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目标感结构模型建构的扎根理论

2022-06-07 12:52蔡景雪连榕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范畴维度资料

蔡景雪,连榕

(1.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2.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

1 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3 月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的回信中写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大学生从高考的锤炼中走出来进入象牙塔,处于最好的年华,时代赋予他们最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很多大学生时常“迷茫”,处于“无聊”状态,深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一部分同学一进校就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动力,每天除了正常的专业学习,还会积极参加校内外社团实践活动,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勇于承担科研项目,他们往往是各种奖学金、荣誉称号的获得者,每一天都很充实,对未知的将来充满希望.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状态,反映了大学生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是否意识到目标的激励作用,并且为之努力.正如Frank[1]所倡导的:目标是一个人生活的动力来源和生活的深层原因,是个体“得以存在”的“内在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Frank 被关进“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他遭受了3 年的苦役、酷刑、饥饿等,作为幸存者,他认为自己能活下来是因为拥有一个持久而有意义的目标,后来他开发了一种旨在帮助他人发现人生目标、以意义为中心的“意义疗法”[1].自此关于人生目标的心理学研究在20 世纪60 年代第一次达到顶峰.到21 世纪初,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推动关于人生目标的研究再次增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关于目标的内容,以Damon 等为代表,认为目标是个体所追求的一种兼具“个人意义及自我超越价值”的稳定且深远的追求,“自我超越”价值的目标强调对自我之外的世界有影响的目标,超越自我的目标可能是高尚的或不高尚的[2],Sharma 等用“利他目标”来评估人们对社会做出积极改变的愿望[3].其二,从程度上,Ryff 将目标界定为“个体感到生活有意义、目的及方向的程度”,即是目标感[4].西方研究者把目标感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具有更高目标感可以降低死亡风险[5],与较低的药物滥用相关并且从滥用药物或酒精依赖中康复的可能性更高[6],更加注重口腔卫生而广泛地使用牙线、会有更高的计步器计数、更规律的作息、更多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及更少的吸烟行为等[7-8].同时还与希望、勇气、同情、感恩、亲社会等积极品质相联系[9].相对来说,作为对目标的感知程度——目标感,越来越受到西方研究者的青睐.但是大多关注的是目标感与身体疾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目标感结构的剖析和影响因素的探究.

亚里士多德[10]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为了理解一个复杂的构念是如何运作和发展的,就要在高度发展的个体中检验它.依此,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关于大学生目标感的结构,我们应该研究具有高度发展的目标感的个体.从近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大学生身上,可以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感的研究价值与维度.为此,本研究从网络搜索获得国奖大学生的自述或者采访报道文档,利用扎根理论自下而上构建目标感的结构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扎根理论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即选择具有足够典型性的样本进行初步的研究.在网络上搜素自2018 年以来以“国奖风采”“国奖优秀事迹”“国奖专访”“国奖获得者”为关键词,有关优秀本科大学生获得国奖后的相关报道文本作为质性分析原始资料,一共204篇,剔除报道信息不完整、未涉及“目标”相关内容的报道55篇,最终形成149篇有效文档,共192 560个文字.被试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大学生目标感理论模型建构研究的被试基本信息

访谈对象:福建抽取2 所高校,请4 位辅导员各推荐3 名在平时表现出目标明确、目标坚定并且表现出目标规划的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一共12 人,男生5 人,女生7 人,年龄在18~22 岁之间.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是Glaserr 和Strauss[11]提出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对原始资料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析、归纳并提炼出经验概括,再上升为系统的理论[12].扎根理论要求所得出的概念或者形成的理论必须来源于原始资料,这就意味着研究者不能随意添加自己的想法,必须依据原始资料归纳总结进而形成理论.本研究试图探究我国大学生目标感的结构,扎根于大学生本人的自述或者采访报告,所形成的结论比较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扎根理论一般包括三个步骤的编码:(1)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研究者以开放的心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并加以命名.(2)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显示资料各部分的内在关系,同时要注意结合当时的语境以及被研究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3)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在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找到“核心类属”,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相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经过不断地对核心类属的维度、属性、条件等进行登录,继而构建出概念框架.

