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孔雀今安在

2022-06-07 20:25李光彪
金沙江文艺 2022年6期
关键词:孔雀恐龙

李光彪

也许,你在世界舞台上看过云南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

也许,你在动物园里见过人工饲养的孔雀?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自然舞台上,至今还有风度翩翩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不知你是否见过?

云南高原多山,乌蒙山、哀牢山、高黎贡山、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群山逶迤起舞,构成了云南地球天堂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造就了云南哀牢山“大自然的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南北动物迁徙的走廊”。

哀牢山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67700公顷,保护区内保存了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共有哺乳动物27科63属86种,有鸟类51科323种,有两栖爬行动物17科43属65种。有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9个植物群系。有维管束植物207科720属1813种。

巍巍哀牢山下的恐龙河、小江河、石羊江、磨江湾一带,从古至今,原生绿孔雀与当地农民相生相伴,和谐共生。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世界上每一种物种的消失,都与人类有关。自然界每一种物种得以繁衍生息下来,都与生态环境有关。双柏县恐龙河自然保护区,位居红河流域上游礼社江(石羊江)段,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这里是中国原生绿孔雀最大的栖息地。

绿孔雀究竟与这里的哀牢山有什么不解之缘?绿孔雀为什么偏爱哀牢山這方山水?前几年,我在林业部门工作时,曾多次走进绿孔雀栖息地哀牢山下恐龙河、小江河一带,曾与绿孔雀不期而遇。

一路上,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的“土专家”滔滔不绝向我介绍:世界上有三种孔雀,它们分别是刚果孔雀、蓝孔雀、绿孔雀。这三种孔雀中,仅有绿孔雀在中国野外分布,是我国原生鸟类物种。而人们在动物园见到的孔雀,不论是蓝孔雀、白孔雀,还是黑孔雀,都是人工饲养的蓝、绿杂交,基因混乱的孔雀后裔,并不是中国原生的绿孔雀血统。

我曾经在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边观看常年布点的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绿孔雀照片、视频,一边听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绿孔雀的冠羽是直立向上的一簇,从脖颈到胸前的羽毛似一串串绿色的铜钱斑纹,犹如女人的金项链,非常漂亮。白天,绿孔雀三五成群漫山遍野觅食,晚上,则栖居大树上。方圆几十公里,每一座山头都有绿孔雀,各有各的领地,各有各的家园,自由自在生活着。

2018年3月的一天,我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鸟类环志专家前往小江河,了解绿孔雀栖息地保护情况。汽车像一头驴,在蛇形状的防火公路上忽而盘旋而下,忽而盘旋而上,反复在林间九弯十八拐爬行。一路鸟语花香,一路绿水青山。水是山的项链,水是山的腰带,也是山的裙褶,尽收眼底的全是一幅幅无穷无尽的天然山水画。车在山中走,人在画中游,穿越林海,仿佛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何时能柳暗花明见到绿孔雀。

越往下走,海拔也越来越低,树木越来越稀疏,河谷越来越深,越来越开阔,仿佛这里已经进入夏天,树木葱绿,阳光带火。我微微放下车窗,让一缕缕久违的山风帮我洗洗肺,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哇,有山公鸡”。

汽车戛然而止,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几只家鸡一样的“山公鸡”正在路上滴溜溜跑。转眼间就钻进路边的树林消失了。同行的护林员还告诉我,当地的农家养鸡都是放养,早晨放出门满身跑,吃虫、吃蚂蚁,天黑唤鸡回家。有时,山公鸡也会跟着母鸡来走亲戚。有时,母鸡也会跟着山公鸡去度蜜月。不知不觉两三个月之后,丢失的母鸡就会带回一窝鸡娃,令主人高兴不已。

