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日常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022-06-06 00:42肖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树叶科学幼儿园

肖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便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陶行知的“生存教育”,都表明了国民教育要灵活使用自然资源来培育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可见自然资源在我国现行阶段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农村幼儿园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科学教育条件有限,但自然资源相比城市更为丰富。

一、与幼儿一起动手创造科学的氛围

(一)各类科学读物的充分利用

现阶段,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就是去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独立生活思考的能力,科学教育并非是枯燥和乏味的。教师要利用有趣的自然现象、科学活动或科普读物,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使他们接触科学、学习科学并喜欢科学。就目前市面上的科学读物来说,少儿科普书籍《第一次发现丛书手电筒系列》中提到有一种透明的纸,当它印在背面的黑色图片上时,把附在书上的纸质手电筒照亮,眼前立刻出现寻宝的感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同时,其他几个系列还包含了有趣的动物、神秘的宝藏、神奇的自然现象等,涉及的生活趣象和科学知识都十分丰富,可以说这本书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妙想科学》中的知识简洁生动又十分有趣。“我们都知道比猎豹更快的是俯冲的老鹰,而喷气式飞机比鹰更快,那么比喷气式飞机更快的呢?就是光。”这本书中用比较、类比的方法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用生动的方法让孩子们的科学知识记得更牢,让孩子爱上科学。虽然诸如此类的科学教育书籍不能直接选拔出未来的儿童科学家,但它们对儿童的成长有良好的潜在影响。

(二)科学角和科学探索区的充分利用

我园所处地理位置属于城镇结合部,园内区角和周围环境都没太大优势。但我们没有丝毫懈怠,认真研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订科学合理的区角环境。在创建科学角时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孩子的沃土,让每一件生活废物都成为儿童创作的源泉,充分利用科学角和科学探索区。实验角是孩子创作的天地和探索的平台。技术角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常用的镜子、放大镜、电线、灯泡、电池等物品。一次中班科学活动中,太阳照到了教室的一面窗户,强烈的光线反射过来,孩子们都用手捂住眼睛。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拿出了实验角的一面镜子让孩子们去动手操作,看着镜子反射的光线,孩子们特别的兴奋,都跃跃欲试。虽然他们对物理中光的折射和反射并没有任何概念,但通过动手实验对科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感知中获得成就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创造能力。

二、拥抱自然,用自然环境拓宽幼儿视野

(一)自然资源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适宜直接感知、感触事物。而自然资源直观且丰富多彩,亲近大自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恰恰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儿童喜欢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用自己的直观感受去体会和了解大自然的变化、体验大自然的美。他们对大自然有着不同的感受和认知能力。著名的俄罗斯教育家卡普捷列夫曾说过:“孩子们需要亲眼看到太阳和月亮的升起和降落。总之,他们必须与各种自然现象融为一体。”大自然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是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大自然不仅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开阔儿童的视野,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儿童的经验。

陈鹤琴曾说:“为了拓宽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经验,我们应该引导儿童向自然和社会学习材料。在大自然这所广阔的教室里,有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充满活力的生动教材。这对于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自然是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自然中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一棵树、一片树叶、一朵花、一块泥、一朵云,都能激发孩子们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成为他们科学探索和创造的素材。认识自然,适应自然,能锻炼孩子坚毅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充分发挥大自然对于孩子的积极影响。

(二)自然资源在活动中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在幼儿的科学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比如兴建花园、添加天然娱乐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儿童尽可能打造一个真实的自然的环境。例如森林学校,早期起源于丹麦,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迅速扩张,慕尼黑的自然公园被称为森林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与传统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就是非常重视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

大自然是生动的课堂。春天,是重生的季节,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中看看种子如何从土中生根发芽,看野花怎样竞相开放,看绿油油的麦苗等;夏天,是生命力旺盛的季节,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打水仗,周末在家长的带领下在池塘边捉小鱼、小虾,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田地里感受丰收的喜悦,看玉米成熟,看豆子笑眯眯的小嘴巴,刨开躲在地下和孩子捉迷藏的红薯,挖颗含羞的花生放在嘴里感受收获的快乐;冬天,是延续的季节,万物将生命蕴藏,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室外打雪仗、堆雪人,体会冬季的无尽神秘。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让大自然的美景陶醉孩子们的心,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创造能力。

一次深秋的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去后院玩,后院的树叶已经由绿变黄,一阵风吹过,黄树叶纷纷从树上落下来,孩子们睁大好奇的双眼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来。“你看树叶在跳舞呢!”“树叶在奔跑。”“你看小树叶离开妈妈的怀抱去旅游了。”“不对,你看小树叶舍不得离开妈妈,抱着大树妈妈的腿呢……”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心里一阵窃喜,这不正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时机吗?于是我抛出了一个问题:“飞走的树叶旅行去了,那这些落在地上的树叶后来会怎么样呢?”有的孩子说门岗爷爷会把他们清扫到垃圾桶里;有的说可以把漂亮的树叶收集起来做装饰;还有的说可以在树叶上作画……我说不完全对,树叶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孩子们用好奇的眼睛看着我,对我点点头,于是我又给孩子们布置了任务,回去查资料或者问长辈落在地上的树叶有什么用。第二天孩子们一来就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老师,我爷爷说落在地上的树叶可以做肥料,爷爷还说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也可以做肥料呢。”我说爷爷说得对:“落叶落到地面后,在雨水和各种土壤微生物的双重作用下会软化和腐烂,因此,落叶还有秸秆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供养许多生物。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它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最后回归自然,这是生命循环的一个过程。等你们长大后会有好多东西值得你们去发现和探索。”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便是自然的魅力所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原本和谐自然的生活空间逐步被吞噬,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特别是城市的孩子们,大多生活在高层建筑里,每天所见的是车水马龙,他们无法进一步接触大自然,更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因此,要充分利用科学图书及各类科学读物、科学角和科学探索区,以自然环境为重要教育手段拓宽幼儿的视野,重视自然对儿童的積极教育作用,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大自然的亲吻,回归自然,回归本我。

猜你喜欢
树叶科学幼儿园
树叶的不同称呼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爱“上”幼儿园
科学拔牙
小树叶等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