2.3 资料收集与整理

研究者搜索自2018 年以来各个高校在网络上对获得国奖同学的相关宣传报道204 篇,协同1 名汉语言博士、2 名心理学硕士生对204 篇文档进行浏览与讨论,从中筛查出硕博报道、文档信息模糊、未涉及“目标”相关内容的文档55 篇予以删除,留下149 篇文档作为质化分析的原始资料.

2.4 数据分析

采用NVivo11.0 中文版进行资料分析.在资料收集与整理之后,把149 篇文档导入到NVivo11.0 软件中,对所获得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汇总.

3 结果与分析

3.1 理论模型的初步提出

3.1.1 开放式登录

这个阶段,对每一篇文本进行逐字逐句仔细分析,文本中有关“目标”的句子或者段落给予概念化标签,编码成相应的节点,节点名称可以是原文的词句或者重新给予概念化的词语,同时不断梳理树状节点(以父节点和子节点构成的类属结构).当不确定信息的归属时,暂时标记为自由节点,阅读编码过程中,对突然出现的灵感性想法及时在备忘录中记录.开放式登录阶段一共对762 个参考点进行编码,形成8 个父节点,30 个子节点.如表2 所示.

表2 开放式登录结果举例

3.1.2 关联式登录

主要是对前一阶段形成的8 个父节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质询,并且不断回归到节点所代表的的资料内容中进行逐一分析,以期寻求出树状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相似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对等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等[11].从而形成更大的范畴(主范畴)来解释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初级概念,为后期理论建构基本的框架.

通过对8 个父节点及其相关内容的深度分析,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类属归并.其中,大学生对于自身“学生角色”认定之后,对大学生活进行思考,形成初步的“目标导向”,所以“学生角色”和“目标导向”归属于“目标初现”的主范畴中;经过短期的迷茫、克服一系列困难之后,大学生用拼搏换来各种荣誉和成就感,他们也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目标探索”和“目标认可”类属于第二个主范畴“目标认同”;为了践行自己的目标,他们合理规划时间、做好目标分解,并且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调节”和“目标管理”类属于第三个主范畴“目标策略”.

除了上述六个父节点以外,还有两个父节点未划分到具体的主范畴之中,分别是“自我认识”和“时间意识”.然而,这两个概念之所以没有纳入到具体的主范畴并不是因为三个主范畴没有涵盖它们的内涵,而是因为它们和主范畴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其一,“自我认识”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在目标的几个阶段也都有所渗透,所以可以把它归纳在三个主范畴之中;不管在人生还是大学的任意一个阶段,都需清晰地认识自我,所以“自我认识”对三个主范畴都很重要.其二,“时间意识”的概念类属在三个主范畴中也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对他们的子节点逐一进行分析比较之后发现,他们在不同的主范畴中又起着特定的作用:“时间飞逝”在三个主范畴都有涉及,“合理规划时间”对于“目标策略”主范畴更为重要.另外,“学生角色”下面的子节点“学习成就感”和“竞赛带来的成长”对“目标认同”具有特殊的激励作用,所以把他们归纳在“目标认同”主范畴之中.关联式登录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关联式登录结果

关联式登录最终确定了三个主范畴,即“目标初现”“目标认同”和“目标策略”,呈现了大学生目标从产生、发展、成熟到执行这一系列的步骤,同时大学生的目标感也体现在这个过程中.

3.1.3 核心式登录

分析发现,虽然关联式登录从时间先后顺序的维度对大学生目标感进行了三个主范畴的归纳,但是这三个主范畴仅展示了大学生目标在大学期间目标产生的一般过程,并不能完全代表大学生目标感的内涵和结构,尤其是“目标初现”是一个时间次序上的概念,需要再对该概念及其相关原始文本进行深度分析;其次,“目标认同”和“目标策略”主范畴具有很多共有的概念,容易导致概念混乱的问题;为了准确地归纳出反映大学生目标感的因子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为此,有必要从关联式登录模型中提炼出更能体现大学生目标感、更具抽象意义且不易交叉的核心范畴.