继续往下走,忽然间又有人惊呼:“停车,停车,前面有绿孔雀。我睁大乒乓球状的眼睛,一百多米远的路上有一团绿绿的东西在晃动。于是,还不等激动万分的我打开手机,一只绿孔雀就“嘭”一声爆炸式腾空而起,“哦—哦—哦”惊叫着张开双翅,像一架绿色的小飞机,一个俯冲,滑翔消失在200多米下的山谷。

如此美丽的绿孔雀,让我想起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名不虚传的绿孔雀。

我好奇地问:绿孔雀的食物是什么?一位保护区的“土专家”如数家珍告诉我:绿孔雀主要吃橄榄、梨、黄泡、嫩树芽、蘑菇、草籽、稻谷、豌豆、小麦、荞籽等。也吃蚱蜢、蛾、蟋蟀、蚯蚓、蜥蜴、蛙等,食性较杂。

保护区的“土专家”还告诉我:每年农历二月,随着气温不断回升,小江河与石羊江交汇的河滩上,就是绿孔雀谈情说爱的地方。这里海拔500多米,属季雨林气候,春天来得特别早,万物也苏醒的早,绿孔雀也就开始一年一度的聚会了。

每天黎明,成年发情的雄性绿孔雀就会发出“哦—哦—哦”的鸣叫声。那声音好像是雄鸡在啼鸣,又仿佛是向雌性绿孔雀发出邀请信号。于是,还不等太阳睡醒,四面八方的绿孔雀就会从山上下来“赶会”。有的觅食,有的喝水,有的在沙滩洗浴。来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对象,寻配偶。到了晚上,绿孔雀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每天早出晚归,持续将近一两个月的相亲,春天是绿孔雀现身最多的时候,也是人们难得一见绿孔雀的黄金时段。

说到这里,突然有人问我,是雄性绿孔雀开屏好看?还是雌性绿孔雀开屏好看?我想说的话来不及经过大脑过滤,就毫不犹豫地回答,人都是女的比男的漂亮,肯定是雌性绿孔雀开屏好看。谁知,我话一出口,大家就哈哈大笑。

原来,我出洋相了。雌性绿孔雀尾部的羽毛较短,开屏时跟母鸡掸翅膀差不多,而雄性绿孔雀尾部的羽毛比较长,开屏时像一把大扇子展开,羽毛不停抖动沙沙响。雄性绿孔雀开屏就是向雌性绿孔雀献媚示爱。对于雄性绿孔雀来说要赢得雌性绿孔雀的欢心,开屏前还要经历一场拳王争霸赛。

石羊江潺潺流水,暖风袅袅,河滩就是天然的擂台赛舞台。为了追求爱情,两只雄性绿孔雀各自张开羽毛,发出挑战的信号,一次又一次从地上腾起,面对面空中对啄,互相用脚踢打。反复几个回合,胜者为王,败者退场。据“土专家”讲述,一只雄性绿孔雀,至少领有3只以上雌性绿孔雀,绿孔雀争霸就是为了获得更多雌性绿孔雀的欢心。争霸的方式,跟家里的公鸡斗架一模一样,不需要裁判,旁观者的雌性绿孔雀已经就心知肚明,谁是自己的偶像。如果雌性绿孔雀觉得情投意合,就会在原地不卑不亢地蹲在地上,心甘情愿接受雄性绿孔雀冠军的到来。从此,“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孔雀情侣度完蜜月,一个新的绿孔雀家庭应应运而生。三个月后,雌性绿孔雀就会在巢里产下5到8个蛋,开始孵化。可惜的是,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经过近30天的孵化,只能孵化出3到5只幼雏小孔雀。而且,一只绿孔雀从破壳出生到亚成年、成年,少不了3年多的时间,还要面临豹猫、蟒蛇、老鹰之类天敌的捕食。492D86EB-FC00-4CB9-948A-5D629ABF31BD

