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老年人“体医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2022-06-05 02:49赵文笛郑红波
当代体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辽宁省医学

赵文笛 郑红波

作为促进实现健康中国的有效途径,探索其未来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运动与医学相结合”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内涵,以及“健康辽宁行动(2021-2030)”中促进老年人健康的行动,本文分析了辽宁省运动医学一体化的发展和实施现状,分析了辽宁省运动医学一体化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制约因素。为辽宁省老年人健康促进“体医结合”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建议和思路。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开始了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健康问题的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迫切需要解决人口对健康问题的基本需求,推进卫生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健康中国发展行动(2019-2030)》和《健康中国发展行为组织、实施和评估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出台,作为对新健康模式的探索,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这表明了“运动医学一体化”在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本研究将收集和解决辽宁省医院和健身中心老年人的问卷数据,探索辽宁省“运动医学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在辽宁省“运动医学一体化”的支持下,从系统和制度因素的角度,衡量辽宁省“运动医学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了解“科学健身”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影响辽宁省“体医结合”和“科学健身”发展的深层次缺陷和障碍,通过民意调查,探索适合辽宁省“体医结合”和“科学健身”发展的人才培养可行路径,促进地方政府体育工作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协助政府部门探索“科学健康”的实际影响,特别是“体医结合”对群众体育和“体医结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

1 体医融合概述

1.1 体医融合的概念及推广意义

体医融入也就是运动与医学融入,即对体育医学、保健体育、恢复医学、运动医学营养、保健测评、运动处方等领域诸多知识的整合。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渗,相互促进。运动更多强调与学科、知识的关联与融入,是指二者的有机融入,利用运动医学严谨的思维与方式,让运动更为正确与合理,从而切实实现运动对人类身心健康的有益影响。目前,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依然普遍:疾病导致的健康寿命缩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据我国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先生在2008年举行的“卫生事业发展总编座谈会”上谈到:“国人毕生的健康投入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八十都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防治上”,俗话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由此可见以防治促保健最有效。科学规律的体育运动离不开专门的医学救护和康复医疗技术指导,“体医融合”的发展不但可以很大程度节俭人力物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从而有效安全地实现了全民保健的总体目标。

1.2 体医融合三融合模式

体医融合主要从技术层次上分为科技融合、资源融合以及话语权上的融合。

1.2.1 “技术融合”

指体医相互启发,互相指导,重新看待保健,重新理解疾病,从而把体育系统培养奥运冠军的专业知识和社区卫生系统医学技能融为一体;技能融合强调体、医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技能优势,而不是去做不熟练的事,从而避免了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熟悉的体育技术,或要求在运动专业上必须掌握充分的医学知识的尴尬场面,将医务人员的治病诊断技能与体育督导教师的体育技术融合,使体医双方扬长避短,各自充分发挥各自的技能优势亲密地合作。

1.2.2 “资源融合”

宏观上就是说,把医院的人、财、物力资源和社会体育设施、仪器、场馆资源等共享,把运动系统的人才(尤其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和场馆资源,与医院资源相融合;比如,健身房通常在白天客人较少,医生可利用这个时段为病人进行运动辅导。退役运动员与高校体育学科毕业生,通过体医融合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病人进行科学健康方面的指导咨询和服务,从而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健康工作,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

1.2.3 “话语权融合”

指医师的话语权对患者运动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体育明星对儿童体育发展有重要的引导意义,要彼此融合。话语权整合强调三级医院名医要大力推进体育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同时,支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体育指导,整合医生开处方的话语权和体育教练执行处方的话语权,充分发挥各领域资源的效益,因此,体育和医疗环境促进了体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辽宁省老年人“体医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2.1 服务平台建设

辽宁省将整合医药、体育、医疗等國家优势资源,建设集质量监测于一体的运动医学健康促进综合服务中心,运动处方和健康指南将被批准为中国唯一的试点体育服务区和健康整合中心。建立“健身健康整合中心”网络数据平台,对省、市、县三级全国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实时上报。“健身健康一体化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具有辽宁特色的健身健康一体化发展新模式逐步建立。

