺乏关注与重视,尚未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如在美工区,只是投放颜料,并没有相应的辅助资料,使幼儿无法进行创新;在建构区,只是投放一些积木;在科学区,只是提供简单的植物。上述情况使幼儿在游戏中不能进行全面的思考与分析,导致对参与游戏的兴趣越来越低,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的标准与需求。

(五)幼儿综合能力不强

深度学习是指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存在,解决问题,整合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增加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在现阶段的自主游戏中,部分综合能力较差,遇到挫折和问题就产生抵触、放弃的心理。如在进行建构类游戏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因为无法找寻相匹配的材料,放弃游戏,直接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伙伴的身上;在美术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缺失,导致创意无法实现,从而放弃自己的创作。上述问题都充分表现出幼儿综合能力不强,不能根据已有经验、经历解决问题。

三、深度学习指导下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

(一)创设自主游戏情境

幼儿的日常生活十分简单,他们很难在游戏中发现存在的现象与行为,以此教师需要从生活角度入手,开设自主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积累更多的基础知识,从根源上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本次游戏开展的前提来源于幼儿在天气转凉后,他们经常会经常感冒、发烧,有的幼儿甚至多次进出医院。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他们自身的理解能力,如果直接向他们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很容易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所以,在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况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让其在游戏中进行深度挖掘与发现,这样才能让他们对生活产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进行“爱心小医院”游戏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盐水瓶、药物、医生护士的服装、处方等材料,其中一名幼儿苗苗穿着医生的白大褂,手里拿着装有针筒、温度计的医药箱。这时,芳芳抱着自己的娃娃走了进来,说:“我的(孩子)肚子疼!”芳芳的行为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教师在此刻可以引导她针对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回忆,将自己肚子疼的体验与同伴进行分享,并且在原有的经验上,将自己作为“病人”的感受阐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让芳芳继续完成看病的任务,苗苗通过分享知晓需要为芳芳开具处方药物,观察芳芳的身体情况,检查芸芸是否需要输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幼儿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根据他们已有的游戏行为,将经验串联起来,使他们逐渐形成完整的经验,为下次开展其他游戏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主性,满足自身需求。

(二)延伸游戏内容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需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游戲中获得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游戏的方式,加强他们对生活经验、学习内容的构建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活动游戏前和结束的两个环节中,询问幼儿一些问题,让他们明确自己的活动意图和目标,延伸已有的经验,发挥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主构建的水平,保证深度学习的效率。在幼儿自主游戏前期,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问题:“你们今天的计划是什么呢?”“打算去哪个区域开展工作呢?”“需要做些什么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说出自己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保证后续游戏的质量。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在不影响幼儿游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适时的介入,帮助幼儿持续游戏、深入探索。例如,在幼儿玩“快递员”游戏的过程中,一名穿着黄色衣服的小小快递员瑶瑶正在努力地分拣快递,但其自身按照平时分发快递的顺序将物品进行打包,他塞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本以为他会放弃,但再经过几次尝试后终于将需要邮寄的快递塞进相应的袋子中,快速跑出去发放快递。这时,教师可以询问他:“你可以跟我说一说你的想法吗?”在运送的过程中,瑶瑶发现了这个快递没有填写真实的姓名,这时他又原路返回,找到这件快递的邮寄人,确定无误后进行了第二次送货。

在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则要通过师幼之间的积极互动,帮助幼儿梳理想法,总结经验、提升感受。教师可以再次抛出问题:在该游戏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呢?幼儿1:我体会到了快递员的辛劳,在日常生活中我一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幼儿2:我从中了解到了生活,在后续的学习中,一定积累丰富的经验;幼儿3: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害怕,不紧张,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的!通过上述区域游戏的开展,可以让幼儿完成与他人交流的任务,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和喜悦,同样也拓展了自身的生活经验,增强自身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让其在运用语言交流的同时,发展人际交往关系,提高理解他人、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自行选择想要参与游戏内容,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以此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延伸已有活动经验,形成探究、构建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幼儿经验

瑞吉欧教育体系指出,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由此可见,其中2/3的事物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新生成的事物。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需要知晓他们的感兴趣的事物以及个人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交流,以此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空间环境的认知、改造与他们多种思维、能力息息相关,正确引导幼儿参与社会规划教育,有助于培养其自身认知新鲜事物的基本能力、包括对国家、社会文化、历史的学习,对空间环节的初步认知能力,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判断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借助游戏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空间思维,可以挖掘幼儿的设计潜能、潜质,培育家园情怀和责任感。

在进行“成为城市小规划师”游戏时,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讲解北京历史胡同文化,让其清晰知晓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以及胡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讲解社区规划知识、定义、基本元素、审美标准等,与幼儿分享社区规划案例“咱们的院子”,引导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说出在社区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并了解公共环境、服务社区活动等,让其在脑海中构建自己喜爱的理想社区,与其他伙伴组成小组,共同绘制社区蓝图,挑选自己的社区成员。在挑选完毕后,需要引导他们观察社区和重点调研的构成要素。如车辆、环境、建筑、花草树木等。

在幼儿知晓社区规划内容后,需要让其制定社区规划方案,明确各个地段规划具体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帮助他们推导过程,总结规划思路与心得。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将游戏规划目标确定为“让社区整洁又干净”,规划的焦点主要在于解决社区中废旧的电线杆以及污水、垃圾的排放问题。幼儿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在原有社区规划基础上,利用橡皮材料去除电线杆,将电线设置在墙体内,不让电线暴露出来,并且适当地增加墙体厚度与装饰物。在去除电线杆后,在社区内部增加垃圾处理机器人,清除社区内的垃圾和污水,使社区内部保持清洁、干净,并种植花草,美化社区环境的同时清新空气。通过上述游戏的设置,可以让儿童参与社区观察与规划的环节,引导幼儿对美好社区的价值判断,发现现阶段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提出整改意见,付诸行动,提升家园情怀与责任感。

(四)丰富游戏材料

自主游戏的内容要以幼儿为主体,创设一个真实的游戏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进行自主游戏的时候,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层次性十分重要。如在进行大班幼儿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学习能力较强,可以着重发展他们自身动手操作能力,丰富材料,提供多种水果、饮品、食品、蔬菜等材料。例如,开展“超市管理”活动,让他们针对超市抢购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亲身体验超市抢购活动,在体验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在活动中增加“超市导购员”,在他人来购买物品时,学会维持超市的秩序,适当地给顾客提出意见。在中班幼儿活动中,可以投放一些益智类的玩具,引导幼儿展开思考和探索,如九连环、魔方、孔明锁等,满足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让其根据材料展开深度学习。在小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亲亲一家人”活动时,提供毛绒玩具、糖果、卡通茶杯等道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深度学习下自主游戏的应用展开了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教育策略。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幼儿形成自主探索、大胆挖掘的学习习惯。其次,在面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针对性地解决,尽量发挥幼儿的主观意识,让其自主解决问题、设计计划、明确目的,延伸他们的已有经验,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调动学习欲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文化水平。

(邱瑞玲)

猜你喜欢
经验深度社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社区大作战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经验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