距今2000多年的绿孔雀,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论是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还是古代官员的官袍、官帽上,都有绿孔雀的化身。言下之意,绿孔雀是吉祥鸟,是美丽吉祥的象征,更是身份高贵的符号。因为吉祥,因为高贵,绿孔雀在民间被神化为凤凰,被神化为大鹏,被神化为百鸟之王……

难怪我的家乡有一座山,就叫凤凰山。山头仰东方,左边一座翅膀型的山,右边一座翅膀型大的山。家乡人都说是凤凰晒翅膀欲起飞。村庄就坐落在凤凰的巢里,错落有致的房屋仿佛是一窝窝凤凰。

不仅我的家乡,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凤凰山、凤凰台、凤凰镇、凤凰县、凤凰城、凤凰湖之类的美名。

从古至今,把高贵的美人比喻为稀世凤凰,龙凤呈祥,乃是婚姻的天花板。如:汉.司马相的《凤求凰》诗: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与孔雀有关名传千古的诗句也比比皆是。“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牴触”—杜甫《赤霄行》。“孔雀东飞何处栖息,庐江小吏仲卿妻”—李白《庐江主人妇》……

千百年来,绿孔雀一直是当地人崇拜的吉祥图腾。古籍南中志日:“云南郡有上方下方夷出孔雀,常二月来翔,余月而去。”

据双柏县乾隆《嘉志》记载:(民国)周善甫《放雀行》壬戌秋八月,边境送火雀。曰从嘉来,节礼年年若。土特味异珍,网络遍林壑。双笼十八羽,恐逸严束缚。计程三百里,输送芳行脚……

清乾隆年间《嘉志书草本》也有记载:“大山中的嘉,隐藏动物较多,鸟类有瓦雀、喜鹊、乌鸦、画眉、八哥、鹦鹉、鹌鹑、鹧鸪、斑鸠、雉、鹁鸽、竹鸡、孔雀、白鹇、子规、啄木鸟、鹞、鹰、敲帮鸟、麻雀”。

穿越时光的隧道,昆明与大姚金马碧鸡的传说,有很多相同之处。而且昆明和大姚至今仍然有金马碧鸡坊、昙华寺、白塔、白塔路、碧鸡关的地名。从这些地名和留下的建筑古籍来看,昆明和大姚就像一对同名同姓的孪生兄弟姊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昆明,还是大姚,金马碧鸡的“鸡”就是绿孔雀。

云南是一块多民族的土壤,“哀牢秘境”之地的双柏县,是迄今6500多年“三笙”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中外学者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老虎笙”,集歌、舞、樂为一体。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都要举行接虎、祭虎、跳虎、送虎仪式,跳“老虎笙”舞蹈。展现的是当地土著民族对自然的崇尚,对老虎的图腾崇拜。

2017年被列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豹子笙”,是一种蒙面文身的舞蹈。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五日,当地的彝家人都要组织跳“小豹子笙”。舞者为十二三岁的男孩,裸体,身上画上豹子花纹,棕叶当裤衩遮羞,手持棍棒,在锣鼓伴奏下,从山头跳到土掌房顶,跳到各家各户和庄稼地里,祈求家家户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2019年被列入楚雄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锣笙”,也是彝家人喜庆日子经常跳的一种舞蹈。跳舞者均为男性,头戴面具,身穿草衣,赤脚,手提大锣,在毕摩的吟唱和引领下,有戴面具的师公师母前来迎合,是最古朴、最自然的民间艺术。

在如今绿孔雀种群比较集中的双柏县嘉镇,年近花甲土生土长的林发荣,向我们讲述了一串串民间崇尚绿孔雀的故事。

当地人称绿孔雀为凤凰、大鸟、神鸟、豌豆鸡。我问林发荣为什么叫豌豆鸡?