通过对关联式登录的结果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发现,“目标初现”“目标认同”以及“目标策略”三个主范畴及其涵盖的概念,分别体现了大学生知、情、行三个方面的目标感:其一,分析“目标初现”主范畴结合“学生角色”和“目标导向”两个树状节点发现,它们反映的是大学生目标的有或者无,以及大学生目标是否明确的问题,是对大学生目标认识的概括,形成目标感的第一个维度“目标认识”;其二,“目标认同”主范畴及其概念“目标探索”和“目标认可”下的树状结构,反映的是大学生目标的坚定性、激励性以及专注性,反映了大学生从情感上对自己树立的目标的接受程度,以及能否坚持自己的目标,形成目标感的第二个维度“目标体验”;“目标策略”主范畴及其概念反映的是大学生在执行目标过程中对目标进行系统性、阶段性以及层次性的评估,并且不断根据阶段性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自我调节,践行目标的过程中受到目标的动力牵引作用,当阶段性目标完成,受到目标的激励,更加认同自己选择的目标是宜人的,更加有前进的动力,所以“目标策略”是对“目标认识”和“目标体验”两个维度的延伸,由此形成“目标调控”维度.

至此,研究初步形成了大学生目标感的理论模型,包括三个核心范畴,其中,“目标认识”是第一个维度,具体包括目标存在、目标明确、目标导向;“目标体验”是第二个维度,具体包括目标坚定、目标激励、目标专注;“目标调控”是第三个维度,具体包括目标管理、自我调节.这三个维度避免了概念上的重叠,又对前期编码的结果进一步抽象,研究以之作为大学生目标感的初步结构模型.回顾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以及质性分析的原始资料可以看出,目标体验维度在目标感理论模型中占据更多的分量,这与动机目标理论的结果相一致,其也强调目标具有与之相联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给予目标动机性力量[13].

3.2 基于理论抽样的模型优化

原始资料所选取的样本覆盖了全国范围内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高校,为了检验初步理论模型的理论饱和度,再从网络上搜索最近刚发布的、与前期原始资料没有重复的文本材料共21 篇,导入NVivo11.0 进行编码,分析发现并没有新的节点产生,因此扎根于149 篇原始资料得出的树状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目标认识”“目标体验”和“目标调控”三个维度在资料上达到了饱和.但是这三个维度是否能代表大学生的目标感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其一,原始资料是在网络上搜索得到的自述或者采访文稿,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摘取到的关于“目标”的论述内容针对性不够强;其二,对原始资料的登记基本依靠编码者的理解和加工,可能面临数据的解释力不够充分的危险,需要进一步追踪、澄清内涵.

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的饱和度,将从资料中初步生成的理论作为下一步资料抽样的标准,通过理论抽样以补充相关数据.基于上述两个问题,研究寻找一批有明确目标、为目标的实现孜孜不倦追求的大学生,请其分享有关目标确立、目标坚定以及目标管理等心理过程,包括对初步建立的理论模型的看法.

访谈由研究者一对一进行,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1)大学生活中,你感觉目标发挥怎样的作用.(2)你觉得目标感是什么.(3)你觉得目标认识、目标体验和目标调控对大学生充实的生活来说重要吗;是否有哪个不需要或者需要补充.访谈过程根据需要再做必要的补充,经过访谈者的同意,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

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了文本转录、阅读与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所有受访者都觉得目标对大学生活非常重要,初步模型中的三个维度在受访者大学生活中得到一致认可,这三个方面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受访者结合他们自己以及身边同学的目标表现情况,进一步扩展和澄清了一些概念的内涵以及概念间的类属关系,表现如下.