2.2 学科的构建

依托国家级高校、体育、运动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研究机构,加强对运动医学整合的理论研究。利用运动管理和健康医疗的深层次跨境融合,深入研究了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领域非医学卫生干预的有效性与可能机制,构建了运动管理与健康评估的规范流程;运营需求数据库和健康项目资源数据库为公民提供运动管理服务和健康建议。

2.3 人才培养

为更好的发展体医融入健康服务工作,为培训具备运动处方权的医师、健身指南讲解员等,在辽宁省举办了体医融入健康健身处方培训。培养对象主要是开展慢性病治疗、健康管理和运动干预研究等的医药卫生机构有关专业科研人员,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的有关学科教师。

2.4 “体医融合”的教育实践模式

辽宁省的试点模式主要是公立医院的“体医结合”模式。设立“体检”服务,负责管理慢性病患者。除了专业技能外,科室医生还必须掌握相应的运动学理论知识,完成相应的培训,能够根据疾病的常规诊断和患者个体身体水平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2.4 社会服务

辽宁省启动了一项针对身体健康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干预项目,主要针对糖尿病儿童。在饮食方面,根据营养医学饮食,建议每人一餐;在运动方面,我们会进行长期的健康风险评估,并会采取医疗手段和全面的运动干预,以达到降低血糖、血压和体重的目的。根据长期干预慢性病的经验,根据学科和医学数据的特点,特殊诊断和治疗,日常行为,运动健康管理和饮食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II型糖尿病和肥胖人群。

3 辽宁省老年人“体医融合”的问题

3.1 健身场所配置与居民需求不符

辽宁省城市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城市体育设施建设进度有限,现有体育器材远不能满足人们参与体育与健康的消费需求。目前,虽然辽宁省政府在辽宁省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人民健康和消费需求等四项重点任务,资本投资仍然局限于体育和医疗部门的分散支持,在体育和医疗一体化方面仍然缺乏重大投资。因此,运动处方的建立是“运动医学一体化”的基本内容,运动处方的发展也必须完善各种工具和设备作为保障。为此,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可以相应增加社会资本投入或拓宽筹资渠道,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不断满足民众参与体育设施建设的基本需求。

3.2 “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

我国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医院培训和引入体育健康教师,发展体育促进健康指导模式。目前,体育医疗人员的培训主要依靠各医学院校、体育院校下的体育医疗和健康学校及社会力量举办的体育健康学校。尽管生源范围广泛,但教育教学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者往往在受到训练的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能力做出准确定位,也无法对所学专业领域准确了解,同时,体育院校的体育医疗学生与医学院校体育医学在校生之间主要的学习内容也存在差异,同时二者也与社会各界举办的体育医学和健康学校有着很大区别,使得三者的社会知名度也出现了差异。这主要与体育和医疗部门的长期分离以及运动员在社会中的不适地位有关。

在辽宁省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沈阳、大连等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迅速,对体育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建立相应的社区学校医院支持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运动医学专业体系,对学校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考核,提高队伍素质,为大众体育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国家卫生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3.3 “体医”健康服务分离

目前,由于体育和医疗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不同的领域,即使存在交叉,它们的效果也很小。虽然两者都为人民健康服务,但它们是独立的,不能在健康促进服务中发挥协调作用。辽宁已成为中国首批实现体育与医学深度融合的省份之一,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医院中缺乏专业的体育人员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而没有医务人员参与的锻炼场所也只是简单的健身房。而作为社会群体主要生存方式的社会运动,仍停留于室外锻炼器械这一主要最初方式,同时社会医疗中也缺少专门的“体医融合”人员。