林发荣娓娓道来:与哀牢山骨肉相连的嘉,山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农家饲养牛羊,历来都是漫山遍野放养,六七天主人才去找牛羊。主人找牛羊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固定的水边石头上摩擦盐块喂牛羊,在固定的地方撒少量的苞谷、豌豆,牛羊来吃的时候,就会有绿孔雀跟着牛羊来吃苞谷、吃豌豆。而且豌豆是绿孔雀最爱吃的食物,农地里的豌豆地经常有绿孔雀来偷吃,所以,在当地人的眼里,绿孔雀跟家里的鸡一样,就把绿孔雀叫作“豌豆鸡”。很多人把山上放牛羊捡到的绿孔雀羽毛拿回家,缝制在小伙子的老虎帽上,或是缝制在小孩子的虎头鞋头上,把绿孔雀的图案刺绣在小孩子的裹背上、衣服上,以示驱灾辟邪,祈求小孩子健康成长。还有的人家,还把捡回家的绿孔雀尾羽毛插在堂屋门头上,插在家堂上,祈求吉祥,保佑平安。

在嘉一带,古时候曾经是傣族人居住的地方,地名至今仍有叫“摆衣田”“摆衣河”“法啦地”等。据康熙《南安州志》记载:当地婚姻习俗,男以水泼女足为定。饮酒,以一人吹芦笙为首,男女牵手,周旋拍手顿足为孔雀舞。

不难看出,康熙王朝至今350多年的历史,人与动物相生相伴的双柏,就跳孔雀舞。孔雀舞既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

纵观中国历史,绿孔雀也好,凤凰也好,碧鸡也好,神鸟也好,豌豆鸡也好,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生态兴则文明兴。为了保护绿孔雀,2003年4月,楚雄州双柏县恐龙河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明确了机构、编制、人员,并聘请了79名当地世袭居民为护林员,天天巡山管护,在绿孔雀分布区聘请140名农民为绿孔雀保护监测员,不断织密绿孔雀保护网。

据有关史料记载:远古的时候,孔雀是一种还没有进化的小型动物,少毛,和恐龙生活在一起。我由此推测,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离“世界恐龙之乡”禄丰恐龙化石发源地仅200多公里,虽然今天在恐龙河看不到恐龙,只有原生绿孔雀。那么,恐龙河是不是恐龙和绿孔雀的栖息地呢?

名副其实的楚雄州恐龙河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掌上明珠,因保护绿孔雀而独立门户,面积15.5865万亩。属野生生物类别、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共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239种,分别占全国种数和云南省种数的8.91%和16.88%,占楚雄州种数为43.77%。分布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绿孔雀、黑颈长尾雉、蟒蛇、蜂猴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穿山甲、白鹇等21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另有17种动物属《中国珍稀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需予关注动物、易危动物、濒危动物和极危动物。492D86EB-FC00-4CB9-948A-5D629ABF31BD

为此,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脆弱性以及绿孔雀、野生苏铁等物种的稀有性引起了省内外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2009年,绿孔雀正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EN物种)。如今,绿孔雀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保护究竟谁重要?为了保护绿孔雀,扩大绿孔雀栖息地,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双柏县,壮士断腕关闭退出矿点5处,拆除违法违规建筑955.77平方米、标牌13块、输电线路2条、永久封闭矿井14个。退出小水电站2个,恢复植被12922平方米,植树约2274棵,封堵矿山洞口6处。同时,国家、省、州林业部门也积极实施极小种群保护项目,进一步加强绿孔雀监管,在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石羊江、恐龙河、小江河畔绿孔雀分布区域,安装红外相机177台开展监测。在保护区外石羊江、恐龙河、小江河绿孔雀分布点划定12块样区,13条样线,进行了重点监测和种群调查。恢复绿孔雀栖息地75亩,租用农地种小麦、豌豆,在不同区域建立绿孔雀食源基地4块34亩,饮水补充点21个,扩大绿孔雀栖息地重点管护监测面积达12687公顷。还与中科院、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长期对绿孔雀进行科研和监测,加强绿孔雀保护科学研究,编制绿孔雀保护实施方案,争取项目资金,守护绿孔雀家园。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抢救和保护,2019年,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动物来啦”栏目开展绿孔雀知识普及和宣传,播出绿孔雀保护影像。随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又播出了“因为绿孔雀”调查节目,进一步肯定了绿孔雀保护成效。