1)经过访谈明确了目标感对大学生来说也可能伴随着紧迫感和压力感,“目标感对我来说,就是一段轻松过后的压力和焦虑感,越到deadline 才会越有目标感”,尤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某一个具体目标,可能会伴随着惴惴不安,特别是当个体感到他们的目标受到威胁时[14].比如大学生往往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因为担心复习时间不充分、考试挂科等,他们的压力和考前焦虑是比较明显的.研究者把这种追求目标可能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概括为“目标焦虑”,与“目标激励”一起归属于第二个维度“目标体验”.

2)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目标感是对于自己未来的期许,是自己的理想且不容易实现”,目标的未来指向性[15]代表了目标的基本属性,是个体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是个体整合现有资源结合自身条件对未来想要达到的境界进行的规划,因此,把第一个维度“目标认识”下面的概念“目标导向”改成“未来导向”更加突出目标指向未来的属性.

基于对访谈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概念的思考,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最终提出大学生目标感的三维结构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大学生目标感维度的理论模型

至此,大学生目标感的理论模型得以提出,其由目标认识、目标体验和目标调控所构成.目标认识是目标体验和目标调控的基础;目标体验既是对目标认识的巩固和认可,又为目标调控提供动力;目标调控是对目标认识和目标体验的检验和反馈.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指导个体分配其认知资源,指引其行为朝向目标的实现.不同大学生的目标感可能在各个维度、各个层面上有不同的阶段特点,但目标感强烈的大学生,在这三个维度上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特征,以应对大学期间各种挑战和竞争,使自己不至于迷茫和忐忑,从容面对大学生活.

3.3 理论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研究使用原始资料检验法和专家评价法对模型和研究结果进行效度检验[16].首先,在原始资料检验方面,阅读原始资料、查验模型以及每一个维度下面的概念,逐一对应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原始资料—概念—维度—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模型是自下而上归纳出来的.其次,在专家评价方面,本研究在关联式登录和核心式登录过程中,先后向4 名专家征求指导意见,进行深入讨论修正,其中包括心理学高校专家2 人、汉语言学高校专家2人.总体上,效度评定结果较好.

本研究对原始资料在开放性登陆阶段归类的信度评估,评价不同评分者对相同文本资料的编码归类与研究者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者邀请2 名硕士研究生,随机抽取4 个树节点及其下属的16 个子节点,进行原始资料归类,研究生1 的编码一致性信度为0.84,研究生2 的编码一致性信度为0.86,平均一致性信度为0.85.信效度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论模型是可信的、可靠的、有效的.

4 增强大学生目标感的对策

通过对149 份大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文字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提出了有关大学生目标感的初步结构模型,再通过理论抽样及访谈数据分析进行模型修正,最终确定了大学生目标感的三维结构模型.根据目标感的三维结构模型,提出增强大学生目标感的对策.

4.1 构建目标课程体系,助力大学生培育目标认识

“目标认识”是大学生目标感结构的第一个维度.在Kashdan 和McKnight[17]构建的目标三维模型中,目标认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时,这个目标很可能会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被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Sharma 等认为目标意识是评估大学生在校持久努力学习程度的一个潜在的重要预测因素[3].很多高三学子误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解脱了,铆足了劲冲刺高考,考上大学的目标实现了,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社团眼花缭乱、课程晦涩难懂、舍友习惯迥异……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多,如果没有及时构建新的目标,建立强烈的目标感,就会陷入迷茫期.

相较于老年人倾向于通过反思过去的成就来获得意义,年轻人主要通过展望未来和探索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来建立自己的新目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帮助大学新生树立和明确人生目标.目前,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培养人生目标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核心,然而,将目标教育纳入思政课程这一平台,却使目标教育走上了一条狭窄的道路.目标教育过于依赖思政教师,不仅忽视了其他学科教师在目标培育中的作用,而且弱化了其他专业教师在培养大学生目标感时的功能.