3.4 “体医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鉴于目前体育和保健的管理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它们在全民保健领域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尽管国家相关政策不断推动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但仍需在行政部门和部门之间形成完善的沟通和管理体系,合作治理平台的建立将为卫生管理体系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大的保障。目前,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一些学校和社会团体已经开始探索“运动与医学相结合”的国家健康平台建设。然而,由于社会组织参与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社会组织很难迅速融入卫生系统的“运动与医学融合”,这阻碍了相关平台的建设。此外,由于中国体育与医疗体制和机制长期分离,真正实现统一需要时间。建立“体医融合”等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也是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但目前,社会力量组织的体育医学院校主要通过微信等公众账号和官方网站发布与体育健康相关的信息,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有限。因此,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建设相关网络平台迫在眉睫。

3.5 基层社区“体医融合”资源匮乏

社区成为了社会的基础治理单位而人员和物品却比较短缺,所以怎样借助社区力量进行对社区资源最优预测开发利用,在有限条件下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有待进一步思考。陈佩杰博士曾提议将社区医疗资源和社会健康教育中心深度融合,引进社区运动指导员、体育健康教师等社会体育资源来协助社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以更好的维护社区市民身体健康。从辽宁省情况来说,由于基层社会的“体医”资源比较分散,而基层社会又相对缺少体育医疗资源和健康教育方面人员,因此无法准确地为社区市民提供运动健康监测、科普引导、器械训练、体育方案制订、慢病体育干预以及社区娱乐管理等专门服务,更无法解决社区市民运动保健需要。

4 辽宁省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的对策

4.1 贯彻“体医融合”的健康推进工作政策

辽宁省政府将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深入研究制定促进全民健身的优惠政策和“体医融合共享”措施,推动体育系统与医疗行政部门形成合作治理机构,积极探索双方的实际协同和可行性。同时,根据目前情况,双方将在“整合中心”的基础上,在身体监控、广告与健康咨询、体育定位等具体问题上进一步合作。确定双方合作的细节和流程,就业务分工和股权分配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体医融合”有效途径。

4.2 强化“体医融合”康复促进理念,建立了老年人康复促进模型

除了科普之外,还可以通过辽宁省最大的群众活动平台,在现场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大众体育广告和体验活动。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起,“运动与医学融合”的健康促进理念可以很容易地传播给老年人和照顾者。

4.3 加快建设“体医融合”的专科人才队伍建设

为应对“体医结合”专业人才短缺,辽宁省应加强体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制定近期和远期人才培养计划。在短期人才培养计划中,可以在现有的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宣传员和健康指导员培训课程中增加健康、运动康复、康复医學和急救等科研课程;此外,还广泛组织了“运动与医学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借助医疗体育机构相关专业平台,聘请体育医学、体育科研等领域的权威知名专家,讲解和传播“运动与医学结合”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从而在短时间内适应运动医学综合人才的短缺。在长期人才规划方面,辽宁省各医学专业和体育院校可以实现“体医结合”的专业合作机制。教师交流深造,学生相互培养和学习;或创建与医学院或体育学院融合相关的体育和医学专业,系统培养“懂物理医学、医学技能和体育”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4 强化了“体医融合”的实践终端服务

社区服务机构是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和渠道。全国政协委员胡洋强调,“社会是国家医疗卫生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和服务的最后支撑点”,使社区基层医院成为体育与医疗活动相结合的最佳场所。卫生和社会卫生机构遵循“高水平设计-中级推广-基本实施”的理念,被视为推动老年人健康服务“体医结合”的重要实施终。政府部门也将加强对社会医务保健组织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其组织积极性,做好对社会医务工作人员有关健康工作常识的培训,加强对社会老人保健服务所需设施的支持力量,以确保老人体医融入社会保健促进的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运动和医学相结合”为我国老年人健康促进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创新思路,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需要。所以,针对辽宁省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现状以及“运动与医学结合”的实施情况,建议实施“运动与医学结合”的健康促进政策,加强老年人“体医结合”健康理念的推广,建设“体医结合”专业团队,提供“体医结合”终端服务;为完善辽宁省老年人“体医结合”健康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辽宁特色”的体育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辽宁省老龄化健康发展。

本文系2021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则基金项目“辽宁省老年人‘体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L21ATY007。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辽宁省医学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