可喜的是到2021年底,绿孔雀野外种群数量达到300只左右,接近全国550—600只的50%。10月11日—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楚雄元素”绿孔雀亮相大会,不仅出现在COP15会标中,绿孔雀的身影进入了世界大视野。

绿孔雀出名了。森林覆盖率高达84%的双柏县也声名鹊起,获得了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县、“省级森林县城”、云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先进县的荣冠。2017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19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項殊荣。

2022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西南监测中心“绿孔雀科研基地”落户楚雄;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与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院地共建绿孔雀栖息地研究基地”建成;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打造“中国楚雄—绿孔雀之乡”正式启动;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出任“中国双柏—绿孔雀家园”形象大使。双柏绿孔雀,正在重整行装再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近,怀着对绿孔雀的念想,我又一次走进双柏县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巧遇《人民日报》记者正在采访,我也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解到很多绿孔雀保护的情况。

绿孔雀成长的背后,有一群保护绿孔雀的“土专家”,他们一年到头的任务除了巡山护林,更重要的就是保护绿孔雀。其中,赵同荣和李云才就是土生土长保护绿孔雀的“土专家”代表。

我问磨家湾片区的绿孔雀巡护员赵同荣:“你守护绿孔雀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赵同荣说:“最高兴的就是绿孔雀一年比一年多起来了,家门口就能听到孔雀叫,而且还能看到绿孔雀开屏,是吉祥之兆。”

我又问:“你天天在树林里行走,能见到绿孔雀吗?”

赵同荣坚定的回答:“我们小时候上山,就经常遇到绿孔雀,有的人家放牛羊时,还捡到绿孔雀蛋,拿回家给母鸡孵化饲养。”

我穷追不舍问赵同荣:“那时你知道绿孔雀是保护动物吗?”

赵同荣老实巴交回答:“那时由于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我继续问赵同荣:“你参与绿孔雀保护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赵同荣言简意赅:“最大的愿望是绿孔雀与我们常在,让更多人能看到我们山上的绿孔雀。”

然后,我又问新树片区的巡护员李云才:“一个月多少工资?”

李云才说:“2000多块。”

我又问:“你曾经外出打过工吗?”

李云才回答:“去过,工资比现在还高,可是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是在家门口当巡护员,守护绿孔雀好。”

我打破砂锅问到底:“你每天在只见树木不见人在大山里奔波,满意吗?”

赵同荣笑笑:“靠山吃山,在家门口有一份工作,有收入,都是享绿孔雀的福。”

他们还告诉我,当地民间都把绿孔雀视作凤凰,视作吉祥鸟,谁猎捕了绿孔雀,谁就会遭到报应。

保护区的负责人插话,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2015年,保护区通过红外线相机拍摄到一个身带猎枪进入绿孔雀区域的嫌疑人,在森林公安和当地派出所的协同配合下,大海捞针,拉网排查,走村串户比对,终于把嫌疑人挖了出来。虽然嫌疑人没有猎捕到绿孔雀,但是已经从他的家里搜到了猎枪,人赃俱获,依法判刑。此案成了家喻户晓保护绿孔雀活生生的教材。从此,当地人都知道,保护区内有很多“天眼”,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谁残害了绿孔雀,都是要坐牢的。

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因保护绿孔雀而建立,曾经是“林家铺子”一员的我,因绿孔雀而来,林家人在一起,除了说不完的绿孔雀的话题,还观看了很多绿孔雀的视频。一幅幅清晰回放的画面,有绿孔雀和黄牛在一起的,有绿孔雀和黑山羊在一起的,有绿孔雀和野猪在一起的,有绿孔雀和猕猴在一起的,有绿孔雀和白鹇在一起的,有绿孔雀和斑鸠在一起的……如此可爱的图像,如此和谐的图景,实在是让山旮旯里长大的我大开眼界,仿佛身临其境,逛了一次天然野生动物园。