因此,高校应该考虑如何将目标教学更有意识地整合到非思想政治教师的培训中去,继续加大课程思政教育评估、考核机制等.近年来,不少高校陆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竞赛、示范课等,体现了强化非思政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但是目标教育应该被放在更加凸显的位置.比如,专业教师可以把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知识讲授相结合,让大学生从一入学就明确未来就业的多种选择途径,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未来就业方向,即是把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针对自身短板和职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自我完善.一方面,避免了大学生入校后迷茫期的不知所措,也避免了其目标感呈现断崖式跌落;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

4.2 推进家校共育模式,助推大学生强化目标体验

“目标体验”是大学生目标感结构的第二个维度,反映的是大学生从情感上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接受程度.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面对的诱惑和干扰越来越多,坚定、专注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误入歧途.Damon[18]认为,目标体验不仅能赋予学生意义和力量,还能激励学生长期学习并取得成就,由此可见,目标体验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提供持久的动力.然而,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可能是高尚的,也可能是卑劣的;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对于正在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被什么样的言行和信仰指引,就极有可能形成相应的目标.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分子,而特蕾莎修女可能在她帮助穷人和病人的工作中找到了目标.他们都在探索未来的过程中朝着个人的目标努力,都具有强烈的目标感.然而,纳粹分子给世界和人民带来灾难和毁灭,特蕾莎修女造福人民.因此,甄别大学生的目标性质非常重要,及时对大学生的积极目标赋予赞许、消极目标进行拨正,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两个活动场域,需要共同承担这份职责.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于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在大学生目标识别和认同方面可以做的贡献有很多,最为有效和简便的是与大学生进行目标讨论.目标讨论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和场所,可以是高校辅导员组织的一场主题班会、社团内部的组会,也可以是宿舍内部的卧谈、家庭成员之间的聚会等,在这些对话中,关键是倾听大学生所表达的,不要试图把自己的希望或愿望强加给对方.与父母、老师和同龄人进行目标讨论可以帮助大学生深思熟虑地考虑他们希望完成什么,理想经过讨论变得更加清晰,便于大学生确定优先事项和制定计划.虽然一次目标讨论可能不会带来长久效果,但可能会开启目标讨论和反思的生态系统,形成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整合目标、价值观、计划和行为,经过交流信息整合,大学生根据彼此的交流建议,或者更加坚定之前的目标,或者脱离原来不适合的目标.

4.3 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目标调控

“目标调控”是大学生目标感结构的第三个维度,体现的是在践行目标的过程中,个体对人生目标的实现情况的感知.对人生目标进行分解、监测以及评估,目标分解可以是纵向上进行远期和近期目标的规划,也可以是从时间跨度上进行长期和短期目标的规划,在阶段性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定计划,并且适时根据主客观情况进行调整计划,同时,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 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人生目标的实现之中[19].

家庭和学校是外部的社会支持,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内在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应对即将要面对的复杂社会.首先,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参加竞赛活动、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纵观那些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除了学习优异,他们一般都身兼数职,广泛参加各种能够锻炼自己的挑战活动,这些探索、准备的过程促进他们越来越有成就感、目标感.其次,要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计划,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压力和挫折,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失意,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也要客观评估自己的规划,坚定目标固然可贵,也要在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上及时脱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另辟蹊径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再次,要合理利用时间,大学三、四年光阴稍纵即逝,整日刷微博、微信,玩游戏、看小说,是一种轻松愉悦、转移烦恼的快捷方式,同时也消耗了青春、消磨了意志,大学生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每一个小目标的追求上,当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所获得的成就感是那些“躺平”的大学生所体会不到的.

总而言之,在高校这样一个资源丰富、机会纷呈的环境,大学生面临着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几乎没有承担责任到承担越来越多社会责任的过渡时期.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能否意识到自己的目标,目标能否调动其行为积极性,决定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状态和未来走向.学校和家庭在目标感的引导和培育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然而,最为关键的是要靠大学生自身,积极利用在校期间各种锻炼自己的机会,充分、合理利用时间,努力拼搏.步入社会之前练就一身本领,相信未来“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范畴维度资料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光的维度
人生三维度