那一夜,我的脑海里满是第二天见到绿孔雀的假设。492D86EB-FC00-4CB9-948A-5D629ABF31BD

迷迷糊糊的梦幻中有人敲门。开灯,起床,开门,原来是保护区的老朋友催我起床,准备出发去看綠孔雀。

全副武装,上车,趁黎明前赶往恐龙河保护区的新树片区。天上醒着的星星,还有痴迷绿孔雀醒着的我们,被睁大眼睛的汽车载人沉睡的大山,沉睡的森林。大约一个小时的颠簸,汽车驻足,我们沿着蛐蛐山坡高一脚,低一脚往下走。半个多钟头后,我们到达炉房田绿孔雀食源地,迅速搭隐蔽棚。然后像一条冬眠的蛇,蜷缩着,屏住呼吸,静静的,静静地等待,等待昨天晚上在保护区看到的绿孔雀精彩画面出现。

时间被曙光一分一秒融化,沉寂的大山渐渐苏醒,葱茏滴翠的林间渐渐听到了虫鸣的声音,鸟的叫声。“哦—哦”一种高亢的声音响彻山谷。保护区的“土专家”悄悄告诉我,那是雄性绿孔雀的声音。紧接着,又是“喵—喵”的叫声。保护区的“土专家”向我翻译,那是雌性绿孔雀的回应。

渐渐地,虫鸣鸟叫的声音如涨潮,开会的叽叽喳喳声,一浪高过一浪。随之而来的又是一声“嗷—嗷”的绿孔雀啼鸣。保护区的“土专家”告诉我,那是一只年岁已高的雄性绿孔雀。

渐渐地,山野被虫鸟吵醒,到处满目青翠,朝霞慢慢往下滑,沉睡了一夜的绿水青山,阳光普照,春风和煦,“土专家”提醒我们,绿孔雀就要来了,绿孔雀就要来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那几块3亩多的绿孔雀食源地上。据“土专家”介绍,每年开春,高山上很多地方水源干涸,万物枯萧,可供绿孔雀吃的食物较少,每天早晨或傍晚,绿孔雀会到这里觅食喝水。

太阳开始变得更加温暖,我们等待的心变得更加不安。我在想,是不是我们这些入侵者来时的汽车声、摩托声,还有亮晃晃的灯光惊扰了绿孔雀?是不是我们人体发出的某种气味让嗅觉灵敏的绿孔雀先知先觉?种种猜想在我的思维上蓬勃发芽……

太阳一人多高时,绿孔雀悄无声息,从山林间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进入了食源地,一只、两只、三只……一群绿孔雀在一只雄性绿孔雀的带领下,低头啄一口食,抬头看一眼四周,高度警惕地觅食。就这样,一个绿孔雀家族,一串从图像,从视频、从画册中走进我们视线,闪亮登场,让我们一饱眼福,如愿以偿。这又让我想起了“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李郢《孔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绿孔雀之美,是自然美,生态美,人类之美。楚雄是西南生态屏障的重中之重,双柏县的哀牢山,就是一块镶嵌在云岭大地上的一块天然翡翠,绿孔雀就是哀牢山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绿宝石。

中国的原生绿孔雀最大种群生长在“绿海明珠”双柏县腹地,它不仅是双柏的、楚雄的,而且是云南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千年孔雀今安在?凤凰化身哀牢山。此次恐龙自然河保护区之行,让我眼前一亮的绿孔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样本。

责任编辑:李   夏492D86EB-FC00-4CB9-948A-5D629ABF31BD

猜你喜欢
孔雀恐龙
孔雀
孔雀1
孔雀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孔雀尾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